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有人驾驶战斗机、轰炸机和攻击机仍然是空中作战与对地攻击的主力。但随着空战武器和一体化防空系统的发展,有人驾驶飞机在未来战场遂行空中格斗、对地(舰)轰炸与攻击时,将冒着更大的风险、付出更高的代价。为此,世界主要军事强国早已开始研究和评估无人作战飞机(UCAV)的军事功能和实战价值。 UCAV包括战斗无人机、轰炸无人机和攻击无人机等,主要用于发现、识别和摧毁地面固定和移动目标,用火力压制敌防空力量,以及与空中目标进行格  相似文献   

2.
根据先进战斗机的技术特点和未来中远距协同空战发展方向,提出一种基于先敌发现、先敌发射、先敌摧毁能力的空战态势分析模型。同时,采用一种将并行遗传算法与分布估计算法相结合的并行分布遗传算法并将其用于多目标攻击决策。最后利用具体算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空战态势分析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描述未来中远距多机协同空战,采用的算法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实时性,为中远距多机协同空战的多目标攻击决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2004年2月底,美国国防部宣布了“联合无人空战系统”(J-UCAS)项目中无人作战飞机的具体性能指标,调整了下一代无人作战飞机X-45C和X-47B的发展方向。美国防部原来设想,无人作战飞机(UCAS)是一种在战区内作战的  相似文献   

4.
根据先进战斗机的技术特点和中远距协同空战发展方向,提出一种基于先敌发现、先敌发射、先敌摧毁能力的空战态势分析模型。同时,将并行遗传算法与分布估计算法相结合的并行分布遗传算法应用于上述模型,给出了求解多目标攻击决策问题的算法。最后利用具体算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空战态势分析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描述中远距多机协同空战,采用的算法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实时性,为中远距多机协同空战的多目标攻击决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针对超视距机群空战仿真的应用场合,建立了一种超视距机群空战的效能评估模型.该模型首先通过分析超视距空战的特点,在导弹攻击典型时间序列的基础上,对抢先发射导弹这一随机事件分三种情况进行了具体研究,得出计算飞机损失数的解析表达式.然后讨论了超视距空战中抢先情况的条件,提出了抢先概率的计算方法.最后着重对抢先发射、抢先发射区域的影响因素以及飞机机动性对空战结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21世纪初的空空导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年3月的科索沃战争中,南联盟的5架“米格-29”战斗机升空不久就接连被北约的F-16战斗机发射的AIM-120空空导弹击落,仅有1名飞行员跳伞生还。这一幕展示了21世纪空战将更为惨烈的趋势。空空导弹是由飞机发射、用于攻击并摧毁空中目标的制导武器。从1944年德国研制了世界上第一种空空导弹X-4,半个多世纪以来,空空导弹的攻击范  相似文献   

7.
主要研究了实现多机协同多目标攻击空空作战的关键问题--多机协同多目标攻击空空作战的空战决策,设计了空战决策算法,并对整个决策系统进行了仿真.然后,设计了多机协同多目标攻击空空作战系统,将空战决策,导弹攻击区判断,导弹攻击融为一体,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空战决策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近距格斗是空战双方在视距范围通过急剧机动,使用格斗导弹和航炮攻击目标的一种空战样式。随着一大批采用隐身、精确制导等高新技术的新一代作战飞机陆续投入使用,有人认为,近距格斗将退出空战舞台。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空战实践表明,未来空战中,近距格斗不仅将与超视距空战并存,而且会表现得更为复杂,更为激烈。近距格斗依然是未来空战的重要样式机载雷达和中远距空空导弹性能的提高,使新一代作战飞机具有很强的超  相似文献   

9.
机载导弹发射装置与飞机或挂架刚性连接,用来悬挂、发射或投放机载导弹的专用装置,是机载武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飞机、导弹一起,构成了先进飞机军械系统,成为现代空战的主要武器之一。  相似文献   

10.
由于普遍使用中、远程空空导弹进行超视距空战,使得空战战术发生巨大变化。目前,已有20多个国家10多种作战飞机装备了中、远程空空导弹。中、远程空空导弹攻击距离远,飞行速度快,自动跟踪性强,可“发射后不用管”;与机载火控雷达相配合,具有攻击多日标的能力。同时,可减少对攻击方向和攻击高度的限制,增大了空中攻击突然性。从近期的几次局部战争和外军的演习中,可以看出现代空战出现的下述新特点。  相似文献   

11.
假设起始分开很远的两架飞机进行导弹空战。每一飞机在开始的攻击阶段寻求其导弹的优良发射位置,同时避免差的规避位置。在发射瞬间,飞机进入纯规避段,见图1。此问题要求飞机的转弯与速度性能与导弹的射程能力能够匹配。它的最优解指出如何应用参与的飞行器的全部性能。此项研究的特殊目的还有考察远距离战术。机动时,飞行器能自由选择高度、提  相似文献   

12.
随着空战武器和一体化防空武器系统的飞速发展,靠有人驾驶飞机在未来21世纪战场遂行空中格斗、对地(舰)轰炸与攻击所冒的风险更大,代价更高,战争损耗与政治风险将难以承受。可以预见,未来的空战场,无人作战飞机作为战争的“先行者”.必将首先拉开空中交战的序幕。为此,世界主要军事强国已着手开始研究和评估无人作战飞机的军事效用和实战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李浩 《环球军事》2008,(24):50-51
JDRADM,联合双任务空中主宰导弹(Joint Dual Role Air Dominance Missile),是美国空军近几年提出的一种未来空射新概念导弹。它摆脱了传统的单一空对空或空对地攻击方式,既可以摧毁空中目标,也可以攻击地面目标,可以对付包括固定翼飞机、旋翼机、无人机和巡航导弹在内的各种高敏捷空中目标以及部分陆基防空系统。美国空军对该导弹提出了高机动性指标,希望其在空战时的射程超过现役的AIM-120先进中距空空导弹,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多机协同空战中需要将对空空导弹的中制导权移交给其他飞机的问题,对制导权移交对象选择问题进行了研究。根据每架飞机的制导优势和是否具有多目标攻击能力来选择新的制导平台,分别针对单目标攻击飞机编队、多目标攻击飞机编队及混合编队3种情况,通过建立相应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给出了制导权移交决策模型。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对无人作战飞机自主空战战术动作进一步探索,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逻辑推理和时间匹配原则的分层战术动作识别方案。该方案以基本动作序列来衔接基本动作识别层和组合动作识别层。通过模糊逻辑推理方法对基本动作进行识别,将识别的结果以基本动作序列的形式输出;输入组合动作识别层,将时间自动机提取后的组合动作形态与组合动作匹配库进行匹配,确定组合动作的类型。仿真结果表明,分层战术动作识别方案能够有效地识别出无人作战飞机自主空战战术动作。  相似文献   

16.
超视距空战和协同多目标攻击是空战的发展趋势,协同多目标攻击中的关键问题是空战决策。建立了协同多目标攻击空战决策的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并将其应用于空战决策。基本的粒子群算法是一个有效的求解连续优化问题的方法,结合遗传算法的思想,提出了直接对粒子进行交叉和变异操作来完成粒子更新的方法。仿真结...  相似文献   

17.
"台风"无人作战飞机是德国最新研制的智能化无人驾驶空中作战武器装备,并于2003年12月成功地完成了首次飞行实验,计划于2006年列装德国部队,预计到2011年将有936架交付使用。该型飞机可以自动完成对目标的侦察、搜寻、鉴别、分类及攻击,可用于攻击火炮、车辆、雷达、指挥所等多种运动或静止的装甲目标及非装甲目标。它的巡航速度为180公里/小时,作战半径为200公里,续航时间为4小时,燃油消耗低,攻击能力强,堪称无人作战飞机中的"拼命三郎"。  相似文献   

18.
洪山 《国防》2006,(7):71-71
2006年4月12日,美国加州中国湖海军空战中心进行了世界上最小的、“发射后不管”的精确制导导弹发射试验。这种导弹命名为“销钉”(Spike),重仅2.4千克,长63.5厘米,直径5.7厘米。试验中,该导弹从1000米之外发射,命中一个2米长的目标(距致命性中心点仅20厘米),验证了该导弹发现和击中诸如小艇、直升机、小型装甲车等机动性目标和机枪掩体等固定目标的能力,而且对周围环境产生的附带损伤很小。该导弹和发射架采用商业现货的形式购买零部件,因此成本低,单价将不超过5000美元。该系统适于肩扛发射,或者遥控无人车发射,不需要组装或特殊维护。“…  相似文献   

19.
编队超视距空战效能评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有的两步裁定空战模型大多直接借鉴基于飞机易损性的先敌发射概率计算方法,而各种飞机的易损性无法通过解析模型来获取,因此降低了模型的通用性.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作战飞机先敌发射指数概念,并基于空战双方的先敌发射指数提出了新的先敌发射概率计算模型和更为具体的编队超视距空战效能评估模型.最后给出了相关实例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20.
歼击机空战占位的模糊神经网络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歼击机空战中 ,首先占据有利的攻击位置 ,是夺取空战胜利的重要保证 ,不论是近距离格斗 ,还是超视距空战均如此。在未来 2 1世纪信息战环境下的空战 ,为了减轻飞机员的负担 ,必须根据战场态势 ,利用智能化方法 ,为飞行员提供正确操纵飞机达到有利攻击位置的辅助决策指示。本文研究了先敌占位的模糊神经网络方法 ,仿真证明这种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