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美国“引民入军”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军工生产国。为了促进国防科技与民用科技的资源优势互补、整合国防工业基础与民用工业基础,美国政府积极推动国防工业基础的商业化,促进民用产业参与国防生产,引导民用科技工业的成果向军用领域转移。为了改变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军民分割、自成体系的局面,为了建立寓军于民、军民结合的新体制,我们需要打破行业壁垒,实现军民两种资源的双向流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在"引民入军"方面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可供我国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论树立大国防科技工业的观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国防科技工业的观念在我国长期军转民、民转军和开发军民两用技术的实践中形成了深厚的基础,是这个过程的客观反映和升华。用大国防科技工业的观念审视我国的军工行业,有利于发现各方面的“瓶颈”,确定总体思路、政策手段和实施方案,加快建立国防科技工业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新体制和新机制。  相似文献   

3.
现行军工配套产品的相关财税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难以充分调动民用单位参与军工配套产品的积极性,不利于寓军于民新体制的建立。 从目前执行的军工配套产品财税政策来看,民用单位生产军工配套产品无论对武器装备重要与否,都要按规定上缴增值税,军工单位则一律免增值税,这种根据单位的“出身”决定是否具有军工配套产品免税资格的做法,不仅影响了长期合作民用配套单位的积极性,也一定程度地限制了新单位的加入,尤其不利于国防科技工业“寓军于民”新体制的建立。 (二)以“出身”定政策的做法,使军工和民用单位在军工协作配套产…  相似文献   

4.
加快推进寓军于民体制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工业新体制,是党中央作出的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性决策。中央领导同志对国防科技工业提出的“四个坚持”中也强调,“要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促进军民技术互动、协调发展。”国防科技工业在推进军民结合、寓军于民体制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相对封闭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结构基本上还没有打破;军工行业对军品任务的垄断性经营基本上也没有改变;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寓军于民的政策措施尚不到位。国防科技工业急需抓住当前难得机遇加快寓军于民体制建设的发展进程。主要制约因素和障碍法律法规限制。现行有…  相似文献   

5.
建立寓军于民新体制是国防科技工业乃至整个国家科技工业体制的重大调整,是把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两项任务有机统一起来的关键性措施,是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模式的根本性转变。在某种程度上,寓军于民类似于中国加入WTO。WTO是使中国融入世界经济,同时也使世界进入中国;寓军于民是使国防科技工业进入国民经济大市场,同时把国民经济科技力量引进国防科技工业中来。促进民用企业尤其是民营高科技企业参与国防建设是建立寓军于民创新机制的重要内容。受科工委主任张云川的委托,国防科工委副主任于宗林在“中国民用工业企业技术与产品参与国防建设研讨会”闭幕时讲了话。本刊加标题全文刊登。  相似文献   

6.
《国防科技工业》2006,(11):12-15
新时期对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军工民用产业也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如何加快军工民用产业发展,已成为广大军工人、特别是决策者们思考的重要问题。大力发展军工民用产业是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新体制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保持国防科技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央领导同志在对国防科技工业做出的“四个坚持”重要批示中,要求国防科技工业要“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促进军民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在编制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时,温家宝总理指出,要把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和大力发…  相似文献   

7.
孟燕 《中国军转民》2006,(11):30-33
胡锦涛同志指出,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又快又好的发展,必须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深深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分析国防科技工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问题,探讨建立寓军于民新体制的途径和措施,对于实现国防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促进军工持续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一、寓军于民新体制的内涵寓军于民,就是要将国防实力寓于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之中。其内涵既包括打破军工封闭,利用全社会科研生产力量,加速武器装备发展;也包括要充分利用军工资源,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和军工高技术产…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2006年4月22日,“军工民用产业现状与发展调查分析”课题组在京就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研究。目前此项工作进展顺利,即将正式转入调研阶段。大力发展军工民用产业是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国防科技工业新体制的重要内容,是加快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总体战略的实施,促进军工民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必然要求。近几年来,在军品科研任务和武器装备订货量增加的主要拉动下,军工经济快速增长,尽管军工民用产业总量不断增加,但其产值占整个国防科技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有所下降。如何在军品科研生产任务和武器装备订货量减少和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9.
卷首语     
《中国军转民》2006,(12):1-1
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方针,大力发展民用产业,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国防科技工业的明确要求。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是一个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这是国防科技工业几十年发展的总结,是有中国特色的国防科技工业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也是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平稳较快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军事需求的规模和结构的波动是一条客观规律,军工企事业单位不能躺在军品任务上等、靠、要,否则将再次面临困境;历史经验还告诉我们,军工企事业单位如果自始至终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方针,大力发展民品,企业就能发展得很好,反之则不然…  相似文献   

10.
发达国家推动寓军于民的主要做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国防科技工业新体制,是党中央作出的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性决策。寓军于民的本质是要打破军民界限,在国家利益的平台上优化军民资源配置,使武器装备建设依托于整个国家的经济、科技基础之上;其主要途径是军转民、民转军和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建立寓军于民体制,对于实现军民资源的互动协调发展,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快武器装备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在推动寓军于民方面有许多成功的做法和经验,研究借鉴这些作法和经验,对于推动我国寓军于民体制建设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把寓军于民作为国家战…  相似文献   

11.
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方针,大力发展民用产业,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国防科技工业提出的明确要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国防科技工业  相似文献   

12.
二战后所形成的政治体制,使日本的国防科技工业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官、军、民”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其“寓军于民”发展模式使大量的军工研发蕴涵在民用工业之中,通过民用技术对军工生产的“溢入”,使日本在雄厚的国家工业基础上发展起了强大的国防科技工业。  相似文献   

13.
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健全军民互动合作的协调机制,是我国初步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新体制后,中央对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机制改革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十一五”期间国防科技工业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军民互动合作是从机制上实现寓军于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我国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实施“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方针时期。由于可以依托70年代以来形成的国际政治多极化格局,大幅度压缩国防开支,这一阶段的军民结合主要表现为军转民。军转民方针强调的是“以民养军”,即通过军工企业转产…  相似文献   

14.
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国防科技工业新体制,是党中央作出的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性决策。寓军于民的本质是要打破军民界限,在国家利益的平台上优化军民资源配置,使武器装备建设依托于整个国家的经济、科技基础之上;其主要途径是军转民、民转军和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建立寓军于民体制,对于实现军民资源的互动协调发展,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快武器装备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在推动寓军于民方面有许多成功和成熟的做法和经验,研究借鉴这些做法和经验,对于推动我国寓军于民体制建设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一、把寓军于民…  相似文献   

15.
“十五”期间,国防科技工业始终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方针,在确保完成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的同时, 民用产业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为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汽车、摩托车等传统支柱民品实现了快速发展,一批新兴产业正在成为军工经济新的增长点。军工经济的迅速壮大,为实现“十一五”期间国防科技工业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国防科技工业》2006,(1):52-55
“十五”期间,国防科技工业始终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方针,在确保完成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的同时,民用产业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为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汽车,摩托车等传统云集民品实现了快速发展,一批新兴产业正在成为军工经济新的增长点,军工经济的迅速壮大,为实现“十一五”期间国防科技工业平衡较快发展奠定的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军转民》2005,(2):8-9
2004年,国防科技工业以科学 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大力促进军 民结合、寓军于民,加快结构调整步 伐,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实施人才兴 业战略,开展军工文化建设,武器装 备研制生产取得重要成果,军工经 济保持快速健康增长,军工民品发 展势头强劲,国防科技工业改革与 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18.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沦为战败国,其军工生产发展受到国际社会的严格控制与监督,大部分武器装备研制,尤其是军工生产,不允许官办科研机构和官办企业参与.因此形成其国防科技工业”寓军于民”的特点。也正是由于这一特点,虽然日本的国防预算开支只占GDP的1%,但其国防科技工业在当今世界上却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寓军于民”的发展模式使大量的军工研发被蕴涵在民用工业之中.通过民用技术对军工生产的“溢入”,使日本在雄厚的国家工业基础上发展起了强大的国防科技工业。  相似文献   

19.
文章阐述了国防科技工业寓军于民的必要性,分析了世界各主要国家创新军民结合、寓军于民体制的做法,提出了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寓军于民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走中国特色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是党中央新时期对用好军品、民品产业两种资源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其中,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要素在国防领域和民用领域的交流融合,是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式发展中"军转民"、"民参军"的重点和难点,实现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要素与民用领域技术、资金、人才、设备、知识、信息等要素资源交流是提高武器装备研制生产能力、自主创新能力的紧迫任务,这一问题的解决,对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和武器装备建设军民融合式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