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鹏 《军事历史》2003,(4):64-68
综观2003年爆发的伊拉克战争全过程,美伊双方战略威慑与反威慑行动,早在战争还未打响之前即已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心理等层面全方位、不间断、深入地展开,并贯穿战争的始终。深入研究美伊双方战略威慑的特点和规律,对于未来军事斗争准备中实施战略威慑与反威慑行动,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美方实施战略威慑的主要特点此次战争中,美方在战略威慑方面承袭以往战争的一些做法的同时,又体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对整个战局的演变产生深刻影响:(一)大兵云集海湾、造成非战不可之势。自2002年11月联合国通过对伊拉克武器核查决议以来,美国…  相似文献   

2.
战略威慑体系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是把握大国之间战略博弈主动权的基本依托.围绕战略威慑体系建设及运用的方法问题,扩展了新形势下战略威慑内涵,分析了可信战略威慑的五个基本要素,提出了战略威慑体系的四个主要组成部分,构建了“威慑能级—威慑强度—行动样式—运用时机”的战略威慑体系运用总体框架,并在明确战略威慑效用评估涵义基础上,建立了战略威慑军事概念模型的逻辑框架,给出了战略威慑有效性评估的方法思路.  相似文献   

3.
以“武”治敌以“武”治敌,就是指通过采取和运用军事威慑等武力形式,迫使作战对象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改变其意志行为,从而达到心理战的目的。以军事实力和军事打击为基础和后盾,是心理战制胜的一条基本规律。军事威慑手段强调必须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威慑力量,有使用它的坚定决心以及能使对方确信自己的威慑信息这三个条件,才能产生应有的威慑心理效应。军事打击手段是军事威慑之后的进一步发展,是威慑信息的具体表现。通过大量使用高技术武器装备进行军事打击,大量杀伤敌人有生力量,破坏敌生存设施,摧毁敌重要的战略目标,抢夺…  相似文献   

4.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并广泛运用于军事领域,信息威慑已成为日益重要的军事斗争方式和作战样式。因此,我们应下大力做好信息动员准备,为夺取未来军事斗争中的信息威慑优势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5.
喻立 《国防科技》2006,(12):66-68
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充分表明,空袭与反空袭作战已成为现代战争主要形式,空袭已由一种配合性、辅助性的作战行动,演变为一种具有独立性、主导性的作战行动。随着反分裂反霸权军事斗争准备的深入,世界上一些军事强国,日益加速军队建设的步伐,已将过去“拒止威慑”被动防御型战略,调整为“惩戒威慑”主动出击、先发制人的主动攻击型战略,其在空袭作战理论研究、发展空袭作战武器装备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尤其是加强对城市空袭作战演练方面的活动日趋频繁。可以肯定,未来局部战争必将首先对浅近纵深主要城市目标实施空袭,力求夺…  相似文献   

6.
威慑与实战是军事斗争的两种基本手段 ,而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新时期 ,军事威慑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 ,在我军军事理论的发展中也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邓小平、江泽民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 ,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 ,使其逐步完善并初步形成体系。数量与质量相结合、核力量与常规力量相结合、军力和民力相结合的多源力量构成了我军事威慑手段得以实现的实力基础 ;示形慑敌、借力慑敌、以战慑敌相结合的多种实现方式为我军事威慑思想的执行提供了多种选择。在新时期 ,以强大多源力量为基础 ,以灵活多样方式为选择的我军事威慑思想正在形成并日益丰富壮大 ,必将对未来军事斗争的实践提供意义深远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声威和威势的内涵及其制造方法与目的的论述,阐明毛泽东军事威慑思想的深刻含义;在此基础上,对毛泽东军事威慑思想的理论与实践进行全面的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8.
围绕争议领域蕴藏的丰厚价值,有关国家不断展开军事博弈.基于此,分析了威慑方为捍卫主权完整可能采用的威慑方式和被威慑方为应对威慑恐吓而采取的对策,构建了基于争议领域的军事威慑信号博弈模型(Military Deterrence Signaling Game Model,MDSGM).将信号博弈理论和完美贝叶斯均衡思想引入MDSGM,探讨了均衡存在的类型和条件.算例表明,采用虚实结合、真假参杂的威慑信号传递方式,能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得出的结果能为决策者提供辅助参考.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军事威慑思想是在中国革命战争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它的发展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形成了十分丰富、完整的内容。在战略上 ,它主张通过人民战争、统一战线、“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发展尖端武器等思想体现出来 ;在战役和战术上 ,它主张利用战争过程和战争结果制造气势 ,达到威慑的目的。同时 ,它还注重创造威慑成功的条件 ,即增强军事实力、适时转换目标、选择适当的时机等。毛泽东军事威慑思想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它是指导现代战争不可缺少的军事思想之一 ,为现代战争中我国军事威慑理论体系的建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实战力是核心军事能力之本,威慑力建立在实战力的基础之上。没有实战力。就难以产生威慑效应和达成威慑目的。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在解放战争中审时度势,高屋建瓴,巧于造势,震摄敌人,把握主动,巧妙地将舆论威慑与军事斗争有机地结合起来,浑然天成,充分体现了精湛高超的舆论威慑艺术。其成功的舆论威慑策略,对我军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央军委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提出了“遏制战争与打赢战争”相统一的思想。我们认为其实质是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军事斗争形态的新变化,树立威慑重于实战的思想。威慑历来是军事斗争的重要手段千百年来人类的战争史,从总体上说是一部崇尚威慑与实战相结合的历史。本世纪爆发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了深重的灾难,把实战战略推向了历史顶峰。然而物盛必衰,战争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历史现象,同其他事物一样,在它登上顶峰的同时,也便是跌落下来的开始。二战后,作为军事斗争的一种形  相似文献   

13.
联勤分部做好军事斗争准备,首先,要完善战时指挥机构、明确指挥原则、理顺指挥关系;其次,要突出威慑行动特点,科学配置保障力量,以运输、油料、军需、卫生为重点,集中配置保障力量;再次,要采用多点辐射式、定点与机动保障相结合等保障方式。同时,要紧密依靠地方,建立社会化保障网络。  相似文献   

14.
法国陆军正处在历史剧变时期。它将结束几个世纪的义务兵制,实行军队职业化,对陆军进行重建。法军之所以如此,主要缘于其对战略局势和自身防务的分析判断。 法《国防白皮书》指出,由于战略环境的改变,法目前已没有明确的敌人,冷战时期主要针对苏联和华约集团、准备依靠独立的核力量防止在欧洲爆发战争及打核战争的战略必须更新。新战略需要在核与常规、威慑与行动之间寻求新的平衡。核威慑的基本概念不变,即准备给任何胆敢侵犯法国根本利益的对手以得不偿失性的打击或对敌军事目标实施有限打击作为最后警告,从而达到威慑敌人、防止战争的目的。而今后将更多地通过常规干涉行动,阻止战争,预防危机,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突飞猛进,太空已经成为世界军事大国争夺战略控制权的新战场,"有关国家发展太空力量和手段,太空武器化初显端倪",加强太空威慑能力建设已成为当前各国高度关注的战略问题。一、太空威慑能力的战略地位与作用太空威慑,亦称空间威慑,是以强大的太空实力为后盾,通过威胁使用或实际使用太空力量,以慑止对手发起进攻。加强太空威慑能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中国军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在力量展示行动中将有更多的选择。毫无疑问,中国当前还不是像美国那样的军事超级大国.但问题是,在应对东海和南海等地冲突中,中国不需要具备美国那么强大的军事实力。中国只需给部署在该地区的美军造成巨大损失即可,而现在看起来,中国对自身在地区危机中威慑美军的能力表现得愈发自信。  相似文献   

17.
1962年,盘踞在台湾的国民党统治集团利用新中国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困难局面,妄图大规模"反攻大陆"。毛泽东主席及中共中央及时准确判断敌情,施以凌厉宣传攻势,示形部署重兵,并以对美谈判作配合,成功实施了军事威慑,不战而屈人之兵,使蒋介石窜犯大陆的冒险计划最终胎死腹中。研究这一军事威慑的成功战例,对人民解放军制止和遏制未来可能发生的战争,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美俄等国不断调整核威慑战略,但其核武器能力与水平不断提高,核军工能力建设不断加强。近年来,传统威慑观念及威慑战略日益受到多方面的冲击,核大国特别是超级大国威慑战略的结构与功能也随之发生了新变化,这从各国核工业,特别是军事核工业的发展战略、思路、政策及规划的调整与变革中均可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19.
“控制印度洋,走海上强国之路”是印度坚定不移并将继续在21世纪为之奋斗的战略目标。为此,印度在“区域性威慑”新军事战略中非常突出海洋军事威慑,以求对印度洋的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马六甲海峡和巽他海峡实施不间断的“软控制”。印度所谓海洋军事威慑主要是针对在印度洋上保持着强大存在的美国、俄罗斯等大国海军,确保有效地遏制其他区外大国如日本、德国、法国和中国的海军进入印度洋,同时保持对印度洋沿岸30多个国家的绝对军事优势,控制邻近国家海域,慑止其对印度进行的任何军事冒险。印国防部称:“印度海军虽不能期望战胜大国海军,但可使它们在侵犯印度的海域或贸然支援本地区  相似文献   

20.
按照军事能力有效作用范围与潜在对手之间军事能力比较的状况,世界各国的军事能力大体可以分为维持政权、领土防御、地区威慑、全球到达等九个层次,而中国的总体军力目前处在第二、三层之间,最高不超过第四层次的水平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