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早在16世纪英国就有人提出了潜艇的简单设想和结构图,但是因为建造能力尚无法满足需要,因而一直无法实现。直到17世纪荷兰物理学家才根据这一原理建造出能够深入水下的潜艇。又经过很长时间的摸索,美国人在18世纪终于建造出了一艘外形像乌龟的潜艇,并且是试验性地参加实战。从此人类的战争从陆地和水面延伸到了水下,工业革命的发展及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发展和使用又加速了潜艇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荷兰海象     
何兰位于欧洲北海之滨,提起这个国家,爱花者首先想到的是郁金香,体育迷倾心的是足球,而军事爱好者关注的是潜艇。荷兰拥有潜艇的历史已近百年,有着丰富的潜艇建造经验和先进的建造技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荷兰就有意识地选择建造柴-电潜艇,20世纪80年代初,荷兰曾与我国台湾签订了出售4艘常规潜艇的军售合同,遭到我国政府的强烈抗议。荷兰政府迫于压力,4艘潜艇只交付了2艘,即目前在台湾海军服役的“海龙”号和  相似文献   

3.
E级潜艇出鞘 追溯到19世纪90年代末期,当时潜艇已经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海上作战利器。由于法国海军的重视,潜艇的研制工作最早在法国兴起。继法国之后,1900年,英国海军从美国订购了5艘霍兰级潜艇,并开始着手自行研制潜艇。1906年,英国开始研制D级潜艇。该级潜艇排水量500吨,双层壳体,适航性好,并且安装有试验型柴油机。 在D级潜艇的基础上,英国皇家海军开始了E级柴电潜艇的研制工作,所以说E级潜艇是英国D级潜艇的改进型号。首艇也就是E-1潜艇于1912年服役。到1916年英国总共建造了58艘E级潜艇,其中还包括2艘  相似文献   

4.
研制背景与计划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的潜艇建造业曾停滞了一段时间。随着1955年德国海军重新组建,潜艇建造业开始复兴。最初只是从改造老式的XXI型潜艇起步,建造了几艘潜艇供海军使用,并从改建中获取了不少经验。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其潜艇建造业步入快车道,从旧艇改造转入到新型艇的研制,陆续建成了201、202、205、206及207型等常规潜艇。但是,由于战后德国军事  相似文献   

5.
在过去的岁月里,苏联和俄罗斯设计了300多种潜艇方案,其中有一半以上制造成形。在20世纪建造的5100多艘潜艇中,有五分之一航行在安德烈旗下。如果只统计战后阶段,则有一多半的潜艇建造于俄罗斯。俄罗斯是世界潜艇出口大国,共向14个国家提供了潜艇。在加入世界海军序列的485艘核潜艇中,有249艘出自俄  相似文献   

6.
黄明 《现代舰船》2012,(9):47-49
现代潜艇于20世纪初叶进入各国海军服役,但在19世纪后半叶,各国的工程师就设计、建造了不少简单的潜水装置,它们虽然性能并不完善、还不具备实战能力,因此最终没有量产,但这些早期潜艇是现代潜艇的"雏形",在内燃机和电机技术完善之后,各国在这些潜艇的"雏形"基础上研制了现代潜艇。  相似文献   

7.
简讯     
美将建造新的核攻击潜艇美国防部采购局在1994年8月1日批准研制和采购新的核攻击潜艇。它是美海军下一代攻击潜艇,设计用于浅水作战,其费用比目前正在建造的SSN-21“海狼”级每艘的估计费用20亿美元低。新一代核攻击潜艇将由通用动力公司的电船分部在1998年开始建造。建造数量尚在讨论中。新一代核攻击潜艇很注意隐身设计,其隐身的关键领域包括在浮出水面作战时减少潜艇的雷达特征  相似文献   

8.
1981年,澳大利亚海军就计划购买至少6艘新型潜艇,用于取代英国建造的6艘“奥伯龙”级柴电潜艇(SSK)。新型潜艇要求满足本世纪末和21世纪初25年的使命要求。此计划于1982年中公布后,欧洲6个国家的7家潜艇设计制造厂先后参与了竞争,它们是瑞典、英国、德国、荷兰、法国和意大利。  相似文献   

9.
目前,德国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执行的212型潜艇建造计划基本完成。其中U31、U32艇已于去年10月正式交付部队使用,U33、U34艇也已下水,预计将于2006年同时建成。在最近的10多年时间里,212型潜艇以其出色的性能引起了世界上许多国家海军的高度重视,并且成为世界各国媒体关注的热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德国一度被国际上禁止建造潜艇。1955年,西德加  相似文献   

10.
综合外界信息,从现在到2005年的10年中,世界上25个国家和地区将建造119艘潜艇,并有92艘潜艇进入现役;潜艇市场将拥有价值150亿美元的容量。在各国建造及计划建造的潜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40年代后期,苏联海军在战后第一代常规动力潜艇陆续开工建造的同时,便开始着手第二代常规动力潜艇的设计工作。按照苏联海军战后发展潜艇计划,第二代常规动力潜艇是R级、F级攻击型潜艇以及G级常规动力弹道导弹潜艇。G级弹道导弹潜艇的工程代号为629。按  相似文献   

12.
现代巡洋舰     
引言二战结束后,国际形势不断演变,舰艇也在日新月异地发展,至20世纪50年代美苏形成两极对抗冷战格局。两国大量建造舰艇尤其是潜艇,是历史上潜艇建造入役数量最多的时期。这一时期,海战的主要威胁来自水下的潜艇。反潜作战是当时舰艇的主要使命任务,水面反潜舰艇和反潜武器此时获得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02年1月14日,美国国防部官员在华盛顿表示,美国海军希望在今年2月或3月间向台湾当局提交最多4种“优先策划”,以为其建造8艘常规动力潜艇。这是去年4月美国同意出售8艘传统的常规动力潜艇给台湾以后有关台湾购买潜艇事件的最新进展。 其实台湾的潜艇梦由来已久,这里略作回顾,以飨读者。 20世纪50~60年代:微型潜艇 1954年6月1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了独立的潜艇大队,装备有4艘苏制C级和M级潜艇。当时的蒋介石当局要求美国提供潜艇给台湾,但是美国认为潜艇是  相似文献   

14.
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潜艇质量、数量的竞争中各不相让,短短的30年时间,就有三代潜艇问世。即使冷战结束后,他们也没有放弃对新型潜艇的研制或新技术在潜艇上的应用,如俄新一代安静型潜艇和美冠名21世纪潜艇的“海狼”级。就在两个掌握潜艇技术建造的大国激烈竞争之时,一些工业发达国家也参与了对潜艇的研制和开发,瑞典就是其中之一,在两个超级大国发展潜艇的夹缝中,研制出独具特色的常规潜艇“哥德兰”级,该级艇以其独特的结  相似文献   

15.
2003年11月在新加坡举办的2003年亚洲海上防务展上,美国的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推出了售台潜艇的模型,该公司决定以20是世纪50年代末期为美国海军建造的“长颌须鱼”级常规动力潜艇为基础,经过重新改进设计后作为售台潜艇的平台。如果这项计划如期完成将使这一地区的水下力量对比发生比较大的变化。改进型  相似文献   

16.
想在水下进行活动,这是人类长期来所追求的目标,因此,制造潜艇成为各国实现强国海军梦的风向标。17世纪以前,一些国家的科学家和探险者曾经多次进行过将船潜入水下行驶的研究和探索。1775年,美国人D.布什内尔建造了一艘单人驾驶的、以手摇螺旋为动力的木壳艇“海龟”号,能在水下停留约30分钟。1776年,曾用“海龟”号潜抵英国战舰“鹰”号的舰体下,用固定爆炸装置进行袭击,但是未获成功。对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由于蒸汽机的出现,为此动力潜艇的制造了条件。1864年,南军的“亨利”号潜艇用水雷炸沉了北军的“休斯敦”号巡洋舰,然而该艇也同时沉…  相似文献   

17.
为了适应未来军事斗争需要,21世纪的美国海军将以12个航母战斗群、12个两栖戒备大队为基本兵力结构,配以新一代NSSN隐身核动力潜艇、导弹舰和“21世纪水面战舰”、CVX新型航空母舰和JSF隐身联合打击战斗机等,组成的新一代海上战争机器。 隐身核动力攻击潜艇 美国海军计划到2020年,其攻击潜艇部队将主要由NSSN新一代多用途隐身核动力潜艇和3艘“海狼”级隐身潜艇组成。美国海军耗资21亿美元建造的世界第一艘隐身核动力攻击潜艇“海狼”号已于1996年初加入美海军服役,该级潜艇因为造价太高,计划仅建3艘,第二艘于1998  相似文献   

18.
《现代军事》2015,(3):25
据俄罗斯媒体2015年1月23日报道,2014年俄罗斯海军接收了3艘新型潜艇,5艘作战舰和其他各型船艇10艘。2015年俄海军将继续建造新的舰艇和潜艇。根据计划,2015年俄海军将接收由法国建造的俄第1艘"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符拉迪沃斯托克"号。该舰于2014年在法国建成,原定于2014年秋交付俄造船商,后者完成武器和各种设备的安装,但由于政  相似文献   

19.
80年代初期德国海军潜艇大部分已超期服役,故使用和维修费颇高。尽管这些潜艇进行了大修,但仍陈旧不堪,不适合目前作战要求。为取代上述这些老艇,德国海军决定建造一批现代化的新型潜艇。80年代末,德海军便提出建造U-212级潜艇计划。 1994年7月6日,德国BWB公司和包括HDW公司、蒂森北海船厂等在内的德国潜艇建造集团  相似文献   

20.
日本“春潮”级潜艇是日本海上自卫队最新的一级常规动力攻击型潜艇,目前有5艘加入现役,另2艘正在建造。日本建造潜艇的目的是攻击敌方水面目标和进行海上封锁,而日本所临海区面积广阔,因此对潜艇的需求量很大。日本政府目前建造潜艇的特点是以前一级的改进型作为新一级潜艇的设计方案,减少研制周期,另外每一级的建造数量都较多,并且分别交给2家厂商建造,使建造速度加快,能够在短期内有更多的潜艇服役。日本政府对潜艇的建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