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军和武警部队实行文职人员制度以来,有效减少了现役编制员额,广泛吸纳了社会优秀人才,增强了军队人才队伍活力,降低了军队人力资源使用成本,在推动军队建设整体转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文职人员制度实行过程中,仍然存在认识不到位、重使用轻管理、重任务轻培养等问题。为此,要进一步完善文职人员管理使用制度,增强文职人员队伍活力,提供施展才华、建功立业的事业平台,增强文职人员集体荣誉感和奉献精神,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氛围,使文职人员成为提高部队战斗力、增强“能打胜仗”本领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2.
习主席在中央军委人才工作会议上提出用好用活各方面人才,强调文职人员逐步成为我军重要新生力量,要发挥好他们的作用,深化文职人员制度改革,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军情的文职人员发展路子。文职人员队伍建设质量,直接关系部队转型建设发展,应坚持以新时代人才强军战略为指导,全面改进管才、选才、育才、用才、爱才等环节落实质量,不断提升抓建标准、夯实抓建举措、增强抓建实效。  相似文献   

3.
<正>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首次以党的文献的形式,明确提出要"健全完善文职人员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建立健全寓军于民的军队人才体系,是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自从200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颁布以来,我军开始实行文职人员制度,文职人员队伍日益壮大,数万名"不穿军装的兵"活跃在绿色军营中,与军官、文职干部一起,成为军队人才体系建设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高度重视文职人员制度改革,将其作为推进军事人员现代化、加强军事人力资源政策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习主席指出,文职人员是现代军队的重要人力资源,逐步成为我军重要新生力量。贯彻落实习主席重要指示,充分发挥文职人员作用,应坚持把文职人员队伍建设融入人才强军战略布局,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更快步伐,打造政治合格、素质全面、梯次合理、堪当重任的“孔雀蓝”人才方阵,为建成世界一流军队贡献力量。一是提升招录质效,  相似文献   

5.
刘旭  李建康 《环球军事》2009,(23):40-41
实行文职人员制度,在外军中已有百余年历史,由于文职人员不受服役年限,军衔晋升等限制,可以灵活便捷地使用社会人才。因此,当今世界许多国家的军队建立了文职制度,在部队中大量使用文职人员,德国联邦国防军是其中的主要典型。  相似文献   

6.
<正>军队是为打仗而存在的,战场打不赢,一切等于零。目前,我军技术密集程度不断提高,网络信息技术等军事领域的发展急需高素质、专业化人才补充到军事人力资源群体。文职人员作为军事人力资源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是军队战斗力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必将向战而行、向战而强。应充分发挥文职人员对强军事业的支撑作用,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激发文职人员这支队伍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备战打仗的人才供给能力和水平,推动形成军事人才大格局。一、充分认清根本属性,立起文职人员为战保战的鲜明导向文职岗位也是战位。文职人员是新时代军队这个战斗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科研攻关、装备管理、军事教学、医疗保障和作战勤务等职责使命,与指挥、战斗等群体互为依托和支撑。充分发挥文职人员技术优势为战保战,符合现代战争发展要求,是大势所趋。这是姓军为战特殊身份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习主席深刻指出,“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我们搞现代化建设、抓军事斗争准备,最核心的问题是人才”。伴随国防和军队改革深入推进,文职人员已成为我军人才队伍的一支新生力量,在作战支援、技术创新、资源管理和勤务保障等领域的地位作用日益凸显。培养造就一支能支撑打仗的高素质专业化文职人员队伍,对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一、始终坚持党对文职人员工作的全面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持党管人才是人才工作最根本的原则,是充分发挥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8.
<正>2023年1月1日,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新修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以及相关配套政策正式施行,标志着深化文职人员制度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基本构建起新时代中国特色军队文职人员制度体系,为推动文职人员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有效履行新时代人民军队使命任务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要把坚定贯彻与精准落实结合起来,尽快确立与新条例相适应的思想观念、运行机制和细化措施,通过高质量落实显现改革成效,全面提高文职人员队伍建设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9.
汤天耀  冯婧 《政工学刊》2023,(11):40-41
<正>深化文职人员制度改革,积极构建统一的文职人员制度,是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着眼提升备战打仗能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对优化我军人力资源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军队院校是我军干部生长的源头和人才培养的基地,其教学人员队伍建设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育人水平。文职人员是军队人员的生力军,伴随文职人员队伍的逐步壮大,如何高标准抓好军队院校文职教员队伍建设、加快任职能力培育,是摆在军队院校面前需要突出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更多高学历、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加入文职人员队伍,让其长期稳定地服务于国防和军队建设是部队建设的重要课题。高素质人才需要高质量厚爱,要从低起点关注呵护、中阶段柔性护航、长时间持续激励等方面抓好建设,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1.
习主席在中央军委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政治标准是我军人才第一位的标准,政治要求是对我军人才最根本的要求。要牢牢把住政治关,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做好铸魂育人和政治考察工作,确保培养和使用的人才政治上绝对过硬。文职人员已逐步成为军队建设的重要新生力量,如何树立政治标准、践行政治要求,充分调动广大文职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直接关乎强军目标的实现和部队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防和军队改革持续深入推进,文职人员队伍的规模不断扩大,"孔雀蓝"已成为部队建设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文职人员在身份属性上不能被"区别对待",但是在教育实施过程中要坚决反对把现役和文职人员,以及不同类别的文职人员"一锅煮"的做法。文职人员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坚持统一要求与分类指导相结合,通过科学合理地"区别对待"提升教育质效。  相似文献   

13.
在军队院校改革新形势下,为提升军士职业技术教育教员队伍建设水平,在分析当前军士职业技术教育教员队伍建设现状及主要问题基础上,构建包含军政素质能力、实战化教学能力和科研服务部队能力三个方面的教员核心能力基本框架;提出了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营造团结奋进的工作环境和加大文职人员培养力度等方面对策,为军队军士院校教员队伍建设路径提供可行性建设及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付健 《政工学刊》2015,(4):33-34
军队文职人员职业规划,是军队聘用单位与文职人员相结合,在对决定文职人员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文职人员最佳的职业发展路线目标,制定相应的工作、培训和教育计划,并采取积极措施去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积极探索文职人员职业规划,既是理顺文职人员发展渠道、提高使用层次和范围的客观要求,也是文职人员制度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一、文职人员职业规划的必要性一是有利于突破职业倦怠坚定理想信念。文职人  相似文献   

15.
王培志 《环球军事》2014,(22):44-46
在1971年美国防部提出的“总体力量”论中,现役部队、预备役部队和文职人员被认为是美国国家武装力量的“三大支柱”。作为美国武装力量三大支柱之一,从独立战争到伊拉克战争,文职人员队伍始终备受关注,其相关政策的变化甚至会影响到美固国防政策、国防预算和建军方针的调整。在美军的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中,文职人员在行政管理、后勤保障和军事科研等领域中的地位和比例大幅提高,文职人员制度已日臻完备和成熟。  相似文献   

16.
2005年6月国务院和中央军委颁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2006年开始正式实施文职人员制度。文职护士即是按照规定的编制和程序,聘用到军队医疗卫生机构护理岗位工作,履行现役护士相应职责的非现役护理专业技术人员。海军大连舰艇学院作为海军实施文职人员制度的试点单位,率先在护理岗位按照新的编制,将部分现役护士岗位改由非现役文职人员担任。现在,文职护士已成为我院以至军队院校护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张瑶 《政工学刊》2009,(8):55-55
为更好借助社会人才资源为军队建设服务,2005年我军建立并实行了文职人员制度。这是我军力量构成和用人制度的重大调整改革,是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建立一支编配相符、进出顺畅、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文职人员队伍,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8.
名师是大学的灵魂和符号,其独立思想的力量,对于推动教研队伍专业成长具有导向作用和示范性价值。2011年9月,国防大学设立名师工作室,为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提升人才发展效益创建平台。而今,这些由"名师工作室"组建的"名师舰队",正扬帆远航。  相似文献   

19.
陈昕 《政工学刊》2011,(3):17-17
中组部领导在全国人才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人才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政治经济学原理阐明,一切资源只有得到科学配置和正确运用,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各地各部门为“十二五”科学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必须切实提高人才队伍的使用效益,靠用人效益发掘第一资源的最大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可使用如下指标评价高校实验室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验室成本,实验效益,实验经济效益,实验效益系数,实验时间效益,实验潜在效益,实验的有效度,心理效益,实验覆盖度,相得益彰度,实验室形象,此外,可通过如下主要途径提高高校实验效益,建立综合实验室,建立开放实验室,建立高质量的实验队伍,加强实验室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