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维 《政工学刊》2014,(8):36-37
体制编制调整事关部队全面建设和官兵切身利益,官兵十分敏感、密切关注。如何做好编制调整中的干部教育管理工作,既是体制编制调整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部队安全稳定的关键因素,必须积极适应改革要求,准确把握特点规律,确保部队调整改革及各项任务圆满完成,推动部队建设安全发展、科学发展。一、抓教育,树立"三观"在体制编制调整改革中,党委机关应始终坚持教育为本,努力在解决干部的思想认识问题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2.
2006年是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最后一年,也是军转安置工作难度最大的一年。较往年相比,今年安排转业复员干部的数量大,属于组织确定的干部多,各种矛盾将更加突出。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抓好军转干部的思想教育工作。各级党委、领导和政治机关应从贯彻党中央、中央军委战略决策,保持部队稳定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转业复员干部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克服畏难情绪和迁就照顾思想,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摆上应有的位置,切实抓紧抓好。要认真贯彻全国军转会议精神,军以上机关要进一步加强对转业复员干部思想教育工作的组织指导,统筹安排扎…  相似文献   

3.
中央决定对军队体制编制进行调整改革。2004-2006年,全军(含武警部队)将有20余万名干部退出现役转业到地方工作。最近,军区政治部干部部部长李炳军,就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期间有关军队转业复员干部的移交安置政策,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相似文献   

4.
今年,省军区系统调整改革全面展开,纵深推进,带来的影响和震荡将会更大。特别是省军区部队编制大幅压减,干部转业数量明显增加,走留矛盾比较突出,部分转业复员干部思想活跃、顾虑较多。  相似文献   

5.
部队体制编制调整期间,官兵思想相对复杂,涉及切身利益矛盾突出;少数领导干部分心走神,放松了部队管理和教育;人财物装调整流动量大,易出现人员、枪支弹药失管失控和干部利用职权侵财犯罪等倾向性问题,给部队的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做好体制编制调整期间的安全稳  相似文献   

6.
张韬 《政工学刊》2004,(6):18-18
新一轮编制体制调整改革展开后,干部转业数量明显增大。一方面,待转业干部要长时间离队处理个人事务,与地方接触频繁,情况复杂难掌握;另一方面,由于远离部队,脱离组织,管理难度相应加大。事实表明,做好转业未离队干部的管理工作,对于保持部队稳定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需要摆到重  相似文献   

7.
和平年代,维系国防建设发展、社会和谐安定的军转安置工作有着重要的政治意义。胡主席在今年5月作出重要批示:“做好军队转业安置工作,事关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要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圆满完成安置任务”。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三年来,全军和武警部队有18300多名军队转业干部  相似文献   

8.
干部的交流使用、转业、晋升、调整是部队一项经常性的工作。随着对干部年轻化的要求和部队编制体制调整改革的展开,干部的交替流动,无论在速度上,还是在频率上都比较快。客观上,在干部“下岗”与“上岗”的交替过程中造成一些“空白点”和“衔接点”。从某单位近两年...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自贡市沿滩区人武部站在讲政治、保稳定的高度,切实做好了转业干部管理教育和思想稳定工作,有力地促进了部队管理和社会稳定工作的落实。一是严格落实上级指示精神,确保教育工作到位。人武部党委始终把转业、复员干部做为人员管理教育的重点,纳入人  相似文献   

10.
认真搞好转业干部安置期内管理教育 ,是各级党委、政治机关加强对干部转业工作组织领导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是保证干部转业计划落实、圆满完成干部转业任务必须抓好的一个中心环节。然而 ,由于安置期跨年度、时间长、人员流动性大以及安置工作改革的复杂性等因素 ,使安置期内转业干部的管理教育存在难度大、人员散、效果差等问题 ,甚至出现“挂空挡”现象。有的干部一旦被确定转业后 ,在主观上降低了标准 ,放松了要求 ,认为现在已经是还军于民了 ,因而对组织的要求也有所听、有所不听 ,走留过于随便 ,使部队很难做到适时召回进行教育 ;一些单…  相似文献   

11.
老兵退伍期间,做好退伍老兵的工作固然重要,围绕老兵退伍工作的管理教育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各级领导把这项工作当成头等大事来抓理所当然。但“老兵复员,新兵过年”这句军营顺口溜也道出了每年老兵复员期间,各级领导忙于做复转老兵工作而忽视了新兵工作,使一些新兵在老兵复转期间失控,思想素质、作风养成、工作态度等发生较大波动,使部队建设的基础受到影响。因此,老兵复员期间,各级领导切莫忽视对新兵的管理教育。一、加强管理不使新兵失控。老兵复转工作全面展开后,各级领导特别是基层干部忙于复转老兵工作,留队的老兵也很忙。而由于…  相似文献   

12.
当前,部队正深入开展体制编制调整改革工作,区县人武部要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调整改革任务,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是要在抓好思想教育上出成效。当前,与部队调整精简要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不少区县人武部干部不走想留的愿望比较强烈,对走留问题个人想法比较多,对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期间军转干部安置工作的开局之年。做好军转安置工作,事关国家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和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的成败,对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军转干部数量的增加,军转安置工作面临的矛盾和困难将更多,任务更艰巨。确保中央战略决策的顺利实施,努力做好军转安置工作,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需要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发挥主观能动性,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做好转化的文章。  相似文献   

14.
部队开展的新一轮深化调整改革,是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重要战略举措.为进一步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加强干部队伍全面建设,干部计划管理工作必须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努力实现"四个转变". 一、从粗放调控向精确调控转变.传统的干部计划管理工作比较简单,干部生长补充、调整交流、转业复员等分类管理计划,侧重于从单位总体上保持数量平衡,较少从人才培养使用效益、个人能力素质、具体岗位职责发挥上实施质量管理,呈现出明显的经验式、粗放式管理特征.  相似文献   

15.
这几年,各级党委和干部部门对复转干部档案的质量管理较以前有了很大提高,为地方政府了解和安置复转干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也有个别单位移交前才“临阵磨刀”,搞临时突击,致使有的转业复员干部档案材料不全,项目填写不清,鉴定评语抽象,反映不出复转干部的真实...  相似文献   

16.
目前,全军体制编制的调整改革已经全部完成,强化编制管理,确保调整精简成果,已成为编制管理部门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任务。传统的靠教育和行政手段来管理编制的做法,已不能完全科学有效地解决当前编制管理中的新问题,迫切需要管理手段和方法的创新。本文从行政管理学的理论出发,借鉴外国军队和我国地方行政事业部门管理编制的成功经验,结合部队实际就如何运用经济手段强化编制管理谈几点看法。一、用经济手段管理编制的可行性分析根据行政管理学理论,编制管理的经济方法是指按照物质利益原则,运用经济手段,对编制进行调控的方法。它具体包括…  相似文献   

17.
2005年是军队体制编制 调整改革承上启下的关键之 年,接收安置好军转干部,对 于实现中央关于裁减军队员额 20万的战略决策具有重要作 用。如何在去年开局良好的基 础上,圆满完成今年的军转安 置任务? 要认清形势,真正落实 军转安置工作责任制。今年将 有7万多名军队干部转业地方 工作,虽然数量比去年略有减 少,但军转安置工作的形势仍  相似文献   

18.
一是要科学拟订转业复员计划。从近几年的情况看,一些单位在确定转业复员数量时存在一定的随意性:有的不看所属单位干部超缺情况,分配指标搞“一刀切”;有的受多腾出位子好调动干部积极性的思想支配,申报指标盲目性较大。这种眼睛只盯着转业复员指标,而无视编制和工作实际的做法,对干部队伍建设极为不利,因此,各级必须牢固树立编制就是法规的思想,在拟订转业复员计划时,要严格执行总部和军区有关政策规定,合理确定转业复员数量。在分配各职级转业复员指标时,应综合衡量所属单位干部队伍状况,既不能“平均分配”,也不能把驻地条件好、超编干部多的单位指标转嫁给驻地偏远、缺编干部多的单位。总之,要通过安排转业复员,真正使本单位干部的超编数量明显下降,缺编数量相对减少,干部队伍结构有所改善,整体素质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9.
刘灿 《军事历史》2021,(1):31-3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与国防军建设的需要,人民解放军复员、转业工作正式展开.北京市成立复员、转业建设委员会,承担复转军人接收、就业分配、安置情况检查等职能,与各用人单位协同合作保障复转军人待遇落实,并通过组织业务学习、召开经验交流会等多种方式帮助其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和生活.复转军人走上新的岗位后,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升综合素质,将部队优良作风带到生产建设中,在发挥骨干作用的同时,又以模范行动感召青年人积极响应义务兵役制,走入军营为国防事业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20.
毛凤鸣 《国防》2002,(11):7-9
预备役部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以来,各级更加重视预备役部队建设,能够从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维护国防安全与稳定的大局出发,把预备役部队建设纳入我军整体力量建设规划,使预备役部队整体遂行任务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也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官兵整体素质还不够强、军事训练发展不平衡、训练保障不到位、战备建设差距较大、基层建设比较薄弱、工作运行机制不够健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