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1 毫秒
1.
全国抗战后,国民政府为八路军、新四军提供军饷、被服、医药器械、武器弹药等,相互形成的给养关系一直是国共关系的晴雨表.其间,双方虽常有"增发"与"限增发"、"克扣"与"反克扣"之争,但1940年"皓电"限期后,国民党断然停供,将北移列为恢复给养的前提.皖南事变前,中共中央和新四军领导人虽同意北移,但不断请发给养.直至事变发生前,中共中央从给养幻想中惊醒,但新四军领导人至部队开动时还在企盼!事变后,国民党指责中共"藉端要索",中共以部队受不平等待遇反驳.其间波折反复,但仰人鼻息,焉能自立;不以自立,何能自强!  相似文献   

2.
军事史文摘     
如何评价项英《中共党中研究》1992年第1期发表李一氓关于皖南事变的谈话记录及两次书面答复,其中涉及到如何评价项英的问题。李一氓认为:(一)新四军皖南部队的北移具体路线,中共中央从未遥作决定,所谓中央曾定下新四军应走哪条路线,皆系揣测之词。后来走的这条路线,是曾派人侦察过的。所以,在北移路线问题上,项英无所谓违背中共中央决定之说。如果要项英负失败之责,军事上的责任要比政治上的责  相似文献   

3.
由于项英的错误和皖南事变的原因 ,学术界对皖南事变前新四军正规化建设的研究几近空白。笔者认为 ,正规化建设在皖南事变前新四军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 ,新四军的领导者十分重视部队的正规化建设。皖南事变前新四军正规化建设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完善编制体制、加强部队教育训练、加强司令部建设和参谋工作、注重制度建设、开展医疗卫生工作。通过正规化建设 ,新四军在克服自身弱点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 ,提高了战斗力。但是 ,由于新四军的建设过分强调正规化和精兵主义 ,影响了部队的战略展开和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4.
自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到皖南事变发生后的1个月间,中共中央面对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一系列反共摩擦,对各种复杂因素进行综合判断,采取了适当的应对措施,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完整,军事措施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在这一方面,中共中央从对国民党顽固派采取攻势防御战略到皖南事变前夕采取的拖延方针,再到皖南事变之后军事守势方针的确立,都受到共产国际观点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一、皖南新四军会攻星潭的考证 辨析皖南新四军是否攻克星潭,关系到新四军在皖南事变发生后是否贻误了突围的有利时机.对此,学术界有争议.一说星潭没有攻克,其主要理由是突围时机已失,两侧部队未能合围星潭;星潭一带地形不利;突围部队缺乏足够火力和强大预备队;星潭守敌第40师装备精良等.一说攻克了星潭,其直接证据是新四军老同志的回忆和访问岳星明的谈话记录.我要补充没有攻占星潭的证据,指出攻克星潭说的疑点和舛误,以求揭示事实真相.  相似文献   

6.
军事史文摘     
军事史文摘皖南事变在国共关系史上的地位严志才撰文提出皖南事变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发动的第二次反共高潮的最高峰。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这一反共暴行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打退了这次反共高潮。这次反共高潮被打退,表现了国民党政治地位的降低和共产党政...  相似文献   

7.
新四军活跃在苏、浙、皖三省,一直是蒋介石的心病,惟恐抗战胜利后,华东重镇为共产党所掌握。1940年10月,蒋介石就限令八路军、新四军开到黄河以北地区。中共一面揭穿其限共反共的阴谋,一面又在军事上做出让步,至12月,江南新四军10万人马多已北移,惟有新四军军部及其直属部队9000余人,仍孤悬皖南,毛泽东对此一直牵挂在心,对其所处的劣境,一再予以警告,一再催促其从速北移。  相似文献   

8.
一、全力保卫以盐城为中心区域的部署皖南事变发生之初,新四军立即在苏北盐城建立新的军部指挥机关,统一整编分散在大江南北的各部,及时应对日伪军的“扫荡”与顽军(国民党顽固派军队)的全面挑衅。而当时的盐城,是中共中央华中局(前称中原局)和新四军军部所在地,北连苏鲁战区,南接苏中、苏南,西通淮海区,成为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军事与政治中心。因此,盐城得失,对于刚刚遭受严重损失的新四军来说,关系极大。是时,刘少奇、陈毅等判断华中日、伪、顽三方势力即将对新四军采取军事行动,综合各方面形势,决定战略上仍坚持苏南、津浦路西及陇海路…  相似文献   

9.
周恩来在抗战爆发后 ,呕心沥血 ,参与组建新四军工作 ;他统筹全局 ,及时地确定新四军的发展方向和作战方针 ;他重视加强新四军领导层的团结 ,努力改善项叶关系 ;在皖南事变前后 ,他参与和协助制定粉碎顽固派反共阴谋决策 ,维护和声援新四军的斗争。  相似文献   

10.
1941年1月,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迄今已整整50年了。研究这段惨痛而悲壮的历史,对于提高我们剖析纷繁复杂国际形势的能力和斗争艺术,认清反动派的实质,坚定革命信心,增强贯彻执行我军新时期军事战略和军队建设方针原则的自觉性,是有深刻教益和重要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