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22篇
  2023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舰船电力推进是一个复杂的船—机—电系统。对其动态特性的研究,利用现有的基于理论分析建立机理模型的方法,就会遇到分析过程繁杂、模型适用性差的实际困难。本文则利用系统辨识方法建立舰船电力推进系统的动态模型,通过一个具体的船模实验及辨识计算,确定模型的结构和参数。为了克服相关噪声的影响,参数估计中采用了增广矩阵法。并对模型从拟合程度和收敛性两方面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上述方法所得到的动态模型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2.
潜艇电力推进装置的动态模型辨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系统辨识的方法应用到潜艇电力推进系统的动态特性的分析中 ,辨识算法采用递推增广矩阵法(RELS) ,并采用变遗忘因子 ,以改善系统的跟踪性能 .研究对象为一模拟电力推进机组 ,在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该系统励磁控制下的动态模型 .  相似文献   
3.
针对船舶推进装置中柴油主机相继增压特性的优化问题,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准稳态假设的增压系统能量平衡模型.对相继增压系统的稳、动态特性进行了分析,讨论了相继增压系统的特性优化问题,为主机采用相继增压技术的柴油机推进装置的性能优化、控制策略的制订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陈建平  林辉  张岩  俞瑜  杜冬梅 《国防科技》2018,39(3):036-042
针对舰船喷水推进装置的保障需求,介绍了喷水推进装置的基本组成、技术特点,引入环境特征,使用特征因素,研究喷水推进装置从交装到服役期满的全寿命服役周期的综合保障技术,提出针对喷水推进装置在不同状态、不同时期的保障策略,建立喷水推进装置保障能力体系。  相似文献   
5.
以12相永磁推进实验样机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其结构特点及运行控制模式,建立了该电机的时步有限元仿真系统.采用有限元法对正弦波、方波、梯形泼电流波形下的永磁推进电机电磁转矩进行了数值计算,给出了不同电流下的功角特性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电枢反应较强的12相永磁推进电机,在通常功角范围内通入正弦波电流可产生较大电磁转矩.  相似文献   
6.
舰船推进轴系设计方案的综合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将多目标决策理论应用于舰船推进轴系设计方案综合评估的方法 ,建立了推进轴系设计方案的多层次评估模型 ,讨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评估指标权值确定的矢量计算方法 ,给出了运用模糊隶属函数的底层典型定量指标的确定方法 .文中论述的方法对舰船推进轴系设计方案的科学评估决策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吊舱电力推进系统性能评估及设计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吊舱电力推进系统和常规推进系统进行比较,经分析得到在总布置、水动力、生命力和制造维修等方面吊舱电力推进具有优良性能,最后对牵引式吊舱对转桨的设计方法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舰船并车减速齿轮箱任意稳态工况下功率损失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分析并推导出并车减速齿轮箱在任意稳态工况下功率损失的数学模型,首先引用并介绍了该并车减速齿轮箱在两种不同情况下相应2个特殊稳态工况时的功率损失试验曲线;接着分析了其中一种情况下的试验曲线及其特殊点的物理意义;然后,由该试验曲线推导出并车减速齿轮箱在这种情况下任意稳态工况时的功率损失的数学计算公式,并将同样的方法应用到另一种情况下的试验曲线.最后,解释了该并车减速齿轮箱功率损失试验曲线的一个似非而是的"疑点".  相似文献   
9.
根据闭式循环柴油机推进装置(CCDAIP)的废气处理要求,研究提出了旋转式二氧化碳吸收器的填料内径、外径、轴向高度的估算数学模型,并对用水吸收二氧化碳的吸收器填料设计尺寸进行了操作安全性校核.  相似文献   
10.
ABSTRACT

The Treaty on the Non-Proliferation of Nuclear Weapons (NPT) allows states to exempt nuclear material from international safeguards for use in nuclear submarine programs. This material, however, could be diverted for nuclear weapons purposes without the knowledge of inspectors, creating a potentially dangerous loophole in the treaty.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exercising that loophole today would amount to admitting a nuclear weapon program, making it a particularly poor pathway to a weapon for a potential proliferant. Still, if states like Brazil ultimately exempt nuclear material from safeguards for a nuclear submarine effort, they could set a dangerous precedent that makes it easier for others to use the loophole as a route to a nuclear weapon capability. There are several policy options available to mitigate the damage of such a precedent; most promising is the prospect of a voluntary safeguards arrangement that would allow international inspectors to keep an eye on nuclear material even after it has been dedicated to a naval nuclear propulsion progra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