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依托普通高等学校培养国防生,是军队干部来源的重要渠道.随着这项人才工程的不断推进,在国防生的选拔培养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深入调查研究,积极探讨对策.  相似文献   
12.
13.
针对合成分队不同指挥层级之间的决策交互优化问题,提出了基于主从决策的双层武器目标分配模型。该模型能够体现上下指挥层级之间交互式决策协调优化的特点:上层目标为主攻方向我方遭受威胁最小,下层目标为对敌打击最大。结合合成分队作战决策的特点和要求,提出了一种求解该模型的改进型粒子群优化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合理有效,改进的求解算法能够获得满意解。  相似文献   
14.
针对协同作战中环境影响复杂度高,火力分配不及时、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陆战场协同任务分配方法,构建了多武器-目标任务的数学模型。在该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基于聚类算法与拍卖算法相结合的原理进行优化求解,在两级分配的模式下,可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得分配方案。算例表明,所构建协同任务分配模型能够及时有效地获得任务分配方案,较好地解决了多武器-目标的协同任务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具有不确定信息的作战方案优选的群决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群决策的特点,按照集议决策的习惯程序,提出了一种充分发挥集议决策优势的群决策方法。并基于区间分析对潜艇布雷方案优选中的不确定性进行处理,最后利用了区间数多属性决策的TOPSIS法行为集结的最后结果(决策矩阵)进行数学集结,较好地做到了决策在定性和定量上的综合集成。  相似文献   
16.
加强和改进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确保民兵预备役人员政治上永远合格,是贯彻落实全国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必然要求。政治教育,是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新的历史时期,民兵预备役人员政治教育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多年来,各地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军事斗争准备,想办法、找对策,探索出了许多确保民兵预备役人员政治教育落实的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7.
金属膜陶瓷膜净水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金属膜陶瓷膜净水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提出了用金属膜陶瓷膜净水工艺替代传统的加药混凝、沉淀过滤净水工艺的水处理系统。重点研究了不同种类金属膜对浊度物质的去除、膜压差及膜渗透通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陶瓷微滤膜渗透通量、出水浊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及在不同膜压差、不同进口流量的情况下膜渗透通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试验表明了金属膜陶瓷膜具有良好的过滤性能。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作为我国武装力量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民兵预备役部队,在深入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扎实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保障的同时,要充分发挥自身寓军于民、亦兵亦民的优势,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发展生产力,维护社会稳定,确保改革开放成果为人民所享,朝着"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非现役人员作为战时民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国防后备力量。建立系统规范的非现役参战人员伤亡补偿制度,是形势发展的需要。较之现役军人,非现役参战人员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明确非现役参战人员伤亡补偿制度的体系框架、责任主体、给付标准和执行机构,应是完善非现役参战人员伤亡补偿制度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0.
近日,山东省东明县东明集镇井店村贫困军属马学然收到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一封信,信里不仅有就业优惠政策介绍, 而且还有可供自己挑选的工作单位简介。面对县委、县政府,县人武部送来的这份“厚礼”,马学然激动不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