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9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33篇
  2001年   155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71.
进行了用电凝聚法去除淡水透镜体有机物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电凝聚法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显著。当电极板间距d为5mm,电流密度IF为20A/m^2,水流停留时间为100s左右时,处理后水的色度降为10度以下,浊度降为2.8NTU以下;此外,还研究了不同电极板形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发现折板电极比平板电极的处理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72.
通过对马尔可夫随机场(MRF)移动侦测算法理论的研究,引入分级的方法,优化单一分辨率MRF算法的初始化过程,并通过软件进行了实现。该算法应用于基于网络的信息采集平台,可明显提高移动侦测精度,进一步提高信息采集平台在图像处理方面的智能,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573.
用胸腔体积描记法通过从气压变化→电信号→数字信号的转化过程,将家兔的胸腔体积变化转变为计算机可识别的数字信号,再经过滤波、信号识别、各种影响因素的校正,从而实现了对家兔呼吸参数的准确测定。实验表明,该系统可在不影响动物呼吸的清醒状态下实时测量呼吸参数,特别适用于吸入暴露时的呼吸测量。  相似文献   
574.
B/S模式是internet环境下一种新型的网上应用系统结构模式,基于该模式的应用开发技术中,服务器端技术逐步占据了主导地位,Microsoft最新推出的ASP技术是一种典型的服务器端技术,它具有直接集成HTML标记。脚本和ACTIVESX组件的特点和功能强大的WEB数据库连接组件  相似文献   
575.
光伏发电系统蓄电池SOC预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准确且可靠地获得蓄电池的SOC值是电池管理系统首要任务。由于SOC受许多因素如环境温度、充放电次数、电池老化等因数的影响,采用传统的SOC预测技术很难得到理想的效果。本文描述了一种采用神经网络和模糊逻辑推理的SOC预测方法。在该方法中,通过建立神经网络模型把蓄电池不同放电电流下的端电压修正为相同SOC下放电电流为I20时的端电压U20,然后采用模糊逻辑推理,对U20和环境温度T进行模糊推得得出蓄电池SOC值。经仿真证明了该方法能够准确且可靠地获得蓄电池的SOC预测值。  相似文献   
576.
由于多级油中粘度指数改进剂的影响,目前的高温清净性模拟评定方法对多级油的评价困难。研究了一种新型的高温清净性模拟评定方法,通过更真实地模拟发动机油的实际工作条件并有效控制试验条件苛刻度,可以对包括多级油在内的不同品级油进行评定。试验结果表明:在本方法中,内燃机多级油中加入的粘度指数改进剂对试验结果负偏差影响,该方法能够对内燃机多级油的高温清净性进行评定。  相似文献   
577.
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的稳定控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柔性交流输电技术(FACTS)作为未来输电行业广泛采用的技术,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是FACTS中最具代表性的装置。文中从UPFC的数学模型、控制策略两方面评述了其稳定控制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了UPFC在电力系统潮流控制、提高暂态稳定等方面的应用。通过比较分析UPFC多种控制策略的优缺点,指出多个FACTS控制器的协调控制及FACTS的多目标优化控制是今后控制器设计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578.
针对弹塑性流体计算问题,在ALE方法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数值模拟的实现途径,主要包括含弹塑性的流体力学数学模型的建立,滑移面处理的方法,网格生成等,最后给出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579.
研究了一种HPLC分离并测定降血压药物莫索尼啶纯度的方法。测定中用可乐啶为内标,莫索尼啶同内标物可乐啶的进样量比值控制在4:1-7:1范围内,盐酸莫索尼啶进样量在6-12μg之间时,莫索尼啶的进样量与峰高值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为0.9995,测定的标准偏差小于0.5%。用此法对各种影响因素条件下盐酸莫索尼啶的贮存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并取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580.
物质流要依靠信息流来实现迅速、实时地运转,信息流不畅或滞后是导致物流速度低下的关键因素。后勤物资管理业务,其信息的动态特性和实时特性较为突出。传统的通讯工具,如电话、传真,已不能适应现代物流对信息流的要求。EDI通过结合现代网络通信技术,可以很好地满足物流对信息流的要求。针对EDI在后勤物资可视化中的应用中若干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如:其标准化、通讯方式的选择,以及EDI的应用对现有管理方式带来的影响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