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51.
本文介绍了点对多点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应用,并对其性能、特点、系统容量、传输速率、调制方式、系统组网等进行了分析,特别是对其在军事通信中的应用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证分析。  相似文献   
52.
充分利用地方人才、技术和装备等优势,在技术含量较高、军地专业相通的企事业单位组建民兵对口专业分队。这种不脱离生产的民兵组织,是民兵、预备役实施科技练兵的有效形式,也是适应打赢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需要。如何在新形势下选择对口组建单位,提高民兵队伍质量、落实教育训练任务以及加强日常管理,是民兵对口专业分队建设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3.
一位普通的农村女民兵用自身行动谱写了一段佳话:改嫁时将年迈的公婆也带到了新婆家。  相似文献   
54.
为了研究导弹战斗部(柱壳装药)在破片场中的累积毁伤问题,在现有单破片起爆平板装药的Jacobs-Roslund经验准则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考虑破片尺寸、破片撞击角度、柱壳装药的装药半径和壳体厚度的单球破片、双球破片冲击柱壳装药临界起爆条件的工程分析模型.该模型计算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和现有试验结果相吻,证明利用该模型能较...  相似文献   
55.
聂征  钱斯文 《国防科技》2014,35(6):101-104
文章研究军事训练文化作为引导、教化和推动军事训练向能力聚焦,向实战靠拢的精神财富,既有对过去训练实践的凝练、对当前训练实践的反思,也有对未来训练实践的探索,对军队训练活动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意义。提出,需要在理解基本蕴涵,把握共性特点、认清表现形式和明确发展路径的基础上廓清相关理论认识。  相似文献   
56.
联合国维和任务日益复杂,维和警察在任务区面临的危险无法预知。从维和培训以及任务区执法着手,通过合理的安全教育,有助于不断提高维和警察的安全意识和白我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57.
研究维和警察防暴战术理论体系,以丰富维和警察理论体系,为维和警察在任务区执行任务提供理论支持。重点对维和警察防暴战术理论体系的概念、构成及应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8.
杀爆弹(High Explosive Projectile)又称杀伤爆破弹。它利用爆炸产生的破片、爆炸产物及爆炸冲击波起到杀伤、爆破作用,与以破片杀伤为主的杀伤弹(Fragmentation Projcctile)、以冲击波毀伤为主的爆破弹(Blast Projectile)一起,过去被统称为榴弹,是弹药家族中普通平凡又神通广大的元老级成员。杀爆弹属于战术进攻型压制武器。发射后,弹上引信适时控制弹丸爆炸,用以压制、毁灭敌方的集群有生力量、坦克装甲车辆、炮兵阵地、机场设施、指挥通讯系统、雷达阵地、地下防御工事、水面舰艇群等目标。通过对这些面积较大的目标实施中远程打击,使其永久或暂时丧失作战功能,达到消灭敌人或延缓敌  相似文献   
59.
跟踪分析了国内外战斗部威力/目标易损性评估软件的发展现状,建立了战斗部威力/目标易损性评估软件的基本原则和总体框架.确定软件的各个功能模块,并完成各个模块的功能分析.基此开发了反导战斗部毁伤评估软件,给出了评估软件的应用实例.该研究工作可为战斗部威力设计和目标易损性评估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0.
高压压气机后面级的叶片吸力面三维角区内易堆积大量的低能流体。为了指导吸气槽设计,达到量化分析叶栅吸力面吸气槽位置与角区分离的关联性的目的,以一高负荷压气机叶栅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流体力学仿真软件讨论了全叶高吸气槽轴向位置变化对叶栅性能的影响,并以角区分离起始位置到叶栅前缘之间的距离(ZCS)作为量化标准。研究表明:在设计工况附近,总压损失随着吸气槽轴向位置从前向后移动表现出了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且叶片吸力面吸气槽在不同工况下存在最佳轴向位置。在0°迎角时,当吸气槽距离分离点间的轴向距离为0.33倍的ZCS时为最佳,可使总压损失系数降低10.9%。这种量化结果借助角区分离结构实现了吸气槽轴向位置设计的标准化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