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建立包含框架热致耦合变形的导引头伺服机构摩擦力矩分析模型,重点研究环境温度变化对角接触轴承几何参数及摩擦力矩的影响。以反射镜式导引头为例进行摩擦力矩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润滑脂黏度的上升是导致伺服机构在低温时摩擦力矩剧烈上升的主要原因,框架耦合变形占比较小。搭建基于电测法的摩擦力矩测试系统,用快速温变实验箱模拟环境温度,测量伺服机构摩擦力矩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实验证明摩擦力矩实验结果与理论模型计算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92.
针对现有风险分析方法无法较好地描述风险在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分布情况,提出了面向试验过程的风险分析方法。该方法能够对系统进行全面的描述,并可以给出系统的风险事件分布。在风险识别阶段使用风险分布图和风险事件分析表,使分析人员更容易掌握系统风险分布的全局和细节,最大限度避免风险事件遗漏;在风险管理阶段使用风险分布图,将风险事件与试验过程或作业环节相联系,可以使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直观了解系统中风险存在的位置和形式,更有利于风险的控制。该方法使风险分析更接近于试验任务过程实际,更容易为工程技术人员所掌握。  相似文献   
93.
制空权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防空兵力的布势模式是防空方夺取制空权的重要条件。明确了要地防空与区域防空的基本概念,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建立了防空布势模式的简化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不同模拟结果的比较,印证了区域防空理论的先进性,并作出了相应的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94.
经验模态分解中包络线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验模态分解(EMD)是一种先进的信号处理方法,对非线性、非平稳信号具有独特的分析能力.它的包络线算法存在着过冲/欠冲和端点问题,影响信号分解质量.分析了过冲/欠冲和端点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采用保形分段3次插值方法作为EMD分解过程中的包络算法,解决了拟合包络线的过冲/欠冲问题;采用端点处包络线位置预测,对端点处的包络线位置加以约束,与极值点对称延拓的方法结合使用,充分利用信号本身信息,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端点问题.最后,用一个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5.
人在搜索目标的过程中,头动和眼动的耦合随动关系类似于光电稳瞄稳像技术中的二级稳定,头部运动完成概略观察方向稳定对准,眼球运动完成对目标的精细稳定对准.提出的基于眼球定位和头盔定位的综合视线跟踪技术,利用头盔定位得到头盔瞄准线相对飞机轴线的方位和俯仰角,以及眼球定位得到视线相对瞄准线的方位和俯仰角,将两者叠加,得到视线相...  相似文献   
96.
使用与维修工作分析与保障资源需求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描述了使用与维修工作分析、保障设备需求确定、备品备件需求确定、技术资料内容确定、人员与技术等级需求确定的主要内容及使用与维修工作分析与保障资源需求确定之间的关系,为在研制阶段确定出保障资源提供一种科学而适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97.
随着管道机器人应用领域与任务需求的不断增大,机器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如输出功能相互耦合、定位精度不高以及复杂环境下可靠性低。针对石油水平井对于管道机器人的特殊应用需求,将公理化设计理论应用到机器人系统设计中,创新设计一种基于挠性支撑结构的全液压驱动管道机器人。概述公理化基本原理与设计过程,对全液压驱动管道机器人进行概念设计,完成设计耦合性分析。确定机器人机械系统与液压系统具体结构组成,并分析其工作机理。应用AMESim软件,对机器人运动原理方案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全液压驱动管道机器人可以实现自动往复运动,牵引力可以达到30 kN,运动速度可以达到0.12 m/s;机器人牵引能力与运动速度可以完成单独调节,从而实现解耦设计。  相似文献   
98.
探索使用医用硅胶制作患者个体外耳支架的关键技术,使用计算机断层扫描和逆向建模技术得到对应患者个体的外耳数字模型,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人体外耳支架模具,并使用医用硅胶MED 4735完成人体外耳支架的制作成型。动物实验验证了其生物相容性,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通过该技术制作的硅胶人体外耳支架可以高度模仿患者特定的耳廓形状,支架精度高、制造周期短、无生物排异,可为替代肋软骨雕刻人体外耳支架进行耳廓缺损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
含轴间距误差的消隙齿轮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轴间距误差对消隙齿轮精度和性能有重要影响,但其机理和规律并不清楚。基于接触碰撞力约束关系建立齿轮接触动力学模型,进一步利用ADAMS/Flex建立单级消隙齿轮传动系统的刚柔耦合模型,通过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研究消隙齿轮传动在不同轴间距制造误差条件下的振动及频率特性。研究发现:随着轴间距的减小,扭簧的平均力矩增大,齿轮齿面间的啮合力矩以及摩擦力矩也将增大,从而阻碍扭矩的正常传递,并导致固定齿轮转速幅值降低;随着轴间距的增大,固定齿轮主谐振频率整体上降低,而且在轴间距稍大于标准中心距时降低很快。这一发现可指导消隙齿轮传动的设计和装配。  相似文献   
100.
基于正切算法的轴角数字转换器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基于正切算法的轴角数字转换器设计方案,并给出了软硬件实现方法。该方案利用峰值采样和查表求角,解决了正切算法的不连续和溢出问题,比传统跟踪式算法的轴角转换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