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综合利用相空间理论、压缩映像原理、算子的性质以及Liapunov泛函的方法,研究了具有无限时滞中立型泛函微分方程周期解的存在性、唯一性及稳定性问题,得到新的结果,推广了已有的结果。  相似文献   
72.
海上多舰火控雷达数据融合系统中,导航数据精度低、地球表面不平坦都将给传感器数据的空间配准带来工程实现困难。提出一种基于雷达相对定位的多平台观测数据配准方法,用于解决以罗兰C为主要导航设备的多舰数据配准问题。性能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对导航设备精度的要求不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73.
武器装备体系效能敏感性分析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效能评估模型建立、评估分析及决策制定三个阶段,说明敏感性分析在武器装备效能评估中的作用.对敏感性分析方法进行分类,分别说明各类方法的特点.并从模型适应性、计算强度和敏感性表现能力三方面对各种方法进行对比.提出了武器装备体系效能分析对敏感性分析的挑战,及可能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74.
研究了利用小推力器进行航天器姿态控制问题。从理论上推导了在给定姿态控制精度、小推力器参数以及倾斜开关曲线参数的前提下,能够形成理想极限环控制效果的充分必要条件。对相关文献中倾斜开关曲线设计方法不能形成理想极限环的情况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倾斜开关曲线的准极限环控制方法,并推导了其控制精度。研究对于航天器应用小推力器实现高精度姿态控制具有较大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5.
文章介绍了数据链的基本概念。美军最典型的战术数据链是16号链,描述了16号链的航迹消息和航迹处理流程,详细分析了航迹质量计算方法、数据配准、航迹相关/解相关、报告职责、航迹协调等关键技术与方法,简要概述了装备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76.
我的用电梦     
人们常说:黑夜中那扇为自己亮起灯火的窗口,就是家。2013年夏季,七师奎屯河管理处柳沟水管所配水员李金保和妻子陆美玲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感悟。这个夏天,在七师柳沟水库进水闸配水点,那个远离繁华闹市的屋子,终于亮起了不灭的灯光,明亮的灯光甚至让习惯了黑夜的李金宝和陆美玲有点不适应,企盼已久的用电梦终于实现了。  相似文献   
77.
结合实战,在给出基本决策单元结构模型的基础上,依据战术原则建立了防空旅决策组织结构的Petri网表示模型,在决策单元的结构模型中信息处理分为四级:态势评估级(SA)、信息融合级(IF)、资源分配级(RA)、响应选择级(RS).就决策中同级决策组织结构分三种形式(集中式、分布式和混合式)进行了建模,并对三种形式进行了利弊分析,为防空旅C4ISR系统中决策组织结构的设计和分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8.
准零风层新型临近空间浮空器区域驻留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基于平流层底部的准零风层风场进行区域驻留的新型临近空间浮空器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其工作原理和系统组成。通过建立动力学模型、高度调控模型和能源模型,分析浮空器在基于飞行速度约束和基于南北范围约束两种工作模式下的区域驻留能力,并讨论浮空器在这两种工作模式下的动态能源特性。对长沙地区风场环境的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无控自由飞行状态,浮空器在两种工作模式下均可实现100 km直径范围的长时驻留,基于飞行速度约束工作模式对能量的消耗更低。  相似文献   
79.
为预控双面法加工的摆线齿准双曲面齿轮的啮合性能,用大轮理论齿面展成与之共轭的小轮共轭齿面,将小轮共轭齿面沿啮合线方向和接触迹线方向分别进行修形,得到满足预置传动误差曲线以及接触印痕的目标齿面,计算出目标齿面与小轮理论齿面的法向偏差。建立以小轮加工参数调整量为变量,小轮两侧齿面与目标齿面法向偏差平方和最小为目标的优化模型,并采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求解该模型。以某高速车桥齿轮副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加工参数调整后小轮两侧齿面与各自目标齿面的最大法向偏差分别为-4.7μm和-4.67μm,两侧啮合转换点传动误差与预置值分别相差6.67%和4%,两侧接触迹线最大偏差分别为0.275mm和0.177mm,基本符合预置条件。  相似文献   
80.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纵向平面内准平衡滑翔制导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面控制和滑模控制的制导与姿态控制系统设计方法。建立高超声速飞行器纵向平面质心和绕质心运动模型,以航程预测-校正控制为出发点得到期望速度倾角并结合飞行器纵向模型中速度倾角、攻角和俯仰角速率间的关系,利用动态面控制方法、终端滑模控制和二阶滑模控制方法完成高超声速飞行器纵向平面内制导与姿控系统设计。基于偏导系数矩阵形式的通用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模型,完成期望攻角和左右升降舵偏角指令的解析计算。通过高超声速飞行器对该制导控制系统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进行仿真验证。根据数值仿真结果,系统阐述了高超声速飞行器进入准平衡滑翔飞行前后制导控制系统工作的特点,进而总结了从初始下降段到准平衡滑翔段交班飞行阶段制导控制系统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