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惯性导航系统中的Kalman滤波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近年来针对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Kalman滤波精度低,甚至滤波器发散的问题,出现了多种改进的状态估计算法,研究了偏差分离滤波,自适应Kalman滤波,H∞滤波,鲁棒Kalman滤波,根据它们的特点,对于它们在惯性导航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和分析,这些算法对于提高Kalman滤波精度,增强滤波的稳定性,提高惯性导航系统性能具有一定的效果,同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2.
研究了多时滞不确定性系统的鲁棒稳定和H∞控制器.给出了系统结构参数为约束不确定性情形的控制器设计结果.该结果建立在业已成熟的线性矩阵不等式(LMI)解技术基础上,用MATLAB工具包很容易求解.  相似文献   
133.
通过对一个不等式的加强和完善,探求出推广这一类问题的途径,解决了一类不等式问题。  相似文献   
134.
为了解决当前扇区动态配置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了飞行流量变化下的扇区动态划分方法。分析非决定性因素影响下飞行流量服从的不确定分布,通过建立空域有限元拓扑网络和量化管制员负荷,以均衡监视负荷和减少协作负荷为目标,应用结合二进制和反向学习的高级烟花算法,最终生成了最优扇区划分结果。仿真实例表明,该方法在满足时效性的同时加快了收敛速度,提高了管制效率,适用于实际扇区的优化调控。  相似文献   
135.
以考虑光电跟瞄平台三轴环架间的耦合所建立的数学模型为基础,对光电跟瞄平台的稳定回路分别设计了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LMI)的状态反馈H∞控制器和多输入系统极点配置控制器;分别建立基于所设计两种控制器的跟瞄平台稳定控制系统,并对其控制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二者皆能实现对光电跟瞄平台的稳定控制,都具有一定的鲁棒性能。其中H∞控制器的设计更简单,超调更小且达到稳定的时间短,更适合于光电跟瞄平台的稳定控制。  相似文献   
136.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一条心、全国一盘棋,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全面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应对突发疫情采取的一系列防控举措,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设立了应对疫情暴发的新标杆"。反观美国政府在2009年"H1N1"病毒疫情时的不负责任、消极应对,最终导致病毒彻底失控,病毒蔓延到214个国家和地区,当年致死18449人。去年以来,美国再次暴发流感季,据美国CDC初步估算,已有超过3400万人感染、2万人死亡。  相似文献   
137.
138.
关于半鞅的可料表示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鞅空间H1的泛函表示定理、泛函分析中的Hahn-Banach定理、半鞅向量随机积分的Girsanov定理,获得了半鞅可料表示性的特征。由于使用的是半鞅的向量随机积分,它推广了经典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9.
捷联惯性导航系统(SINS)/全球定位系统(GPS)组合导航系统是适用飞机和现代武器装备的高精度导航系统。针对高动态环境下GPS/SINS组合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问题,以炮射无人机为例提出基于H∞滤波技术的SINS/GPS伪距、伪距率深组合导航方案,用于提高高动态环境下组合导航系统的精度和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H∞滤波器不但比Kalman滤波器鲁棒性强,而且可用于带有强有色噪声的高动态系统中,并能保持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40.
针对防空导弹的飞行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H_∞控制理论的导弹自动驾驶仪设计方法。该方法在设计过程中保留了通道间的全部耦合因素,从而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增强了系统的适应性和鲁棒性。给出了应用该方法的具体实现步骤,结合导弹飞行的全弹道典型特征参数,通过仿真实验说明了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