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9篇
  免费   517篇
  国内免费   220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148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97篇
  2013年   153篇
  2012年   194篇
  2011年   198篇
  2010年   195篇
  2009年   175篇
  2008年   222篇
  2007年   297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提出了一种分形约束Otsu阈值分割算法。该方法结合图像的灰度分布和像素间空间分形纹理信息,在二维类间方差准则取最大值时得到一个二维分割阈值,从而实现红外图像的自适应分割。将该方法应用到低对比度、低信噪比、边缘模糊的红外图像分割中,并与传统的二维Otsu分割方法作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分割效果和抗噪能力等方面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992.
现有文献中的翼伞建模方法多数是针对不带动力情况下的翼伞建模,不能适应动力翼伞的飞行控制。为了实现动力伞的有效控制,首先要建立合理的动力学模型。假设翼伞承载物和软翼之间具有2个自由度,分别建立软翼和承载物体坐标系下的作用力和力矩的平衡方程,通过体坐标系转换和消除翼伞内部状态量,得到有利于实现翼伞控制的8自由度非线性状态方程。仿真表明模型的飞行曲线与飞行实验的结果相一致,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3.
面源红外干扰弹对抗红外成像制导导弹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验证机载面源红外干扰弹干扰效果,通过分析红外成像制导导弹和面源红外干扰弹的工作机理,建立面源红外干扰弹对红外成像制导导弹干扰的对空仿真系统。介绍系统内主要模型的实现方法,并结合具体的仿真试验场景进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此系统能较好地仿真机载面源红外干扰弹对红外成像制导导弹的干扰过程,为进一步验证面源红外干扰弹干扰效果提供了技术实现基础。  相似文献   
994.
"当前"统计模型作为一种先进的时间相关模型,在跟踪机动目标的时候,具有着很好的跟踪效果,但是当目标的机动较弱时,该模型的效果变差。通过对该模型进行分析得知,在该模型中由于机动加速度的最大值不能自适应地调整,导致低机动时系统过程噪声较大,因此在跟踪低机动目标时跟踪效果不太理想。为了克服这一缺点,给出了一种可行的采用模糊自适应调整"当前"模型最大加速度的方法,对模型的最大加速度进行自适应调整。通过仿真结果可知,与标准的"当前"统计算法相比具有更好的跟踪效果。  相似文献   
995.
建立科学的结构模型是进行防空导弹武器系统仿真的基础和关键环节。针对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的特点,提出了基于Multi-Agent的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模型建模方法,设计了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模型结构。利用Multi-Agent建模技术,把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实体映射成相应的Multi-Agent系统,并以Agent的形式对防空导弹武器系统这一客观复杂系统进行了深刻的认识,为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建模仿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6.
为了准确地反映综合光电对抗系统的实际作战能力和水平,采用灰色聚类理论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灰色层次分析法评估综合光电对抗系统作战能力。建立了光电对抗系统作战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层次结构;以评估流程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GAHP的作战能力评估模型。评估实例表明,该方法能充分利用试验检验信息以及评估者的判断信息,减少了主观因素和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提高了评估结论的准确性,是综合电子战系统作战能力评估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97.
文章从开发5 GHz模型的目的入手,简要介绍了5 GHz模型的结构组成,详细讨论了5 GHz模型的干扰计算流程,包括无线局域网和雷达的场景设置、技术参数设置、总干扰计算等,最后给出了5 GHz模型的一个运行范例,以期为其它干扰模型的开发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998.
两栖编队指挥信息系统是两栖作战力量形成基于信息系统的一体化作战能力的关键,具备跨平台、规模庞大、组成结构复杂和作战方式灵活多变等特点,为此必须加强系统的顶层体系结构设计,以确保两栖作战装备同步协调发展.DoDAF是指导美军军事电子信息系统和武器装备架构开发的框架和指南,各国也跟随研究并开发适合国情的武备标准规范.以DoDAF2.0为体系结构设计方法,结合两栖编队遂行登陆登岛作战场景,开发指挥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模型,开展体系结构模型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体系结构模型与预期一致,其研究结果可为两栖编队指挥信息系统方案设计和技术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9.
近年来,电子战设备和信号情报系统更加高效小型化,无人机可以携带的载荷种类不断增多.随着无人机的研究、设计和制造水平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在无源定位领域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无源定位技术的分类入手,重点研究无人机无源定位的方式、对象和关键技术;以雷达辐射源为例,构建了小载荷无人机虚拟到达时间差(Virtual time differences of arrival,VTDOA)无源定位模型,讨论了对应的定位算法,并给出了仿真试验结论;最后根据最新研究成果展望了无人机无源定位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00.
传统单腿平台控制方法仅关注机身的运动,较难适用于腿部重量较大的单腿平台运动的准确控制.在单腿平台运动学及重心动力学建模基础上,提出了融合重心动力学及虚拟模型的控制方法.在单腿平台运动过程分析基础上,运用Simulink与Adams对单腿平台竖直干扰过程及下落缓冲过程进行动力学仿真,并与虚拟模型控制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重心动力学及虚拟模型的控制方法,能够极大提高单腿平台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