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2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从设备信息管理系统的升级和业务功能扩展的角度,阐述了采用现场总线技术构成的设备监控系统的必要性和作用,并结合某工程背景,介绍了基于现场总线设备自动化监控系统的体系结构、网络拓扑结构及应用软件设计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2.
介绍了基于虚拟仪器的通信设备自动测试系统设计思路及方法, 给出了此类自动测试系统的硬件平台,重点介绍了虚拟仪器在自动测试系统中的应用以及对通信设备自动测试的软件体系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63.
指挥车上的用电设备多,对供电品质要求高,传统的电源管理系统已无法满足系统的要求。设计了一种以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和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采用CAN总线进行通讯的电源管理系统。系统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实现了系统关键部件的可换性,拓展了电源系统的工作条件;采用各种可靠性设计方法有效地抑制电网波动,改善电磁环境,提高系统供电品质和可靠性,为指挥车辆电源管理系统设计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64.
MIL-STD-1553数据总线在军事技术急剧变化的情况下一直是可靠的。它的拥护者们把老化的总线赞为所建的最可靠的网络之一。但是,1553数据总线的吞吐量只有IMb/s,普遍认为,在数据日益增加的世界中,它是一种信息流瓶颈。尽管如此,传统的1553在可预见未来的军事应用中仍将保持一个稳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65.
MIC总线多控制器通讯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IC总线是专门为解决在恶劣环境下电力/数据的分配和管理而开发的一种具有高可靠性的现场控制总线。本设计实现了在MIC总线冗余系统中主控制器与从控制器间的数据通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MIC总线主/从控制器一致性的容错思想,并简要描述了该容错技术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66.
针对现有技术对高可靠性以太网系统进行监控,具有明显的缺陷和不足之处.提出了一种由用户以太网系统和附加的平衡结构外,总线互连系统组成以太网监控的双独立互连系统.在分析了该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对系统的可靠度和可用度进行分析计算,为系统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67.
由于黑板结构具有层次性、内在并行性和支持增量开发的优点,令牌总线网可有效解决系统化分时间片造成的信道浪费的缺点,分析了舰炮武器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将这两种方法引入舰炮武器系统.并给出了为实现系统目标的各个知识源和控制器的算法.  相似文献   
68.
实施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自动监控环境质量管理系统,可以及时掌握污染源排放的动态信息,完善污染物排放征收管理条例,为环境管理和执法提供可靠的依据。现场总线是连接智能现场设备和自动化系统的数字式、双向传输多分支结构的通信网络。从计算机通信、自动控制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无缝集成的角度,探讨了现场总线技术的先进性、实用性和作为沟通环境管理过程数据流和信息网络数据流的桥梁作用,阐述了自动监控系统在环境管理和评价中的前景。  相似文献   
69.
讨论了某型航空电子设备的数据记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主要探讨了此系统的软、硬件开发 ,系统组成及其信息流。系统采用了 ARINC4 2 9总线和并行总线 ,将各个子系统连接起来 ,实现数据的综合处理、综合控制、综合传输 ,在实际应用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0.
CAN总线作为一种国际现场总线标准,被广泛地应用于车辆系统中.在介绍CAN总线的特点、帧结构的基础上,给出了基于CAN总线的车辆控制系统的最小系统节点电原理图及CAN总线通信协议的实现过程.经过台架和实车试验,验证了系统设计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