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8篇
  免费   213篇
  国内免费   4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针对凝视型红外预警系统在复杂海面背景下对弱小信号检测的实时性问题,提出了压缩监测区域、危险度分级、舍弃小波变换后的低频分量部分和检测图像中的零信号4种优化型算法,减少了系统的运算量,提高了系统的运算速度,满足了系统实时性的要求,并且降低了系统的虚警率,保证了系统对强起伏背景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12.
采用旋转编码器获得旋转角度信号,利用信号转接器提取电信号,并通过计算机进行处理,对火箭炮定向器的电动操瞄性能进行在线检测。研究表明,使用该检测系统既能离线检测以辅助安装电动操瞄系统,又能在线检测电动操瞄的各项性能指标,包括高低和方向各个限位点是否正确,各运动区域的速度是否正常。  相似文献   
113.
炮兵C3I系统属网络分布式复杂装备,具有专业跨度大、技术含量高、检测维修难等特点.在分析炮兵C3I系统综合检测功能需求基础上,建立了从系统、分系统、单体到板件的一体化检测设备体系,重点阐述了综合检测设备的工作原理、组网及配置、硬软件设计等内容,对于炮兵C3I系统综合检测维修理论与实践研究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4.
一种多级式带反馈的混合系统检测融合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分布式检测系统的性能,提出了一种多级式带反馈的混合检测系统结构,系统第一级检测采用并行结构,第二级检测采取带反馈的串行结构。根据此系统结构,分析了在N-P准则下,各局部融合中心的融合规则和门限的确定,仿真结果表明,系统的检测性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15.
目标辐射噪声线谱的特征建模与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造了基于λ水平能量聚点的目标辐射噪声线谱的特征量模型.在利用中值滤波去除信号功率谱中“平台型”的λ水平能量聚点后,计算其λ水平能量聚点作为拟线谱频率,通过拟线谱频率对应周期的整周期延时叠加突出线谱特征,以提高辐射噪声线谱的检测率.理论分析和对仿真信号的计算结果表明,该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6.
针对超声检测回波信号中的大量噪声,分析了超声检测回波信号的特性,考虑经验模式分解(EMD)和小波哗噪的优点,在改进阈值函数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EMD的小波阈值降噪方法.该方法利用EMD对超声信号进行分解,对高频分量用改进小波阈值函数方法进行处理,再结合低频分量重构得到降噪信号.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降噪效果优于小波软、硬阂值降噪,进一步提高了重建信号的信噪比,降低了其均方根误差,是一种可行的超声信号降噪方法.  相似文献   
117.
针对在大场景、高分辨率的光学遥感图像舰船目标检测中,传统的阈值检测方法效果不佳,而恒虚警法计算量大的缺点,研究一种根据检测舰船目标的特征,对每个可能的目标区域,快速计算检测阈值的方法。同时,研究基于RNN网络及信噪比的特征选择方法,对目标的特征进行优选并对候选目标进行鉴别。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方法进行舰船目标检测能获得较好的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18.
随着拖曳线列阵声纳的应用,水下声探测的范围成倍增大,纯方位目标定位与跟踪技术面临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在对抗条件下的目标机动检测与跟踪问题难度更大。本文针对基于拖曳线列阵声纳探测的远距离目标机动检测问题,通过对以往纯方位目标机动检测方法的适用性分析,结合远距离目标方位变化的特点,提出了基于方位序列线性预测的累积和机动检测模型,解决了远距离、大误差、纯方位量测条件下的目标机动检测问题。实验室仿真验证结果表明,算法对幅度稍大的目标转向机动,具有较灵敏的机动检测效果及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19.
本文针对乘波体外形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存在的结构/推进/气动强耦合特性,利用鲁棒极点配置方法设计了自适应控制器,实现了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的速度和高度指令跟踪控制。控制器采用了Proportional-Integral-Filter(PIF)结构,该结构的控制器不仅能够使系统具备良好的稳态特性而且能够对控制信号进行滤波平滑,从而能够有效地抑制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弹性振动对控制系统的影响。基于弹性高超声速飞行器模型CSUAL_GHV,分别采用自适应鲁棒极点配置控制方法和自适应非鲁棒极点配置控制方法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与非鲁棒极点配置控制方法相比,采用自适应鲁棒极点配置控制方法的控制系统不仅使飞行器能够很快地跟踪上速度和高度指令,跟踪误差小于1%,而且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弹性振动也得到了有效地抑制。飞行器在整个飞行过程中的飞行攻角均处于±2°范围内,满足超燃冲压发动机的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120.
实际环境中观测系统的噪声,同时存在着白噪、色噪声和尖点噪声的影响.已有的研究都仅考虑白噪或色噪声,首次将实际系统中可能出现的所有噪声纳入观测方程,推导出统一的带白噪形式的观测方程.新观测方程在色噪声ARMA辨识基础上,可以直接用于传统的卡尔曼滤波算法,避免了扩维滤波.于是状态参数的稳健估计归结为ARMA参数的辨识.重点研究了自由参数选取与输入噪声之间的关系,将鲁棒支持向量回归机的优化问题转换成最大后验估计问题,为合理选择自由参数提供了理论依据.仿真结果验证了新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