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2篇
  免费   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一、阅读教学中应强调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阅读教学离不开教师的讲授,离不开系统的课堂教学,但课堂教学无论是在时间还是在内容上都是有限的,也只能起到示范和引导的作用.所以阅读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自读实践,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是否处于主体地位.讲授一篇新课之前,学生要有充分的时间接触课文,熟知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方式将课文中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并带着自己的初步理解和感受走向教师,向教师求教,而不应该是教师带着已经准备好的对课文的理解走向学生,把结果讲解、分析给学生.  相似文献   
102.
论识字教学     
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字形是识字的难点,学生写错别字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学生对字形的记忆不准确,怎样才能在教学中既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又能以科学简便、实用的方法帮助学生记住字形呢?同时又怎样使学生感受到识字的乐趣呢?  相似文献   
10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课程标准>中指出:"遵循<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必须担负的重大责任."江泽民总书记曾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创造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而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个课题也日益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4.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手段.因为思维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它是借助言语实现人的理性认识过程.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从对问题的惊讶开始",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注重问题的设计.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精心创设问题情景,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如何较有成效地启发引导促使学生思维活动的持续发展,从而有效地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下面我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仅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05.
所谓课堂情趣,是指一堂课的思维情趣和趣味情趣的总和,正确运用情趣创造原则指导数学课堂教学,可以使课堂教学高潮迭起,妙趣横生,从而克服教学中的盲目性和机械性,从根本上改善数学学科枯燥乏味的负面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和学习热情.那么怎样创造和谐、愉快民主、充满求知激情的课堂呢?从教师的主导作用及学生的主体作用来讲,需要把握"激情"的调控、问题情境的创设、教学中的语言等几个要素,现将具体的情况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6.
诗歌,特别是古典诗歌,是一类欣赏性、可诵性极强的文学作品,因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多采用诵读评议的方法.这种方法便于学生通过对字词句的理解,了解诗词的含义,但对诗词是如何借助画面来表情达意的,却缺乏深刻的理解,因此,我们可以采用分"境"析"意"法,引导学生由"读"诗而"赏"诗.  相似文献   
107.
历史会考开卷考试是在教学改革新形势下的一次尝试.作为一线的历史教师如何教育学生走出误区,适应新的会考形势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面对高一历史开卷考试,我们应转变传统教学方法,积极推行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08.
学生动机产生的关键是问题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没有欲望学生就不会积极主动地去思维,没有思维学生更不会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是关系到教学成败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09.
<新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学科的性质定义为:语言是最主要的交际工具,文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语文课程要教会学生使用汉语表达自己,能够顺利与他人交往的同时,还要通过文学学习使学生感悟人生,了解人性,关心人类.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新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特点.<新语文课程标准>在确认语文学科工具性的同时,特别强调指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这不仅是对语文课程价值的一种新的诠释,也贯彻了新时期教学改革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相似文献   
110.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到,要让学生对未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长时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培养了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而忽视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其实很多时候,提出问题比解答问题更重要,而要学会提出问题,就必须具有强烈的探异求新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