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自由曲面光学元件具有优越的光学性能,在现代光学系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慢刀伺服是单点金刚石车削自由曲面的新技术。由于自由曲面面形的复杂性以及慢刀伺服车削技术的特殊性,刀具与工件的相对位置关系也更加复杂,必须对刀具与工件表面的相对几何关系深入研究,从而确定合适的刀具参数。从原理上对慢刀伺服车削技术的特殊性进行了分析。分别基于过轴心截面曲线特性和基于NURBS曲面整体特性研究了刀具参数确定方法。以正弦阵列表面工件为例,验证了这两种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2.
针对三相交流异步电机速度伺服系统,提出一种基于内模原理的具有全局鲁棒性改进型PI(改进型IMC-PI)控制策略.为降低负载扰动对伺服系统的影响,引入一种误差微分表达式的作用函数,并与IMC-PI控制器串联,系统的调节过程分为作用函数趋向于零和等于零两个阶段;随后将全局滑模控制的思想引入到作用函数中,加入误差补偿项,使得系统调节过程只有等于零的阶段,系统获得全局鲁棒性.为消除微分作用的高频干扰,在作用函数中引入不完全微分.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能有效提升系统对负载扰动的抗扰性,并有效改善响应速度,使系统获得良好的动静态特性以及鲁棒性.  相似文献   
23.
基于活动轮廓的机器人视觉伺服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基于活动轮廓的视觉伺服控制方法。将活动轮廓和光流模型相结合用于运动物体图像的实时跟踪 ,以抽取物体图像的边缘信息 ,并以此信息控制摄像机的运动 ,达到机器人定位、跟踪等目的。该方法跟踪精度高 ,鲁棒性好 ,且满足实时跟踪的要求。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4.
多维力场中浮动输油软管工作可靠性技术和恒张力承载索伺服控制技术,是岸滩油料补给装备研制的两大关键技术。从理论上分析和描述了浮动输油软管在海上的运动及动力学特性,建立了多维力场中软管的数学模型,进而求解,再从技术上寻求有效对策,研究设计了恒张力承载索液压伺服控制绞盘,从而解决了这两大关键技术,为岸滩油料保障装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与技术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25.
复杂面形,结构零件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往往一个零件上既有复杂面形也有微小结构.为了实现复杂面形/结构零件的高效加工,分析了快刀伺服加工方式的特点,设计并研制了音圈电机驱动的快刀伺服系统;基于动力学和电磁学分析,建立了快刀伺服系统的传递函数模型,并对控制方法进行了设计;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对快刀伺服系统进行了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研制的快刀伺服系统具有较高的运动分辨率、定位精度和工作频响,能够作为快刀伺服加工的进刀装置.  相似文献   
26.
慢刀伺服车削技术是一种特殊的创成加工方法,采用C轴、X轴、Z轴联动的方式在极坐标或圆柱坐标内可车削加工自由曲面光学元件。但是由于各种误差因素的影响,使用慢刀伺服技术仅加工一次获得的光学元件可能不满足精度指标。为此需要研究能够进一步提升慢刀伺服车削加工精度的误差补偿技术。Zernike多项式是面形分析与光学分析之间的理想接口工具,因此本文使用Zernike多项式拟合的方法处理慢刀伺服车削加工的误差,并根据慢刀伺服加工技术的特点,建立慢刀伺服车削加工的误差补偿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基于Zernike多项式拟合的慢刀伺服车削加工误差补偿技术可有效地针对加工中产生的特定误差进行补偿,从而提高自由曲面车削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27.
气动加热对飞行器气动弹性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气动热弹性力学的基本概念和气动加热对飞行器可能出现的不利影响;概述了气动热弹性(包括热刚度、热振动和热颤振)分析的思路和步骤;总结了国外若干气动热弹性分析和试验的结果;归纳出了气动加热对飞行器结构刚度、振动和颤振的影响趋势。  相似文献   
28.
针对典型电静液作动器存在响应速度较慢的问题,将伺服阀引入其中,采用压力和位置双控制回路体系,阐述了其工作原理和建立了数学模型。同时作动器作为参数不确定性和外负载力变化的系统,在压力控制回路中,考虑其不确定性范围和性能指标要求基础上,基于定量反馈理论(QFT)设计了压力控制器。在位置控制回路中,运用动态压力校正伺服阀流量,消除外负载力的影响;并把位置误差引入压力控制回路,以提高其响应速度。仿真结果表明,其综合性能较好且便于工程实现。  相似文献   
29.
针对工业机械手对未知平面内轨迹的跟踪和恒定接触力控制,给出了一种视觉和力觉混合的伺服控制策略。采用基于双目立体视觉eye-to-hand配置下的图像视觉伺服方法,构建PID控制器,实现对机械手在平行于平面方向上的运动控制。采用力传感器感知末端执行器与环境之间的接触力,采用PI控制器,实现了对末端执行器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控制。在MATLAB环境中,利用机器人工具箱进行仿真实验,实现了对圆形曲线的跟踪控制,实验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0.
介绍了某自行高炮电视自动跟踪系统的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结构 ,分析了系统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 ,并针对这种原因提出了对系统进行改进的方法。实验证明 ,这些方法的采用对于提高电视自动跟踪系统的跟踪精度和跟踪平稳性具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