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2篇
  免费   418篇
  国内免费   15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49篇
  2013年   150篇
  2012年   200篇
  2011年   186篇
  2010年   180篇
  2009年   152篇
  2008年   251篇
  2007年   388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83篇
  2004年   158篇
  2003年   171篇
  2002年   155篇
  2001年   301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针对测定液体粘滞系数实验中所存在的问题,对小球下落时间的测量方法提出了改进,以提高实验精度,减小实验误差。  相似文献   
152.
在英语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当学生积极地、主动地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的时候,成绩就好些;当学生消极地、被动地采用错误的学习方法学习的时候,成绩就会差些。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缩小这种差距,势必会出现两极分化,产生学习上的后进生。两极分化的成因是什么呢?如何才能更好的避免两极分化,消除后进生呢?这些已经成为英语教学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和现状。一、两极分化产生的原因1·学生学习方法不当,自身素质差异是两极分化的主要原因从学生的心里发展角度来讲,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还未得到充分的发展,他们的感知、记忆、言语、理解力、…  相似文献   
153.
新课标实施以来,很多教师都在进行改革课堂教学方法的试验。改革试验的着眼点在于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精神。随之而来的是教师讲得少了,学生的活动多了,教与学、讲与练的双边活动经常处于错综交织的状态。这就给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教师必须有较高的课堂应变能力,确切地说就是课堂反馈能力。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具备什么样的修养,从哪些方面努力,才能有较强的课堂反馈能力呢?一、知识面广,适应性强一个教师课堂适应性的强弱,反映了他的反馈能力的强弱。适应性强的基础是教师的知识面宽,知识面包括…  相似文献   
154.
在化学教学中,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经验去获得新知识、新经验、新思路、新方法和独特见解等的能力称为创新能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实验教学中要切实转变观念,把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的,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成长为创新型的人才。因此,作为新世纪的化学教师应该克服一切困难,做好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做好学生实验,鼓励并指导学生做一些课外小实验,合理布置研究性课题。作为一名教师还要勇于创新,根据教学需要和学校具体情况,大胆尝试化学实验改革,为化学教学。一、有计划的补充…  相似文献   
155.
武器系统的可靠性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器系统的可靠性是武器装备研究的重要内容,而评估可靠性的方法又是可靠性研究的关键,本文尝试对武器系统可靠性的评估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6.
本文从编写测量、试验方法类标准的基本要求、应包括的内容、各部分技术内容的编写和正文内容之外其他要素的编写等方面介绍了“测量、试验方法类标准的编写”。  相似文献   
157.
分析了RSA和DES的算法优点和安全弱点,设计了一个新的密码算法方案。该方案以类FEISTEL结构为基础增强了左右两半部分结构的安全设计,利用了RSA进行密钥分配,并以序列密码算法的生成原理改变了固定密钥的缺点。该新方案具有一次一密的特点,给破译者获得大量的明密文对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可较好地抵抗差分分析与线性分析,是一种安全性较强的加密方案。  相似文献   
158.
针对砂弹新型填料强度不确定、装填精度低的问题,基于对新填料的化学物理特性分析,提出砂弹装填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59.
研究了测量仪器校准过程的随机过程模型,分析了对测量仪器在测量过程中的误差来源,确定了系统误差是影响测量仪器校准的决定性因素,给出了系统误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利用随机过程的方法来分析系统误差的变化过程,建立了系统误差的随机过程模型--误差累加模型和维纳过程模型.最后利用电压源的测量数据对所建立的维纳过程模型进行了验证,实验证明,利用随机过程的方法分析确定测量仪器的校准时间间隔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0.
结合某工程采用6 000 kN·m高能量强夯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和人为采金遗留的不良地质体的工程实践,分析研究了高能量强夯的加固机理、施工工艺、有效加固深度、影响深度的计算方法及有关参数,探讨了该技术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和不良地质体的优点与适用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