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俯冲击顶弹道落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俯冲击顶弹道时,为保证对目标的毁伤效果,要求导弹命中目标时具有较大的落角。为增大落角,分别研究了射程和弹道高度、转比点、比例导引系数以及可用法向过载等因素对落角的影响,并进一步提出了提高落角的措施。仿真和引证表明,通过采取调高发射角、加入推力矢量控制以及改进末制导律等措施可有效提高导弹落角。  相似文献   
52.
模板和支撑系统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保证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位置标高符合图纸要求,并能够承受施工过程中各种荷载的作用。梁下顶端主要承受竖向载的作用,梁自重载通过底板或楞木传给顶撑,它的计算机按两端铰接的轴心受拉构件进行设计和验算,设计和验算的关键是怎样确定其计算长度L,并全面考虑各种荷载的作用。一、梁下木顶撑的计算1、当顶撑中点有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的水平拉条准时,这时顶撑的计算长度Lo取整根顶撑长度L的1/2。即LO=(1/2)L。也就是说这时的长度系数μ=1/2。2、当顶撑中点没…  相似文献   
53.
LaB6阴极与其他类型阴极相比具有电子发射电流密度大等优点,已广泛用于电推进、高发射密度电子枪等产品。为了研究LaB6空心阴极中毒特性,识别LaB6空心阴极主要失效模式,分别对LaB6空心阴极暴露大气后性能变化特征和引起性能变化的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aB6空心阴极在暴露大气后表面吸附大量中毒气体,出现了发射体表面逸出功增加,发射体出现短期中毒现象。此时空心阴极的放电电压和阴极顶温度均有所上升,经过短期工作后放电电压和阴极顶温度均恢复初始状态。但LaB6空心阴极严重中毒后,并且不能通过加热和离子轰击方式去除表面生成的氧化物。因此,可以在实验过程中通过监测空心阴极的阴极顶温度和阳极电压变化间接表征空心阴极发射体状态。  相似文献   
54.
55.
基于正交试验的大型降落伞开伞冲击载荷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大型伞开伞过程冲击载荷的影响因素灵敏度进行研究.采用充气时间法对降落伞的充气过程进行建模,并运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设计了数值试验来分析初始条件、回收物参数、减速伞参数、主伞参数和环境条件等21个影响因素对主伞和减速伞的2次开伞力峰值、主伞开伞时刻动压等5个指标的影响及灵敏度.通过对比4组不同初始条件的数值试验结果,提出了影响减速伞和主伞开伞冲击载荷的主要因素,并具体分析了各个因素的影响方式.  相似文献   
56.
根据我国有顶步行商业街建筑或建筑群的建设和使用现状,研究有顶步行商业街的实际火灾危险性,针对防火设计方面存在的难点,对平面布置、顶棚构件、防火分隔、消防设施等设计要求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防火设计措施。  相似文献   
57.
58.
LaB_6阴极与其他类型阴极相比具有电子发射电流密度大等优点,已广泛用于电推进、高发射密度电子枪等产品。为了研究LaB_6空心阴极中毒特性、识别LaB_6空心阴极主要失效模式,分别对LaB_6空心阴极暴露大气后性能变化特征和引起性能变化的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aB_6空心阴极在暴露大气后表面吸附大量中毒气体,出现了发射体表面逸出功增加、发射体短期中毒现象。此时空心阴极的放电电压和阴极顶温度均有所上升,经过短期工作后放电电压和阴极顶温度均恢复初始状态。但LaB_6空心阴极严重中毒后,并不能通过加热和离子轰击方式去除表面生成的氧化物。因此,可以在实验过程中通过监测空心阴极的阴极顶温度和阳极电压变化间接表征空心阴极发射体状态。  相似文献   
59.
对于无向赋权图,利用换顶过程中矩阵翻转与数据块调换时上三角部分数据的变化规律,对权值矩阵的数据进行处理,以完成无向完全图中H圈(H路类似)的修正过程。事实上,多边修正的原理最终是通过变换顶点达到的,而其主要用到的换顶规则是矩阵数据的块调换与翻转,该思想还可以推广到有向图的情形。最后利用换顶原理对多边修正算法进行了复杂性分析,讨论修正边数对复杂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