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针对目前装备维修过程中存在的复杂度高、上手慢和安全性低等问题,构建了一个诱导维修原型系统,并围绕增强现实关键技术阐述了诱导维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采用了模块化设计方法,通过分析诱导维修系统设计需求,对系统所需要的各个功能模块进行了设计,并且使得系统的维修任务能够根据维修对象的改变在框架不变的前提下得到修改或升级;利用该原型系统对发动机活塞环和离合器片更换两项维修任务进行了诱导,验证了系统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2.
针对制导装置光学系统小型化和提高光斑像质的问题,基于初级像差理论,同时结合仿真与像质评价软件,提出了通过设计双胶合透镜组来校正光学像差的方法。该方法在光学系统初始设计阶段引入初级像差理论,设计双胶合透镜来校正光学系统的固有像差,使用像质评价软件对整个光学系统生成的光斑质量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双胶合光学系统的生成的光斑在满足巡飞武器用激光半主动制导装置的指标要求的同时,能以较小的设计空间(入瞳直径D=30 mm,透镜组物方面到光敏面的距离为21.5 mm,从入瞳光阑到光敏面的距离是45.5 mm)有效减少单透镜带来的光学像差。  相似文献   
103.
针对目前智能前照灯系统控制中,安全因素与舒适因素不能同时兼顾的问题,提出构建安全方程的思想。基于车祸累计损伤与车速的关系建立安全方程,在建模过程中引入安全方程科学划分安全性与舒适度的分配关系,实现双因素下更具智能化的前照灯转角控制。在理论设计的基础上以STM32为核心搭建了智能前照灯控制系统,模拟实际车辆行驶过程,实现基于安全方程的车辆前照灯转角控制,实验结果表明理论转角与实际转角的误差在允许范围内,控制系统的设计对车灯智能化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4.
一种基于模型的系统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面向功能需求,基于模型的"V"型系统设计方法,通过图形化行为建模技术对系统功能进行分解,运用多种仿真和验证技术,在设计过程中实现对系统功能、行为以及与需求规范的一致性和完整性进行实时验证,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从而避免在产品的物理原型阶段或测试阶段才发现系统设计的错误.  相似文献   
105.
电磁环境模拟系统开发的主要目的是在训练场区建立一个近似于实战的复杂电磁环境,以满足导弹武器系统在近似实战中进行综合作战效能与适应性检验.首先分析了训练场区电磁环境的特殊性,重点对基于PXI总线的电磁环境模拟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6.
2008年1月2日,已实施6年的美陆军 XM1111中程弹药(MRM)项目由技术研发阶段转入为期63个月的系统设计与研制阶段。雷声-通用动力公司团队击败 ATK 公司,赢得该阶段合同,价值2.32亿美元。MRM 是为美陆  相似文献   
107.
108.
基于DSP的主动式波浪补偿起重机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设计了一种基于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的主动式波浪补偿起重机的控制系统,分析了系统的工作原理与功能要求,研究了DSP控制核心及其外围接口,完成了前向通道设计ZRS-422串行通信人机接口设计、后向通道设计以及整个DSP控制系统软件设计,并采用Matlab进行了系统仿真.将该控制系统成功应用于主动式波浪补偿系统缩比样机,实验表明样机的主动补偿性能良好,工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09.
本文根据现代战争的需要 ,提出了战斗力动态评估这一概念和其具体的评估思路 ,并据此分析战斗力动态评估系统所要实现的目标 ,重点介绍了战斗力动态评估系统的设计构想和各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10.
基于计算机网络和现代通信技术,构建一种军械电子装备远程技术支持.首先讨论了系统的设计原则、功能需求及体系结构,而后针对军械电子装备保障的特点与实际需求,研究提出了软件结构、使用流程及数据库设计等实现策略,可为承制单位、军事代表、使用部队装备维修保障一体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