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为克服铝合金薄板焊接接头强度偏低、韧性不足的缺点,用ER5356焊丝对不同厚度的2A12铝合金板材进行了手工氩弧焊接,并采用超声冲击处理对焊接接头进行全覆盖强化处理。采用金相显微镜观察了处理和未处理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结构,对接头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分析了超声冲击处理改善2A12铝合金焊接接头力学性能的机理。结果表明:铝合金焊接接头经超声冲击强化处理后,6 mm和4 mm厚板材对接接头的抗拉强度分别提高了17.4%和23.7%,延伸率分别提高了28%和44%,焊缝表层组织得到明显细化。分析认为:晶粒大幅细化、组织致密化和缺陷减少,是超声冲击处理改善铝合金焊接接头抗拉伸性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2.
准确判断敌人空袭火力体系的构成和攻击强度是防空作战争取主动的前提和基础.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如何判断敌空袭被掩护目标使用的兵器种类进行了分析,然后从空袭可用兵力、日出动强度和日出动量三个方面对空袭火力体系的攻击强度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3.
采用低分子量固态聚碳硅烷和乙酰丙酮铝为原料,利用Si-H与乙酰丙酮铝之间的交联反应合成适于熔融纺丝的聚铝碳硅烷。研究了反应条件对产物数均分子量、软化点和组成结构的影响及交联反应程度与可纺性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和反应时间的延长,反应程度提高,残余乙酰丙酮基减少,Si-O-Al交联支化结构增多,分子量和软化点增大,可纺性随之下降。当乙酰丙酮铝投料比为8%时,在370℃下反应4~6 h,可得到软化点为206~221℃,Al wt%=0.68%,具有良好可纺性的聚铝碳硅烷。  相似文献   
114.
研究了活性炭纤维吸附水溶液中碘和有机溶剂蒸气。随着碘浓度的增大和温度的升高,活性炭纤维的吸附量降低。与颗粒状活性炭相比,活性炭纤维吸附碘的速度很快,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达到吸附平衡。这种活性炭纤维经20次吸附与解吸实验,吸附性能没有明显降低。对多种有机溶剂蒸气也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其热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15.
从聚硅烷(PS)与钛酸丁酯。(Ti(OBu)_4)出发,不采用任何反应促进剂直接合成了含钛碳化硅纤维的先驱体聚钛碳硅烷(PTC)。在这一反应中,PS 首先裂解成含Si—C 骨架与Si—H 键的低分子聚硅烷(LPS)。然后,由LPS 中的Si—H 键与Ti(OBu)_4的反应以及LPS 的Si—Si 骨架裂解转化为Si—C 骨架的反应制得了PTC.本文对这种新合成法所涉及的反应过程进行了研究,并比较了新旧两法得到的PTC—1与PTC—Ⅱ的结构异同,报告了以新法制得的PTC—Ⅱ为先驱体得到的含钛碳化硅纤维的优良性能。  相似文献   
116.
曳光弹丸发射过程中,在高过载和高膛压作用下曳光管壳可能发生大的塑性变形甚至断裂,影响曳光药剂正常燃烧,因此设计了用来固定和保护曳光管的管套。压螺与弹体螺纹连接和曳光管壳在高过载作用下的强度校核结果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利用ABAQUS软件仿真分析曳光管壳和管套在360 MPa膛压作用下的应力应变,结果显示:曳光管与方案1管套配合时的最大应力为1 026 MPa,最大应变为0.8;与方案2管套配合时的最大应力为844.7 MPa,最大应变为0.05。经分析可知,采用方案1管套时,曳光管壳的局部变形量可使曳光药剂断层、松散;而采用方案2管套时,曳光药剂强度不会发生破坏性变化。通过曳光性能射击试验验证了ABAQUS软件仿真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17.
针对先驱体转化法制备SiC纤维工艺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探讨了初始原料PDMS中杂质氧的来源;用丙酮对PCS进行沉淀分级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PCS进行后处理;研究了PCS纤维不熔化工艺中升温制度对不熔化结果的影响;探讨了快速烧成方式的可行性。结果表明,PDMS中氧含量偏高主要是由于合成PDMS过程中发生了引入氧的副反应。随着沉淀分级的次数增加,PCS级分的纯度提高,可纺性明显改善。不熔化处理的升温速度不宜过快,否则会引起急剧放热和过度反应。快速烧成法可以实现SiC纤维的加张和连续化生产。  相似文献   
118.
本文介绍一个美国研究小组正在研究如何使用高科技装备的较小规模的部队去执行现在由较和有可能完成的任务其中的一个设想是利用机器人。对此,已进行了试验。文中还介绍美国陆军、空军和国防部对发展高科技的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119.
本文依据非线性回归模型的理论方法,对文[1]提供的四组医学数据进行重新计算,给出正确结果,指出文[1]中错误,并讨论了S形回归模型的重新参数化问题.  相似文献   
120.
双苯基氧化膦阻燃PET纤维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磷系成纤阻燃聚酯现状的基础上,从共聚阻燃单体自身的特性、共聚酯的性能和共聚阻燃聚酯的工业化等方面讨论了双(对羧苯基)苯基氧化膦(BCPPO)用作成纤共聚阻燃单体的可行性,指出研究和开发这种阻燃共聚酯纤维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