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21.
基于纠缠交换的量子安全通信协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纠缠交换和Einstein-Podolsky-Rosen纠缠对,提出一种量子安全直接通信协议和一种多方量子秘密共享协议。量子安全直接通信协议利用光子分组传输方法,与现有协议不同的是通信方可以直接将秘密消息编码为四个Bell态之一,从而不需要在保证量子信道的安全之后再对秘密消息编码。在多方量子秘密共享协议中,通信方以一定的概率选择检测模式和编码模式。协议的实现只需要Einstein-Podolsky-Rosen对而不需要制备多粒子纠缠态。与已有的协议相比较,该协议不需要局域幺正操作,协议的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两个协议的安全性均等同于BBM92协议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2.
对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应用于纯方位系统目标运动分析进行了综合评述,介绍了经典的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及几种常规算法:高斯—牛顿迭代法,麦夸脱迭代法,自适应非线性最小二乘法,给出了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对纯方位目标运动分析的四个数学模型:高度非线性模型,减弱非线性模型,再减弱非线性模型,再进一步减弱非线性模型。  相似文献   
123.
纯方位系统定位与跟踪解的唯一性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纯方位系统定位与跟踪解的存在唯一性问题进行了讨论 ,对“观测器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则纯方位系统定位与跟踪不可求解”定理分别就确定性参数计算和最小二乘意义给出了证明 ,引申出了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124.
f 壳层耦合态的完全分类与准旋标量算符本征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二次量子化方法,对l壳层引进准旋、自旋、轨道为(1/2,1/2,l)阶不可约张量的产生-湮灭算符b_(qsm)~(1/2 1/2 t),由4个这种算符按下式耦合成准旋、自旋、轨道标量算符, (?)Y (K_1,k_2,k_3) 与准旋、自旋、轨道算符对易,可用于对耦合态进一步分类。利用Y(k_1,k_2,k_3)与准旋、自旋、轨道算符的适当结合,本文给出了对f壳层完全分类的算符(组),给出了与G.Racah对f壳层分类一致的算符组。  相似文献   
125.
纯方位目标跟踪是一个典型的非线性问题,伪线性跟踪估计器是理论和工程上解决该问题的一类重要方法。针对纯方位观测模型伪线性化后,系统存在弱可观测性问题,提出了一种时变最优条件数的目标要素解算新方法,理论上给出了一个改善系统可观测性的最优乘数因子。在系统条件数和参数估计的收敛概率两个方面,数值仿真和实验数据验证都表明新方法要优于经典纯方位伪线性化方法。  相似文献   
126.
随着量子理论基础的奠定以及量子技术的发展,人们尝试利用量子力学规律来进一步提升雷达探测能力,量子雷达技术应运而生。首先,给出量子雷达的定义,并将量子雷达技术按照量子技术在雷达中的实现方式分为量子纠缠雷达、量子增强雷达和量子衍生雷达。其次,阐述量子雷达独有的特点并将其与经典雷达进行对比。再次,针对量子雷达不同技术分支重点综述其主流技术以及实用化进程。最后,总结量子雷达相比经典雷达在探测、成像等方面的优势,并指出量子雷达技术在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理论技术难题,同时对量子雷达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7.
纯方位目标定位问题是从一系列噪声方位量测中估计一固定目标的位置,尽管在理论上,即使在没有观测者机动时,此过程亦是可观测的,但是通过适当利用观测者的运动以增加可观测程度可以使得估计性能(例如精度,稳定性和收敛速度)得到很大的提高。本文提出了纯方位固定目标定位的观测者的最优轨迹。这里所介绍的方法是基于使费歇尔信息矩阵(FIM)的行列式最大化,条件是:(例如,目标的防御系统)影响观测者轨迹,状态受限制。用直接最优控制的数值方法,包括最近介绍的微分包含的方法(DI)来求最优控制问题的解。运用熟悉的斯坦斯费尔德和最大似然(ML)估计器进行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运用观测者的最优轨迹所得到的目标位置的可估计性得到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8.
假定(X1,Y1),(X2,Y2),…,(Xn,Yn)是取自二维随机向量(X,Y)的独立同分布样本.记X(1)≤X(2)≤…≤X(n)是X1,X2,…,Xn产生的次序统计量,Y[1],Y[2],…,Y[n]是诱导的次序统计量.讨论广义L-统计量Tn=n-1 n∑i=1 J(i/n+1)Y[i]的极限分布,式中J(x)是由实际问题的需要而选取的权函数.在较弱的条件下,证明了Tn的渐近正态性,同时给出了Tn的期望和方差的渐近公式.  相似文献   
129.
单静止站纯方位系统的可观测性与目标参数估计算法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2  
分析了目标参数Vmx/Do,Vmy/Do 可观测的条件 ,给出了估计这对参数的一种递推算法 .  相似文献   
130.
喷注方式对双模态冲压发动机燃烧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模拟飞行马赫数Ma=4的直连式试验设备基础上,采用固定几何双模态冲压发动机燃烧室构型,使用液体煤油作为燃料,并用火炬式点火器点火,研究不同喷注方式下的火焰稳定性。试验研究表明:在加热器来流总温、总压较低的条件下,火焰稳定较难实现;煤油喷注方式对双模态冲压发动机燃烧室内燃烧稳定性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