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8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6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21.
末端防御系统的战场转移是在强调保持末端防御态势稳定的前提下,实施一定范围、一定距离、任务特定的机动作战.描述了末端防御系统的战场转移过程,探讨了战场转移实施时机的具体数量指标,得到了末端防御系统实施战场转移最佳时机的数量指标.  相似文献   
922.
针对原始BP算法计算量大的问题,根据地球同步轨道SAR合成孔径时间长,利于子孔径处理的特点,结合子孔径成像算法和去冗余BP算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快速BP算法,该算法在子孔径内就进行去冗余运算,相当于对一个合成孔径做了2次的子孔径划分,综合利用了两者运算速度使算法的速度进一步得到提高。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极大提高了运算速度,也能实现良好聚焦,使得该算法更好地在工程上实现。  相似文献   
923.
以各种装甲车辆为主要装备的装甲机械化部队是陆军地面作战的一支重要突击力量。由于具有猛烈的火力、快速的机动力和装甲防护力,装甲兵从它的诞生之日起,便一直是指挥官们手中的“拳头”力量。然而,现代战争中,随着  相似文献   
924.
王强 《国防科技》2002,(9):44-46
火力和机动是构成军队作战能力的两大要素。台军“精实案”后,为了增强其战略机动和快速反应能力,以适应“制空、制海、反登陆”及“资讯电子战”等反制性作战要求,使出了浑身解数,到处求购急需的武器装备,试图提高其机动作战能力。那么,台军当前的战略机动能力究竟如何呢?  相似文献   
925.
基于Lambert算法的脉冲精确变轨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Lambert问题的求解多以二体假设为基础,从而对精确轨道控制带来不利影响.提出了一种脉冲修正策略,建立了考虑摄动影响的航天器轨道动力学计算模型,在Iambert算法基础上,通过拟牛顿法对变轨脉冲进行修正,消除终端状态误差,从而获得精确的变轨脉冲.将该修正策略用于固定时间精确变轨问题,建立了两层规划模型,并通过算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26.
近年来,印度海军实力增长迅速,不仅已遥遥领先于南亚诸国,在世界上也是一支实力强劲的海上力量,具有较强的海上和空中机动作战能力。然而,出于维护南亚海上军事强国、成为世界级军事强国的战略野心,印度近来持续加大投入,从各个方面加强海军建设,以不断提高其海上作战实力。  相似文献   
927.
基于约束条件的海上机动目标位置长期预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上目标运动模型已经有很多,但是对海上机动目标位置的长期预测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灰色系统理论是解决时间序列问题的有效工具,将其与海上机动目标的运动特点相结合,可以较准确地预测海上机动目标在未来较长时期内的位置分布,为引导卫星搜索海上机动目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28.
应用控制理论对舰炮武器系统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新的方案,使舰炮武器系统能缩短暂态响应时间和提高对机动目标的射击精度,使系统能有效地打击机动目标。  相似文献   
929.
机动管线河流水面铺设牵引力分析与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机动管线在穿越河流时常采用水面浮运的方式铺设到对岸,铺设过程中,准确计算管线所受拉力是可靠地设计穿越装备、管线安全施工及运行的关键。建立了水面浮运的数学模型,得出了受力面积的选取方法,利用积分法导出了管线两端拉力的计算公式,指出了影响拉力的因素。采用3种流速方式分别计算出管线两端的拉力并进行了比较,采用符合实际情况的水面流速函数计算出的结果比较合适,对铺设设备的选取提供了理论支撑,对管线铺设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