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61.
规约与扫描是并行计算中的核心原语,其并行加速至关重要。然而,冯·诺依曼体系结构下无法避免的数据移动使其面临“存储墙”等性能与功耗瓶颈。近来,基于ReRAM等非易失存储器的存算一体架构支持的原位计算可一步实现矩阵-向量乘,已在机器学习与图计算等应用中展现了巨大的潜力。提出面向忆阻器存算一体架构的规约与扫描的并行加速方法,重点阐述基于矩阵-向量乘运算的计算流程和在忆阻器架构上的映射方法,实现软硬件协同设计,降低功耗并提高性能。相比于GPU,所提规约与扫描原语可实现高达两个数量级的加速,平均加速比也可达到两个数量级。分段规约与扫描最大可达到五个(平均四个)数量级的加速,并将功耗降低79%。  相似文献   
162.
分析了目前云计算服务中存在的应用风险和安全隐患,并将其抽象为两方面的问题,即安全边界问题和用户服务资源映射问题。为了解决这两个方面的问题,根据云计算系统的实际需求,给出云计算服务的一种普适性的定义;在此定义基础上,提出了云计算服务的安全框架,并设计了云计算服务各层协议集合。在这个框架和协议集合下,分析了保证云计算服务正常执行所需的四方面要素,以及将诸要素较好地整合在一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3.
北斗系统静止轨道卫星信号盲区解算方法复杂,串行计算耗费时间长,须在并行环境下利用更多的计算资源进行北斗盲区的快速解算。在分析北斗盲区解算原理与算法并行特征基础上,提出动态盲区影响域的并行解算方法。以栅格单元为并行粒度进行任务划分,实现了北斗盲区的高效并行解算。运用全国范围59景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利用8进程进行盲区并行解算,耗费时间约为5小时。实验测试结果表明:算法的并行效率随着进程数的增加有所衰减,但稳定在96%以上。其程序中间件已集成应用于高性能地理信息平台,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4.
Decades ago, simulation was famously characterized as a “method of last resort,” to which analysts should turn only “when all else fails.” In those intervening decades, the technologies supporting simulation—computing hardware, simulation‐modeling paradigms, simulation software, design‐and‐analysis methods—have all advanced dramatically. We offer an updated view that simulation is now a very appealing option for modeling and analysis. When applied properly, simulation can provide fully as much insight, with as much precision as desired, as can exact analytical methods that are based on more restrictive assumptions. The fundamental advantage of simulation is that it can tolerate far less restrictive modeling assumptions, leading to an underlying model that is more reflective of reality and thus more valid, leading to better decisions. Published 2015 Wiley Periodical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62: 293–303, 2015  相似文献   
165.
针对网络化无人机集群任务自主协同问题以及市场竞拍法的优缺点,提出“计算换通信”思想及其相应的分布式任务调度方法。通过对显式和隐式冲突任务的分析,建立任务相关智能体集合。提出基于任务抑制的局部优化方法,用于提前消解部分任务冲突,以减少算法迭代次数。设计基于历史竞标信息的智能体位置推断法,为局部优化提供必要的信息输入。基于组网仿真平台与集群救援场景开展蒙特卡罗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市场竞拍法中具有代表性的基于共识的捆绑算法和性能影响算法,所提方法能够获得更少的迭代次数、更短的收敛时间以及更优的调度性能。  相似文献   
166.
为了提高海量数据挖掘效率,研究了一种基于网格环境下的分布式聚类(Prejudge-Based Distributed Clus-tering,PBDC)算法,并引入距离、模和内积的概念,在聚类之前进行预判断,减少了不必要的计算开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分布式并行化聚类(Distributed Parallel Clustering,DPC)算法,将其嵌入到Weka4ws中,以开源数据挖掘类库Weka为底层支持环境,构建网格环境下的分布式数据挖掘体系,同时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于网格环境下海量数据的分布式聚类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7.
研究了临近空间分布式传感器网联合发现目标概率,探讨了区域警戒传感器网中部署传感器数目与该网总发现概率等的关系,提出了3种特殊的分布式网络传感器区域的布防模式,并建立了定量评价传感器网性能指标的数学模型。模型的建立为定量评估传感器组网系统效能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分布式传感器网络系统的部署优化、传感器的选配等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8.
通过把分布式防空C3I系统分为三级:系统级、子系统级和工作站级,建立了系统的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把分布式防空C3I系统分为指挥所子系统、防空火力单元子系统、情报子系统和通信网络子系统,并分别建立了这些子系统的子系统类。并利用建立的公共类:信息类,实现了各个子系统间的信息交互。采用该种类结构设计,体现了分布式防空C3I系统的系统结构和信息交互关系,突出了信息在系统内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9.
为了在开放、动态的环境中建立上下文感知系统,首先需要定义一个适合于知识共享的上下文描述,即上下文建模.提出了一种基于本体的通用上下文模型,由顶层上下文本体和6种特定本体构成.结合2008年汶川地震救援应用本体,描述了应用本体与通用上下文模型之间的关系.最后结合Web服务技术,提出了上下文感知的Web服务发现方法,对上下文感知计算的应用作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70.
针对某型指控(Commandand Control,C2)系统在实际训练中所遇到的问题,结合在试验与训练使能体系结构(the Test and Training Enabling Architecture,TENA)方面的研究,提出了在军网环境下基于TENA体系结构实现指控系统互联的研究思路,分析了TENA体系结构的通信机制,对基于TENA中间件的分布交互控制系统及资源网关进行了研究,并开发了相应的分布交互控制软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