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2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31.
从武警部队武器装备快速形成战斗力的客观需求出发,分析了影响新型装备战斗力生成的关键因素,建立了装备战斗力生成评估指标体系。从装备的质量标准、装备的数量标准、人员与装备的有效结合、装备的综合保障能力、装备的能动性等5个方面进行评估,运用层次分析法以及灰色理论,对装备形成战斗力进行综合评估。并以部队现役某型装甲防暴车为例,通过求解其评估值,证明该方法的可行性,为部队实践和装备战斗力评估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32.
多决策目标排序的层次分析与灰色关联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争中对打击目标排序是下定作战决心的前提,是战场信息处理的重要内容.随着军事科技的发展和战术运用要求的提高,决定目标排序的因素不断增多,作战环境更加复杂,单一指标已不能满足需求.采用层次分析和灰色关联相结合的方法对多决策目标进行分析,为具有多决策因子目标提供了一种排序方法.灰色数据的白化和精确数据的直接使用提高了数据的效率,使得不同特点的目标具有可比性.实例表明,该方法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233.
针对现有空袭目标威胁评估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区间数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威胁评估技术,讨论了目标机动对威胁度的影响,克服了无量纲化处理对指标作用大小的影响,给出了决策矩阵的建立方法和目标威胁度排序方法。最后给出了一个应用实例,排序结果与专家评估结果完全一致,证明了该技术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234.
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针对目前指标体系构建存在的问题,以科研工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为例,给出了一种构建指标体系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德尔菲法,提出影响综合评价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引入贴近度和模糊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分层和分类处理,利用效度判断法和稳定性系数判断法对得到的初步指标体系进行优化,最终得到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35.
为解决在鱼雷装载可靠度试验数据较少的情况下进行装载可靠性分析困难的问题,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及 GM(1,2)建模的思想,研究了鱼雷装载可靠度和工作可靠度之间的灰色关系,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两者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计算实例表明,该方法简单实用,可在鱼雷装载可靠度数据样本量较少的情况下对鱼雷装戢可靠度进行有效预测,为鱼雷装载可靠度的评定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36.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分析法对舰船生命力进行了综合评判,建立了在不同设计方案中的优选模型,并以舰艇动力系统的设计为例,运用GRA对其进行优化选型。结果分析表明,此方法简单易行,结果准确可靠,可为系统设计方案的选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37.
基于灰色层次分析法的侦察装备效能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侦察系统性能参数的不确定性,本文把灰色理论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运用灰色层次分析综合评估模型,对侦察系统的效能进行评估。用专家评估分析法确定侦察装备效能评价指标权重,用灰色评估理论建立侦察系统效能评估模型。以某常规侦察雷达为例,用建立的模型进行量化评估,充分利用决策者的判断信息,较为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验证了评估模型的可靠性。该模型可为部队作战提供装备的效能数据,为发展新型装备提供依据。其方法和成果可供其它武器系统效能评估时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238.
针对无线传感网络中高效路由协议的设计问题,基于传感器节点的剩余能量提出一种分时分簇的改进LEACH算法。算法通过分时分簇方式,有效克服了传统LEACH算法中簇首数目不稳定的缺陷,且不会额外增加网络的能耗,使得簇首在整个网络中的分布以及网络的能量消耗更加均衡,有效延长了传感器网络的正常工作时间。仿真实验验证了改进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