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8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6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1.
如何快速地规划出满足约束条件的飞行航迹,是实现无人机自主飞行的关键。将改进的人工蜂群算法应用于求解无人机航迹规划问题,同时在人工蜂群算法的侦察阶段引入差分进化算法的思想。通过仿真实验并与标准人工蜂群算法比较,结果表明此算法能够有效加快收敛速度,提高最优航迹精度,是解决航迹规划和其他高维复杂函数优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2.
针对装备作战需求联合论证中任务分解与协同困难的问题,以构建融合业务活动与管理活动的集成论证活动为目标,提出了基于WBS的装备作战需求论证活动分解方法,分析了装备作战需求论证活动分解的原理、原则和活动表示方法,研究了业务活动与管理活动的WBS分解过程,研究了业务活动与管理活动的集成方法和协同分析方法,初步构建了基于WBS的装备作战需求联合论证任务流程模型,为进一步优化和调整装备作战需求论证流程、提高论证工作效率和成果质量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3.
管理现代化是一所大学成功办学的基本标志。军队院校文化管理理论的提出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军队院校实施文化管理的核心内容及基本策略就是建设好、使用好自己的特色文化,为此,管理者应注意处理好有为管理与无为管理、柔性管理与刚性管理、部门主管与分工合作、硬件投入与软件提升四个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44.
当前,边境安全形势复杂、训练理念陈旧、部队勤训矛盾突出、训练内容与安排不合理、训练保障能力有限等主客观因素,制约着公安现役部队非战争军事行动训练的开展,对公安现役部队形成非战争军事行动战斗力构成了挑战。树立科学的非战争军事行动训练指导思想与理念,创新训练方法和手段,优化训练内容,加强教员队伍建设和训练基地建设,是改进非战争军事行动训练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45.
阐述“慕课”的内涵价值与优势特征,分析新时期边防部队职业教育的需求,提出边防部队职业教育应积极引入“慕课”教学理念,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规划职业教育,加强制度建设,正确把握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6.
军事院校强化训练期间学员承受着大强度的训练任务,从生理机能角度来说,伤病难以避免,严重的损伤会造成训练的滞后,对学员的身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研究这一阶段训练损伤发生的机理、特点以及预防措施,成为近年来军事院校军事训练探索的一个重点.通过归纳分析强化训练阶段学员常见损伤的原因、类型,提出了有效的预防措施,以期达到减少学员训练损伤的目的。  相似文献   
47.
在梳理真人图书馆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真人图书馆的主要特征及军校图书馆尝试真人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意义和优势条件,探讨了军校图书馆如何利用真人图书馆创新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48.
习主席关于“能打仗、打胜仗”是强军之要的重要思想,是对党的建军治军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有着很强的指向性,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贯彻落实好“能打仗、打胜仗”重要思想,必须按照打仗的标准搞建设抓准备,确保武警部队始终能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相似文献   
49.
习主席提出的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明确了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聚焦点和着力点,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庄严宣示。本文研究了强军目标的缘起,归纳出强军目标的四个语言艺术特色,探析了其军事语用效果。  相似文献   
50.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complex legacy of David Petraeus who was a key figure in the emergence of the US military shift towards counterinsurgency doctrine in the years after 2006. Although Petraeus has been perceived by critics as a publicity seeker, he can be credited with laying the foundations for a more serious commitment to COIN involving in particular in integrating conventional and Special Forces in arenas like village stability operations. The article looks a Petraeus's role in both Iraq and Afghanistan: it concludes that, in the case of Afghanistan, it is too early to assess whether counterinsurgency has had a decisive impact of the outcome of the war against the Taliba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