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1.
基于动态球形空腔膨胀理论给出的阻力函数理论公式和开坑阶段的表面层裂机理,建立了能够综合考虑弹头形状、开坑区深度的斜侵彻深度预测模型,并进一步推导了能够适用不同弹头形状的弹体过载时程曲线计算公式。预测模型得到的侵彻深度和过载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研究结果可为弹体与混凝土靶的斜侵彻弹道分析和弹丸头部设计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92.
故障样本选取是测试性验证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测试性验证试验的效率和结果的正确性。在板级电路的故障样本选取过程中,运用传染病思想中的元胞自动机模型分析了电路故障的传播行为,提出了一种基于元胞自动机的故障样本选取方法,实现了故障样本的等效选取。以某型装备关键部件为例,建立了故障传播模型,计算并改进了元胞自动机状态计算方法,通过注入易操作的故障样本,简化了故障注入的流程,提高了故障注入效率。  相似文献   
93.
数字式鉴相器的相位失真是导致产生寄生信号和额外相位噪声并使锁相环路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锁相环路是通讯设备、测试仪器和雷达中的一个关键部件,因此,减少鉴相器相位失真,对于系统设计是很重要的。利用差分电路,可以有效地减小鉴相器相位失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4.
研究计及定子绕组电阻时十二相同步电机对称稳态电抗的测定,导出了有关计算公式,并在实机上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95.
为提高电子装备模拟印制板电路故障诊断的速度,本文使用直流故障字典法原理,运用区域性故障定位方法,改进器件模型和电路描述程序,设计了模拟印制板电路故障自动诊断系统。  相似文献   
96.
张文明  吕锐  陈辉煌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1990,12(4):128-130 ,102
文中给出一种多功能微型计算机接口,可应用于微机控制、信号测试,电路自检、故障诊断及数字信号产生等技术领域,是一种功能较强的调试、控制和测试手段,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7.
本文研究运用MCS-51系列单片机对火箭炮发火系统实施控制,探讨提高发火可靠性、实现发火系统自动检测和提高检测精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98.
六相双丫移30°绕组同步电机的非平衡运行,可用对称分量法计算其电流、电压的基频分量。本文阐明了利用三相系统对称分量的分析计算方法,着重分析了各序阻抗。通过几个典型实例的分析可以看出,应用三相系统对称分量分析这种电机的非平衡短路是非常简便的。  相似文献   
99.
某火控系统CPU板故障诊断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一种基于高性能计算机、数字I/O卡和数据采集卡实现的某火控系统CPU板故障诊断系统,重点阐述了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同时结合系统的硬件结构,给出了系统的软件设计思路。该系统设计合理、运行可靠、适用性强,具有较高的故障定位精度和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0.
集成电路ESD注入损伤效应及注入电压与能量间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静电放电(ESD)模拟器对集成电路芯片进行电压注入损伤效应实验,通过存贮示波器记录的波形进行乘法和积分运算,得到对应注入电压下芯片上吸收的平均峰值功率和能量。对放电电压与平均峰值能量作散点图,采用曲线拟合的方法对离散点进行拟合,针对该曲线拟合的方法进行了分析,最终建立了ESD注入电压与平均峰值能量之间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