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文对微型热管在冷却电子组件中传热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从应用的角度提出了微型热管最大应用功率的概念,给出风速、风温、安装位置和工质充装量等因素对最大应用功率影响的实验结果。并与相同结构铜制散热片的性能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2.
对橡胶挠性接管的静、动态特性进行了研究 .给出了橡胶挠性接管耐压强度的理论计算公式 ,建立了粘弹性管壁管道动态特性数学模型 ,并对方程组进行了求解  相似文献   
43.
从外场的数据分析得知,某型飞机液压系统的故障主要是由飞机液压导管故障引起的。在众多引发液压导管的故障因子中,环境因子起着非直接但又不可忽略的影响。通过半参数分析法,对两种环境下飞机液压导管故障率进行比对,获得不同环境下飞机液压导管故障率的定量比较,为改善日常飞机液压系统维护提供有效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44.
研究了野战输油管线泵机组性能现场快速测试的问题,提出了可行科学的设计方案,完成了测试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和样机的研制.样机试验结果表明,研制的泵机组性能现场快速测试系统性能稳定,为野战输油管线泵机组性能的现场测试提供了简便可靠的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45.
由于小口径埋地管道的工作空间狭窄,多通道电磁检测技术在其研究应用面临大量的困难与问题。分析了埋地管道的检测特点和电磁检测原理与装置,对小口径埋地管道的电磁检测方法、检测性能、检测机器人的驱动方式、机器人的越障及控制等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该技术有关环节的研究思路、特点和要求,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6.
对单节点并联供水系统直接用伯努利方程、管道阻力特性和节点连续性方程建立了求解工况参数的一个新的数学模型,讨论了其解,列举了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47.
SHS离心机是自蔓延高温合成陶瓷内衬复合钢管的关键技术之一。介绍了JS-1型SHS离心机的组成与结构特点,简述了在设计制造中的几个主要问题。实践证明,该机可成功地制备内径为50~200mm、长度在100~2000mm之间的中小型陶瓷内衬复合钢管。  相似文献   
48.
为研究埋入式抗滑桩在滑坡治理中的适用性,总结前人经验并经大量现场调查研究,提出埋入式抗滑桩支护的3种失效模式,即桩后滑体整体失稳、桩顶滑体越顶失稳和桩前滑体滑移失稳;并从失效模式入手,简化埋入式抗滑桩支护边坡稳定性分析模型。结合定点剪出的破坏假定,用传递系数法分别验算桩周3部分土体即桩后土体、桩顶土体和桩前土体的稳定性。最后在埋入式抗滑桩支护边坡稳定性分析模型的基础上,围绕滑体几何形态、滑面倾角、滑带及滑体力学性质等关键因素,对埋入式抗滑桩的适用条件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埋入式抗滑桩置于平缓段有利于其阻隔作用的发挥,保证桩前滑体的稳定性;置于滑体强度大于滑带强度的滑坡,有利于利用滑体较高的土工参数;置于坡面平缓的滑坡,有利于桩顶滑体的稳定。  相似文献   
49.
针对现有滑坡推力分布假设为三角形、矩形或梯形等不合理现状,提出基于定点剪出假设确定滑坡推力分布的方法。在不平衡推力法的基础上,分析桩身若干点以上潜在滑体稳定性对滑坡推力的影响,然后在相邻段滑坡推力分布为线性的条件下,计算全桩若干点处滑坡推力的分布值。结果表明,定点剪出潜在滑体的稳定性对滑坡推力分布影响较大,若该稳定系数大于工程安全要求时,则无滑坡推力产生,若该稳定系数小于工程安全要求且相邻段稳定系数相差较大时,滑坡推力分布将会产生突变。最后通过一个边坡支护桩滑坡推力分布的工程实例,对该理论分析的合理性进行了说明。且在抗滑桩结构设计中,可根据桩身若干点滑坡推力分布值,采用变截面配筋,以节省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50.
依据实验测得的干、水湿和阻化烟煤氧化反应的动力学参数 ,引入了氧传质模型和水蒸气平衡模型 ,利用计算机编程对干、水湿和阻化烟煤堆内的一维非稳态自热过程的模型分别进行差分计算 ,求得相应煤堆内的非稳态温度场。结果表明 ,采用简化的一维自热过程的非稳态数学模型计算 ,可以剖析氧传递、水蒸气平衡和阻化处理对煤堆自热的影响 ,可以评价实际煤堆的自热危险性和判断烟煤堆的阻化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