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80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液体火箭发动机基于模型的故障检测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泵压式供应系统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故障监控问题,建立了用于发动机故障检测的非线性动态数学模型,设计并实现了发动机系统的广义卡尔曼滤波器。利用新息序列的统计特性,进行了发动机故障新息检测算法的仿真研究,讨论了降低滤波器计算费用的方法以及置信度、自由度对检测算法性能的影响。本文的工作为进一步研究发动机故障在线实时检测算法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62.
超精密加工在线检测与误差补偿的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超精密加工技术是高新技术、现代机械、电子产业以及国防工业的重要支柱,已成为技术发达国家重要的竞争目标。我系自1982年以来开展超精密加工技术的研究已有十多个年头了,取得了重要进展和重大突破。本文就所进行的研究工作,综合介绍了超精密加工中的若干理论与方法,包括形状误差在线检测的误差分离、误差补偿控制、微进给机构的非线性建模、微位移检测等内容,最后介绍了我系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相似文献   
63.
提高步进电机步距精度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就步进电机细分可以提高步距精度的问题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用传递函数的方法研究系统的动态响应,最后给出了不同细分数的步距角的均匀性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64.
均匀三次B样条曲线虽然具有保凸性,但曲线不通过任何控制顶点,我们在相邻两个控制点之间插入两个新的控制顶点后,所产生的新的均匀三次B样条曲线不但插值原来所有控制顶点,而且还保凸。本文描述的曲线可以作局部修改,给出了两个数值例子。  相似文献   
65.
本文涉及的是在赋双权的二部图中求关于第一个权最大的限制下、第二个权最小的完美匹配的网络模型,给出了这一模型的有效算法,并用此算法解决了企业的优化组合分工中的挖潜问题。  相似文献   
66.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斜距两次测量值之差和方位角信息的定位跟踪算法,详细分析了该技术的定位原理和可行性。在辐射源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下,如果能够不测俯仰角而只用方位角和距离差实现对目标的定位与跟踪,将不仅可以简化接收站的设备,而且还能够增强其独立性能,因此本文讨论的算法对于单站被动定位跟踪系统的实用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典型目标航迹的计算机仿真,对算法的性能做了评估.  相似文献   
67.
基于文[10]中的理论,我们用Turbo─prolog编程,在386微机上成功地实现了命题时态逻辑定理的证明器。该证明器在处理next幂次、归纳、归结、◇(x∧y)、until 等方面,均有独到之处。这些方面,克服了以往工作的不足。证明器界面友好、速度快、能力强。  相似文献   
68.
根据弹性薄板微分方程的一般解和边界条件的配点法来求四边搁支板的弯曲问题,并以对称荷载作用下的正方形板为例进行了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69.
卫星及其诱饵的表面瞬态温度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中给出了计算空间目标和诱饵表面温度场的方法,比较了目标和诱饵表面温度特性的差异,指出了这些差异对点目标自动识别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0.
The assignment of personnel to teams is a fundamental managerial function typically involving several objectives and a variety of idiosyncratic practical constraints. Despite the prevalence of this task in practice, the process is seldom approached as an optimization problem over the reported preferences of all agents. This is due in part to the underlying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that occurs when intra-team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s ar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and also due to game-theoretic considerations, when those taking part in the process are self-interested agents. Variants of this fundamental decision problem arise in a number of settings, including, for example, human resources and project management, military platooning, ride sharing, data clustering, and in assigning students to group projects. In this article, we study an analytical approach to “team formation” focused on the interplay between two of the most common objectives considered in the related literature: economic efficiency (i.e., the maximization of social welfare) and game-theoretic stability (e.g., finding a core solution when one exists). With a weighted objective across these two goals, the problem is modeled as a bi-level binary optimization problem, and transformed into a single-level, exponentially sized binary integer program. We then devise a branch-cut-and-price algorithm and demonstrate its efficacy through an extensive set of simulations, with favorable comparisons to other algorithms from the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