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81.
分析了弹载星敏感器在动态条件下的测角精度。明确了弹载星敏感器成像模型及其安装方式,并在系统设计所要求的动态条件下,定性定量分析了前向飞行和姿态变化所引入的像移量和测角误差。结果表明,前行飞行不会带来像移,姿态变化会带来像移。因而需要补偿姿态变化所引入的像移量,从而提高弹载星敏感器在动态条件下的测角精度。  相似文献   
382.
383.
高雷诺数时筒形桅杆在均匀流场中的风载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哈尔滨工程大学船模拖曳水池中,研究了雷诺数在3.19×104~1.15×106的范围内,表面倾斜且前后不对称的筒形桅杆攻角从0°~180°,以15°为间隔,在均匀流场中所受的风载。分析了桅杆所受的周向压力、轴向压力和St随雷诺数和攻角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倾斜壁面和攻角改变对压力分布和St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384.
3月下旬,在广东省湛江军分区第一季度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研讨会上,“如何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军分区全面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再次成为大家研讨的焦点。会上,军分区政委罗亚波感慨地说:“实践证明,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必须不断破除‘零发展’、‘假发展’、‘虚发展’和‘负发展’的偏向,切实将视角调整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采访中记者感到,这或许正是该军分区不断取得跨越式发展的活水源头。  相似文献   
385.
386.
干涉仪解模糊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解模糊技术一直为干涉仪相位差测角系统工程实现所关注,为了对其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先后讨论了基于长短基线、高低频率、单脉冲测角、测距、旋转基线和调频等6种方法的解模糊技术,从工程实现性、系统复杂程度等方面进行了比较了各自特点.给出的解模糊算法的6个步骤对讨论的解模糊技术具有通用性.  相似文献   
387.
本文研究了驱护舰编队海上作战保障中侦察雷达测向交叉定位系统中的交会角问题。主要从测向线交会角着手,运用矩阵理论和最小均方误差估计法确定目标的理想定位精度,得出了满足一定定位精度的几何稀释(GDOP)要求的交会角范围,并给出了GDOP与双舰侦察雷达方位角以及与交会角之间的关系曲线图,同时给出了整个探测区域内的GDOP分布图。该问题的研究对于编队作战中舰船电子侦察装备的使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现实军事意义。  相似文献   
388.
为了解决传统基于阵列协方差矩阵稀疏性到达角估计方法计算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基于直接二维稀疏重构思想的高效到达角估计方法。该方法利用阵列输出数据的协方差矩阵构造二维稀疏表示模型,对协方差矩阵进行特征值分解以实现噪声功率估计,从而降低噪声对到达角估计的影响。在求解稀疏表示模型时,直接对该二维稀疏重构问题进行求解,避免了矩阵矢量化操作。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运行效率大大提高,并且在低快拍数、低信噪比和稀疏阵元等条件下估计性能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389.
为了解决火箭助飞鱼雷入水姿态角度海上测量这一技术难点,该文避开传统方法,另辟思路,应用高速摄影技术对火箭助飞鱼雷入水过程在两个垂直方向上进行摄像,采用事后图像处理分析方法,对所提出的火箭助飞鱼雷的入水姿态角角海上测量方法加以探讨,并以算例分析了误差影响,从结果的解算过程可看出,这种新方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390.
高压压气机后面级的叶片吸力面三维角区内易堆积大量的低能流体。为了指导吸气槽设计,达到量化分析叶栅吸力面吸气槽位置与角区分离的关联性的目的,以一高负荷压气机叶栅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流体力学仿真软件讨论了全叶高吸气槽轴向位置变化对叶栅性能的影响,并以角区分离起始位置到叶栅前缘之间的距离(ZCS)作为量化标准。研究表明:在设计工况附近,总压损失随着吸气槽轴向位置从前向后移动表现出了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且叶片吸力面吸气槽在不同工况下存在最佳轴向位置。在0°迎角时,当吸气槽距离分离点间的轴向距离为0.33倍的ZCS时为最佳,可使总压损失系数降低10.9%。这种量化结果借助角区分离结构实现了吸气槽轴向位置设计的标准化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