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5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91.
近日,外媒热炒我东风-41战略导弹,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外媒炒作意图何在?目前,世界主要国家战略导弹性能如何?其发展趋势呈现哪些特点?  相似文献   
92.
通过分析悬浮式深弹发射后在空中的弹道特性,建立了深弹弹着点坐标的计算模型。采取蒙特卡洛方法,分别对舰艇六自由度状态下,单管和六联装火箭深弹的弹着点坐标进行了仿真计算,对弹着点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得出弹着点的联合密度函数。结果表明,在发射参数存在正态扰动时,弹着点散布区域均呈椭圆形分布,弹着点坐标均仍服从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93.
模糊划分应满足测量准则,这一点常被忽略。采用余弦平方函数作为隶属函数,解决了曲线型隶属函数在模糊化分后满足测量准则问题。T-S模糊模型后件由线性函数构成,以局部线性化方式实现全局非线性,通过分段性逼近辨识曲线,常用于系统辨识中,但其辨识参数多是其主要问题。比例规则后件的T-S模糊系统具有万能逼近特性,且构成参数少,用于非线性系统的辨识中,可以减少辨识参数,提高辨识速度。给出其在系统辨识中应用的方法,并通过仿真实例说明本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4.
根据二阶微扰理论,给出了一定条件下复合固体层中兰姆波的具有积累效应的二次谐波的解析表达式,以此为基础,文中着重探讨了粘接层非线性弹性常数的变化对具有积累效应的二次谐波振幅的影响,结果表明,粘接层非线性弹性常数较小的变化,可从复合固体层表面的二次谐波位移振幅中得到明显的反映,显示出可以利用复合固体层中二次谐波的强烈声非线性效应,以对非进行无损评价。  相似文献   
95.
关于分形插值函数的积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反例说明在 [1 ,2 ]中关于分形插值函数的积分公式是错误的 ,并建立了关于分形插值函数积分的正确公式。  相似文献   
96.
介绍了用多项式根的性质与导数极限定理求分段函数在分界点的导数的简单方法。从而拓广了用导数定义求分界点导数的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97.
教学中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数学符号、正确运用基本概念、正确运用函数图象以及探索解题思路等 ,可以提高成人《高等数学》的教学质量 ,也可以提高统考的及格率  相似文献   
98.
对《高等数学》中关于“函数”的定义提出了质疑 ,指出了与中学课本中的定义不相一致。提出的解决方法是 :使定义一致 ;单独讨论多值函数 ;规定反函数存在定理。  相似文献   
99.
针对IFS吸引子变形过程中间出现的分形特征退化的问题,提出基于局部吸引子的近似凸包及旋转匹配的特征对应方法.IFS吸引子的局部吸引子可由独立的IFS生成,IFS中每个压缩仿射映射存在不动点,构造所有不动点的凸包,即得到局部近似凸包;证明了局部近似凸包间的相似对应等价于局部吸引子间的相似对应,并提出了通过旋转匹配的特征对应方法实现局部近似凸包的配对,最后计算所有配对下相似度最高的一组局部近似凸包匹配,确定局部吸引子间的特征对应,即IFS特征对应.对两个IFS进行线性插值可实现保持分形特征的分形变形.  相似文献   
100.
设S(p,α)、C(p,α)及K(p,α)分别表示α阶的p 叶星像、凸像和近于凸函数族。本文对这些函数族的支撑点和S(p,α)的从属函数族的极值点和支撑点进行了研究,推广了Grassmann 和Perera 等人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