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2.
混合毒剂水样制备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黎明  蔡冠梁 《防化学报》1995,7(1):11-14,29
研究了混合毒剂水样制备的方法,用分步萃取法选用的6种目标化合物进行了试验,用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检测,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蔡冠梁 《防化学报》1995,7(3):75-77
介绍了HP5890-5971气相色谱-质谱仪离子源灯丝烧毁和扩散泵热继电器故障现象和判断,以及自行更换和修复损坏部件的经验和具体操作步骤。  相似文献   
4.
周黎明 《防化学报》1996,7(4):50-53
研究了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铬。乙酰丙酮与铬(Ⅲ)离子反应生成具有挥发性和势稳定性好的螯合物,然后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铬金属螯合物。  相似文献   
5.
GC-MS在正丙硫醚合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运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测定了毒剂样品H90中的芥子气和路易氏气,并用气相色谱-红外光谱(GC-FTIR)联用这一分离分析手段,研究了上述毒剂的红外吸收特性,为其进一步鉴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钛酸丁酯为原料,通过溶胶一凝胶法制备了TiO2凝胶,在高温下烧结此凝胶得到TiO2。将TiO2粉末在900°C以上用氨进行氮化,制得金黄色的氮化钛。通过使用热分析、色谱分析、扫描电镜及X一射线衍射等手段,研究并揭示了凝胶在陶瓷化生成TiO2的过程中的化学反应,结晶及晶型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发现了氮化钛陶瓷的生成率与TiO2溶胶的制备条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用适宜载体将粉体材料固定是提高光催化材料稳定性的关键。采用溶胶-凝胶法,以钛酸丁酯为原料,选取活性炭纤维(ACF)为载体,制备了TiO2/ACF复合光催化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热分析仪(DSC-TG)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测试技术对复合光催化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在紫外光照射下,通过对甲醛气体的光催化降解,考察了煅烧温度、煅烧时间、负载次数和负载时间等不同制备条件对复合光催化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煅烧温度为400℃,煅烧时间为2h,负载3次,负载时间为6min制备的TiO2/ACF光催化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9.
以异丙醇、乙二醇、乙二醇甲醚和乙二醇乙醚4种有机物作为溶剂,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在Si衬底上制备了钛酸锶钡(BST)薄膜。利用分光光度计、XRD、SEM等手段对不同溶剂溶胶的透光率和BST薄膜的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从溶胶-凝胶转变速度和制备的薄膜结晶质量等方面研究了溶剂对溶胶-凝胶法制备薄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用乙二醇乙醚为溶剂,经过1~3d陈化后,BST薄膜质量较好;在溶胶-凝胶法制备薄膜中,选用黏度小、沸点高、蒸发热大的溶剂有利于形成致密度较高的薄膜。  相似文献   
10.
废气(空气)中的路易氏剂用水吸收,其水解产物路易氏砷酸被3,4一二巯基甲苯衍生形成稳定的环状二硫化物,用环己烷萃取.采用气相色谱毛细管柱分离、硫型脉冲火焰光度检测器外标法测定其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