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概要介绍了潜艇和载人航天器舱内二氧化碳分离去除的4种主要方法:碱吸收法、吸附法、电化学法和膜法,并就该技术领域的历史与现状、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具体的应用情况,以及今后国内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评述。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潜艇空调品质的特点和现状,经过理论和实际的分析,提出了改善空调品质和延长水下续航力的措施,并在实艇上进行了试验,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虚拟现实(VR),常常又叫做虚拟环境(VE),受到了训练开发者们相当大的关注.训练开发者们开始认识到VR作为一种灵活有效的训练媒介所具有的潜力.验证VR系统有效性的首选方法就是水面航行潜艇甲板军官(OOD)的操艇训练.潜艇OOD操艇训练虚拟环境(VESUB)项目研究、演示和评价基于虚拟现实的OOD训练系统的训练潜力.本文叙述VESUB技术演示的训练有效性评估(TEE)中,VESUB训练仪提供的训练的有效性.按被分为7个技能类别的15个操艇变量搜集数据.结果清晰表明,VESUB系统有足够的能力为潜艇操艇知之甚少的新兵提供训练,也能为有经验的合格OOD提供进修训练.对15个性能指标中的11个,演示了有意义的学习过程.TEE的结果雄辩地表明,VR技术能够为不同经验的人员提供操艇技能的有效训练.  相似文献   
4.
在建立蓄电池充放电模型的基础上,计算了常规潜艇的通气管暴露率,绘制了暴露率检查曲线,并给出了检查曲线的使用功能.  相似文献   
5.
深水通信     
近一百多年来,对于一个海军指挥官来说,潜艇已经发展成为可以使用的最有效的武器平台之一,它在传感器、武器、动力装置、续航力和船体等方面都有显著的提高.然而在将上述进展集成为对水面舰队的直接支持方面,可说是成效甚微.这有许多方面的原因,但是最令战术家们感到灰心的是缺乏实时通信能力.当然,随着大量设备获得使用许可,在潜艇通信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然而,几乎所有当前系统的技术规格都不符合潜艇对自由机动的要求,特别是在深水通信中.遗憾的是,当潜艇要返回到潜望深度听清楚它的广播电信时,除了使用"通信路由"或定时通信外,另无选择地这会失去许多使用权限.两次听清楚广播时间间隔可长达18~24小时,最糟的情况下可能意味着全体人员几乎一整天不知道战争爆发或作战方案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海湾战争后,拥有潜艇的国家(地区)已增至45个,水下较量日趋激烈。西方各国为了保持并扩大其传统的潜艇优势,纷纷加大对新一代潜艇的研制力度,目前,一系列具有革命性的潜艇新技术已随  相似文献   
7.
利用数据融合技术,在数据库的支持之下,充分发挥各传感器信息组合的潜能,为客观复现战术态势提供保障.文中给出了用于潜艇的数据融合算法的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8.
初露锋芒经过200多年的发展,潜艇终于得到各海军强国的认可。到1914年,各主要强国都建立了潜艇部队。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参战国潜艇的总数已达260余艘,其中大部分是1909年以前建造的,战  相似文献   
9.
赋予潜艇的任务和使命正在发生变化,而它们的电子支援措施也在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0.
在本刊2011年7A的专题文章中,作者对中国航母的反潜短板进行了分析,不仅引发了国内关于航母反潜的讨论,还得到了美国知名智囊机构詹姆斯敦基金会的关注。詹姆斯敦基金会的莱尔·戈尔茨坦先生专门撰文对《现代舰船》杂志社的文章进行了点评,现将该文的译文刊登于此,其中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