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邓小平同志的文化理论作为其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毛泽东文化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创造性,体现了他与时俱进的风范。邓小平文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强调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文化建设要从人民大众的实际需要出发,要为人民群众服务;加强文化建设,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决抵制意识形态领域里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抵制拜金主义等商品经济的负面效应对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侵蚀;文化不能脱离政治,要坚持"双百"方针和"三不主义"对中外文化要批判地继承,综合创新等。  相似文献   
2.
从袭人生活中的三个重大转折点出发 ,探讨袭人“这一类人”的性格发展历程 ,作为现实生活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深刻认识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为兵团实现"两个率先、两个力争"目标、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政治和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4.
军事医学语言是军事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古今中外的军事医学实践表明,军事医学语言在医学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时对医疗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我国古代十分重视运用军事医学语言保障部队提高医疗效果的作用。但是,军事医学语言学科还不成体系,严重影响着军事医学工作科学效能的发挥。加快军事医学语言学科体系建设,已经成为当前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中一个不可忽视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网络媒体时代,博客作为"开放的私人空间",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青年人的喜爱。军营是以青年人为主体的战斗集体,而军队的特殊性又决定了青年官兵不能在互联网上开设博客,军网博客便成为青年官兵沟通、交流与表达的一个重要思想阵地。因此,利用军网博客引导青年官兵思想健康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军事威慑思想是在中国革命战争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它的发展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形成了十分丰富、完整的内容。在战略上 ,它主张通过人民战争、统一战线、“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发展尖端武器等思想体现出来 ;在战役和战术上 ,它主张利用战争过程和战争结果制造气势 ,达到威慑的目的。同时 ,它还注重创造威慑成功的条件 ,即增强军事实力、适时转换目标、选择适当的时机等。毛泽东军事威慑思想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它是指导现代战争不可缺少的军事思想之一 ,为现代战争中我国军事威慑理论体系的建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使得现代战争发生了一系列巨大变化,一些同志对传统战争制胜观念产生了质疑,甚至感到人民战争思想不大管用。笔者认为,人民战争思想永远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根本法宝,对于我军赢得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今年6月,《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首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修订草案中新增一条"常回家看看",引起巨大关注和争论。8月13日,由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共同发布新"24孝"行动标准,让这种讨论更进一步。《大河报》载文统计,目前在河南省平均每两个老人中,就差不多有一位是空巢老人。讲究孝道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要内容,中华民族历来非常重视孝顺父母和尊敬长辈。但是,建国后受"左"的思潮干扰,相当长的时间里,它却一直被视为封建伦理道德观而加以批判。近些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两个务必”,告诫全党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形势下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在新世纪,党要带领人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不断提高党的抵御风险能力、拒腐防变能力和执政为民能力,克服党所面临的四大危险,始终坚持牢记“两个务必”,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影响客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因素有很多 ,如环境影响、个体心理、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及教育者素质等 ,但其中客体的内在需要是影响客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因素。因为人的行为是由思想动机支配的 ,而思想动机是由人的需要引起的 ,即需要是人的一切行为的动力之源。所以客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行为与其内在需要之间必然有着十分密切的相关性。如何正确认识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对于根据客体需要科学实施思想政治教育 ,充分激发客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动力 ,形成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接受 ,增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预见性、针对性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