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邓小平同志的文化理论作为其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毛泽东文化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创造性,体现了他与时俱进的风范。邓小平文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强调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文化建设要从人民大众的实际需要出发,要为人民群众服务;加强文化建设,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决抵制意识形态领域里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抵制拜金主义等商品经济的负面效应对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侵蚀;文化不能脱离政治,要坚持"双百"方针和"三不主义"对中外文化要批判地继承,综合创新等。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首先从农村开始,并要求农民教育与农村经济社会各方面改革相适应。邓小平高度重视我国农民教育问题,尽力为农民创造更多的教育机会,让没有条件上学的农村适龄儿童少年都有机会进入学校读书,接受较高质量的教育。邓小平积极倡导开展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施"燎原计划"、"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诞生一个半多世纪以来,经历了几次高潮和低潮的交替,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严重挫折。在此非常时期,邓小平强劲地顶住“逆流”,在危难之时稳住了社会主义的阵脚;在改革之中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在低谷逆境中开创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最艰难的时刻,指明了摆脱徘徊走向复兴方向,极大地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宝库,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政治体制改革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同志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目标、内容、原则和评价标准等作了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5.
进学生头脑”是在高等学校全面实现邓小平理论“三进”目标的关键。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 ,找准联系实际改进邓小平理论教学的切入点 ;采用专题教学方式 ;改变被动的学习方式 ;改革重理论轻实践的考核方式 ,促进邓小平理论进学生头脑目标的全面实现。并在上述过程中 ,注意遵循有利于唤起学生学习兴趣 ,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就事论理 ,深化认识 ,不割断历史及实事求是 ,科学严肃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朱德、邓小平等无产阶级军事家对“高树勋运动”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兴起作出了各自的贡献:邓小平通过做争取高树勋的统战工作,为“高树勋运动”兴起创造出实践经验,树立起实践典型;毛泽东发出“开展高树勋运动”的号召,要求全军广泛“开展高树勋运动”;朱德则把“高树勋运动”提高到符合历史规律的理论高度作出肯定。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初期,随着人民群众利益关系调整和思想观念转变,一些地方相继发生了学生请愿游行、群众械斗、聚众冲击党政机关等群体性事件。邓小平同志从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入手,形成了“冷静分析形势、端正处置态度、积极化解矛盾”等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正确思想和方法,展现出高超的政治智慧。这些思想方法,对现阶段武警部队履行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能使命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针对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情 ,提出了东西部均衡发展构想。这一构想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行不断完善。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对邓小平东西部均衡发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邓小平东西部均衡发展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