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针对工程机械和通用后勤装备中的标准圆柱齿轮减速器互换性极差,各齿轮存在较大的强度差和寿命差的特点,建立了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和标准斜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和强度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结合优化设计的相关理论,提出了按齿轮应力最小的等强度优化方法;并运用Matlab优化工具箱对某后勤装备中使用的三级式标准圆柱齿轮减速器进行了等强度优化设计。结果表明,使用该优化设计方法既可保证齿轮强度有较大的安全裕量,又使所有齿轮寿命尽可能相等,从而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并充分发挥所有齿轮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当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总体是好的,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是其精神世界的主流。与此同时,在国内外因素的影响下,也出现了一些思想道德问题。当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问题是由多方面原因导致的,只有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齐抓共管,共同努力,才能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3.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在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过程、教育方法、教育评价等方面均对德育具有借鉴意义。德育的目标指向:培育受教育者的完美人性;实施途径:强调受教育者的直接经验;德育模式:凸显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暗示学的基本理论、机制和特点,结合体育教学实践提出了运用暗示强化德育的基本思路,并分析了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教师,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是教育使命和教师职责的必然要求,也是现阶段高校贯彻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本文从高校师德的现状及成因分析,提出了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RSA和DES的算法优点和安全弱点,设计了一个新的密码算法方案。该方案以类FEISTEL结构为基础增强了左右两半部分结构的安全设计,利用了RSA进行密钥分配,并以序列密码算法的生成原理改变了固定密钥的缺点。该新方案具有一次一密的特点,给破译者获得大量的明密文对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可较好地抵抗差分分析与线性分析,是一种安全性较强的加密方案。  相似文献   
7.
高校由于信息资源和人才的优势,始终处于网络社会发展的最前沿。网络正深刻改变着高校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思维、交往等各个方面,网络德育应运而生。要推动高校网络德育的建设,首先应在理念上与时俱进、不断更新。  相似文献   
8.
从技术规范的辩证视角出发,提出重庆《大型商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修订的全程性、综合性、辩证性及实践性原则。基于重庆市现有大型商业建筑营业面积、人员密度等数据,运用统计学工具,借鉴国内外标准,在保证防火安全性能的前提下,统筹考虑重庆大型商业建筑的地方特点,在人员密度、室内商业步行街设计及消防设施强化等方面,科学定量,适度超前,科学制定新防火设计规范,并给出了规范的主要内容。为建筑防火设计规范的制定和修订,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9.
When facing high levels of overstock inventories, firms often push their salesforce to work harder than usual to attract more demand, and one way to achieve that is to offer attractive incentives. However, most research on the optimal design of salesforce incentives ignores this dependency and assumes that operational decisions of production/inventory management are separable from design of salesforce incentives. We investigate this dependency in the problem of joint salesforce incentive design and inventory/production control. We develop a dynamic Principal‐Agent model with both Moral Hazard and Adverse Selection in which the principal is strategic and risk‐neutral but the agent is myopic and risk‐averse. We find the optimal joint incentive design and inventory control strategy, and demonstrate the impact of operational decisions on the design of a compensation package. The optimal strategy is characterized by a menu of inventory‐dependent salesforce compensation contracts. We show that the optimal compensation package depends highly on the operational decisions; when inventory levels are high, (a) the firm offers a more attractive contract and (b) the contract is effective in inducing the salesforce to work harder than usual. In contrast, when inventory levels are low, the firm can offer a less attractive compensation package, but still expect the salesforce to work hard enough. In addition, we show that although the inventory/production management and the design of salesforce compensation package are highly correlated,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through contract design allows the firm to implement traditional inventory control policies: a market‐based state‐dependent policy (with a constant base‐stock level when the inventory is low) that makes use of the extracted market condition from the agent is optimal. This work appears to be the first article on operations that addresses the important interplay between inventory/production control and salesforce compensation decisions in a dynamic setting. Our findings shed light on the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these two significant aspects for the successful operation of a firm. © 2014 Wiley Periodical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61: 320–340, 2014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装备管理信息化标准体系的研究需求,提出了装备管理标准体系的研究目标及应把握的基本原则,重点从多个视角研究探讨了装备管理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希望能对加快我军装备管理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