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从传统儒家的“德治思想”到“以德治国”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儒家倡导"仁政",注重"德治",对封建社会秩序的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当前,党中央提出"以德治国",既是对儒家"德治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新阐释和新发展,同时又赋予它以新的内涵,对我们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保持政治秩序的稳定、经济的繁荣和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教师应努力塑造学生心目中的偶像,使"偶像效应"促进我们的教育教学,教师应以偶像的身份走进学生的心灵,并取得预期的"偶像效应"。如何正确利用"偶像效应"引导学生,首先教师自身要对"偶像效应"有正确认识理解;其次,教师应具备偶像教师的素质;第三,教师要利用偶像效应走进学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3.
对实在法的评价是法的价值问题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武警法》是我国军事立法的一个重大突破,是武警部队建设与发展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从实在法合道德性评价的角度,对《武警法》的立法目的、颁布后所产生的社会反响及实施情况进行研究,以期社会特别是部队官兵对《武警法》的价值有更深刻的理解,进一步推进建设现代化武警的步伐,进一步促进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  相似文献   
4.
武警学院研究生教育正面临向规模化的方向迈进。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研究生的德育问题也日益突出。深入分析目前学院研究生德育现状,力求准确把握研究生德育工作的普遍性与学院研究生教育特殊性之间的矛盾,积极探索实现学院德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是社会主义建设选择的正确方向,在党风建设上亦如此.德法兼治是推动党风建设的重要手段,在运用这一手段过程中应注意道德与法律,实践与知识普及的关系,还应着力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和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发展对师德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应采取适当措施探讨高校师德建设的新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教师职业纪律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构成因素之一,是教师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职业纪律必须通过后天的教育、学习,尤其是通过教师职业道德向教师个体道德的内化才能实现其作用。因此,研究教师职业纪律的他律与自律及二者的关系,以及遵守教师职业纪律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道德素质与职业道德水平,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在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领域具有适应各个时代的精神内涵。王阳明通过对"知行合一"的论证,凸显了关于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的有价值的认识。这一文化底蕴对于形成中华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以及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美国空军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培育,阐述其注重军人个人道德品质和品格培养,将核心价值观的理念渗透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使之内化为个人习惯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伦理学的角度,从我国道教理论中的宇宙观、“为我”之学以及它的道德修养论这三个侧面,对中国道教在中国传统伦理的形成、发展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深远影响作了简捷明了的归纳和总结。最终阐明中国道教与中国传统伦理甚至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联系,并就中国道教对现代生活的深层影响进行了简单的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