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国防科技工业》2011,(1):11-11
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创建于1957年12月3日。经过几代飞航动力人的艰苦创业和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已经拥有吸气式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液体发动机和固体发动机等航天动力的自主创新、集成制造能力和完备的研制生产体系.实现了冲压发动机工程化、弹用涡喷涡扇发动机工程化系列化、中小型固体火箭发动机工程化系列化模块化和跨介质工作.成长为中国最大的航天动力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2.
正风雨一甲子,砥砺六十载。伴随着新时代的铿锵鼓点,风帆有限责任公司迎来了60岁华诞。60年来,风帆走过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之路。风帆人百折不挠、砥砺奋进、开拓进取,用智慧和双手引领中国蓄电池行业发展水平,承载着中国民族工业的自豪,书写了中国动力发展的丰碑!艰苦创业打基础华丽转身"军转民"公司前身保定蓄电池厂始建于1958年,是"一五"期间国家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20世纪六十、七十年代,保蓄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隶属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1958年建于山西省大同市,是我国坦克装甲车辆发动机专业研究所。60年的发展,研究所形成了以天津、大同、廊坊三地协同发展的格局。全所总占地面积51.42万平方米,现有职工1000余人,专业技术人员占60%,资产总额约24亿多元。60年来,研究所坚决履行"为国防建设提供一流动力"的核心使命,实现了我国主战坦克动力自主研发的伟大历史性跨越,使我国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能够独立研制坦克发动机的国家之一。在三代主战坦克动力研制的基础上,实现了  相似文献   

4.
中国航天科工三院三十一所创建于1957年12月3日,经过几代飞航动力人的艰苦创业和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现在已经拥有吸气式发动机、液体发动机和固体发动机等航天动力的自主创新、集成制造能力和完备的研制生产体系,实现了冲压发动机工程化、弹用涡喷涡扇发动机工程化系列化、中小型固体火箭发动机工程化系列化模块化和跨介质工作,成长为中国领先的航天动力产业。55年来,三十一所始终秉承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核心价值观,履行富国强军的首要职责,成就了一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型号研制向基本型、系列化、多品种飞航动力装置研制并  相似文献   

5.
正六十年一甲子,六十载一沧桑。穿越历史的长河,拨开岁月的帷幔,2020年盛夏,航空工业惠阳迎来六十华诞,从60年代的艰苦创业,70年代的曲折发展,80年代的整顿前进,90年代的技术探索,新世纪的深化改革,公司在坚持自主创新的基础上,不断探索航空螺旋桨的研发前沿技术,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发展,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1961年建立的中国一航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是新中国第一个航空发动机设计研究所,主要从事大中型航空发动机的设计研究工作。45年来,研究所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先后研制了多种型号的涡喷、涡扇发动机,为国防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十五”期间,一航动力所立志航空报国,坚持自主创新,超常拼搏,负压奋进,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2002年,该所研制的我国第一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航空发动机——“昆仑”发动机横空出世,完成了设计定型,为我国航空工业铸就了一座里程碑,结束了我国只能靠引进、测仿、改进改型发动机的历史,揭开了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7.
正从1956年至今,经过几代航天人的不懈奋斗,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成为了一张让国人骄傲的"闪亮名片"。这期间,作为中国固体火箭发动机事业发祥地及主导力量的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也走过54个春秋。54年来六院广大科技工作者始终以科技强军、航天报国为己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走出了一条中国航天固体动力事业自主创新发展之路,实现了中国航天固体动力事业从无到有、从小  相似文献   

8.
正从1985年提出研制我国航天新动力,到2015年迎来液氧煤油发动机太空“首秀”。30年来,六院在液氧煤油发动机的研制中,坚持以自主创新为科研生产的龙头,攻克核心技术,填补了多项技术空白,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掌握高压补燃技术的国家,把长征火箭近地轨道的运载能力从现在的9.2吨提高到25吨,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液体火箭发动机自主创新研制之路,为我国成功进入空间领域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撑。志存高远谋先行研制无毒、无污染、高性能液体火箭发动机,并在重大航天工程上使  相似文献   

9.
兵器工业集团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在车用动力研制过程中.以突破柴油机核心技术为己任.积极探索数字化技术应用,不断掌握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有序、高效的产品开发提供技术平台,柴油机数字化研发工作进入到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军转民》2008,(12):F0003-F0004
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始建于1961年8月,是国内大中型航空发动机设计研究中心,先后研制11种型号的涡喷、涡扇发动机。昆仑、太行两大发动机的成功研制,走出了一条中国自主创新研制航空发动机的道路,更实现了我国航空发动机研制历史上的伟大跨越。近年来所产品研制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改革调整进一步深化,研制能力和手段得到大幅提升,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职工工作生活条件持续改善,所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1.
正伴随着祖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航天固体动力战线的广大工作者,始终以报效祖国、富国强军为己任,自力更生、拼搏奋斗,走出了一条固体动力事业自主创新发展之路,为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建院50多年来,几代四院人经历了白手起家的艰苦创业、动荡时期的砥砺磨炼和改革开放的腾飞发展,用聪明才智、辛勤汗水成功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航天固体动力创新发展之路,为我国"两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军转民》2006,(8):F0004-F0004
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是我国中小微型航空发动机研究发展中心,直升机减速传动系统基础和预先研究基地及地面用轻型燃气轮机研究工程基地,是我国集预先研究和型号研制于一体的航空动力研究所,先后研制了军民用十多种型号的航空发动机和直升机减速传动装置。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军转民》2006,(6):80-80
中国一航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始建于1961年8月,是新中国第一个航空发动机设计研究所,主要从事大中型航空发动机的设计研究。现有在职职工2200余人,其中研究员67人,高级工程师240余人,工程师460余人。全所占地面积近百万平方米,固定资产近7亿元。研究所科技实力雄厚,1996年通过了国军标GJB/Z9001认证,2003年9月通过了新版国军标GJB/Z9001A的换版质量审核。研究所奉行“航空报国,追求第一”的核心理念,以“出装备、出人才、出成果、出效益”为宗旨,在自行研制航空动力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创新,先后研制10多种型号的涡喷、涡扇发动机,其中…  相似文献   

14.
《国防科技工业》2008,(7):F0002-F0002
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地处山西省大同市,在廊坊市设有分所,是我国特种车辆柴油机专业研究所,是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经过半个世纪的建设与发展,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现已成为专业配套、学科齐全、手段先进、设备精良的现代化研究所。  相似文献   

15.
《国防科技工业》2010,(11):68-69
近几年来,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推行“带着任务竞聘上岗、定期考核动态管理”的科技骨干选拔考评制度,使创新型科技人才大量涌现。  相似文献   

16.
<正>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成立61周年。我国装甲车辆动力发展61年的辉煌历程,是一段兵器动力人充分弘扬"把一切献给党"人民兵工精神的历程,是一段体现兵器动力人信仰与担当的历程,是一段展现兵器动力人爱党爱国情怀的历程。  相似文献   

17.
1999年10月1日,建国五十周年大典。雄伟庄严的天安门广场观礼台上,一位年近六十、个子不高却显得异常沉稳的中年人正凝神贯注那隆隆驶过的阅兵方阵。最后,他把目光定格在那如巨蟒的火箭装备上。没有忘形的欢呼,也没有激情的落泪,只有一颗炽热的心在胸膛里狂跳——他,就是我国著名的固体火箭发动机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全国先进工作者,航天四院院长叶定友。 成果满身的科学家 1963年8月,从西北工业大学团体火箭发动机专业毕业的叶定友,以二十三岁的青春年华投身国防事业,从此付出了自己大半生的精力。 …  相似文献   

18.
正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批示,向航天战线的全体同志致以崇高敬意。批示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航天人胸怀爱国之情、肩扛报国之责,艰苦创业,顽强拼搏,一次次刷新中国高度,取得一系列辉煌成就,为国家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也彰显了自主创新的中国力量。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肩负加快建设航天强国的光荣使命,希望秉承优良传统,坚持创新驱动,深入实施航天重大工程,推动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和空间科学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泰山”号发动机研制是黎阳公司的生命工程,中国一航贵州航空发动机研究所的干部职工是“泰山”号发动机研制取得成功的排头兵。2005年1月底,中国一航贵州发动机研究所广大科研设计人员经过将近两年时间的连续奋战和艰苦拼搏,终于全面完成了新型发动机零部件图纸设计和技术文件编制工作,在新型发动机研制工作中,打了一场漂亮的攻坚战。在随后进行的配合“泰山”号发动机试制过程中,一航贵发所的工程技术人员与有关工厂密切配合,分别于2005年6月30日和8月13日,先后实现了核心机部分零组件性能试验达标。一航贵发所在新型发动机设计过程中,不…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自主创新更是科技竞争力的核心和国家竞争力的基石。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作为我国航空武器装备的重要研制基地,紧紧围绕国家重点型号、一批重大专项、国家“863”项目等科研发展工作,始终坚持自主创新,积极探索新的领域,不断提高科技竞争力,出色地完成了多项国家重点型号研制任务,取得了一系列自主创新的丰硕成果。枭龙飞机研制创奇迹枭龙飞机是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自行设计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白勺先进多用途轻型战斗机。它是中国一航根据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