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前不久,基层部队排长小王来电诉说,最近在训练任务中感觉注意不专、心神不宁,紧张焦虑,记忆衰退,尤其是听到别人谈论疫情,心生厌烦情绪,内心总想找个发泄渠道。小王的心理状态,其实就是疫后综合征的典型表现。疫后综合征是因为人们经过长时间高强度应激状态,回归常态工作,身心放松之后,容易出现心境低落、记忆出错、过度敏感等多种症状,影响训练效能和工作绩效。疫情综合征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一是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个人的工作、训练脱离了原先习惯化的轨道,就会因为缺少掌控感与确定感,导致恐惧、迷茫等情绪交错重叠,不时在脑海心头泛起;二是每个人在疫情中都会产生自我保护与防备心理,担心自己、战友和家庭成员身体安全,焦虑疫情产生的负面影响等;三是官兵都有群体归属和信任需求,但疫后保持相对交往距离的要求,会让个体感觉被他人排斥、被针对、被区别对待,容易诱发各种身心综合反应。  相似文献   

2.
疫情给官兵带来了强烈的心理冲击,引起了不良心理反应,甚至影响到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健康的心态是防控疫情的"心理口罩",为此,要积极做好心理调适与防护,打赢心理战"疫"。一、面对疫情官兵容易出现的不良心理疫情发生后,官兵容易出现以下不良心理,必须予以高度关注。一是滋生离我很远的麻痹心理。  相似文献   

3.
随着军事斗争准备的不断深入,部队军事训练越来越贴近实战,“高难度、高强度、高风险”训练越来越多,对官兵生理心理提出了很高要求。面对这种近乎极限的挑战,官兵容易产生一些不良心理,如不及时加以疏导。将直接影响训练质量甚至诱发训练事故。对此,我们必须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毕可弟 《政工学刊》2013,(10):66-66
所谓“药驾”,即驾驶员服用了某些可能影响安全驾驶的药品后驾车出行的现象。由于这些药物常用、易得,且服用后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药物反应,因而很容易酿成祸患。目前的《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类、麻醉类药品后,不得驾驶机动车,但是对服用诸如感冒药之后能否驾车,法律并没有明文规定。  相似文献   

5.
“十字军”2001型野战火炮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占正 《宁夏科技》2001,(4):F003-F003
由于设计施工,使用及环境影响等方面的原因,许多桥梁在使用过程中,砼构部件会出现裂缝,甚至裂缝超过规范允许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虽然桥梁设计规范规定:对于普通钢筋砼桥梁允许出现一定的裂缝,但由于多数桥梁的破坏和倒塌,都是从裂缝和扩展开始的,因此,为了保证桥梁结构安全,对桥梁砼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与防治是很有必要的。一、裂缝的形成通常在普通钢筋砼桥梁结构中,容易形成裂缝的部位是在桥梁上部结构的箱梁顶板及底板处,裂缝的形式有:不规则裂缝、垂直于桥梁纵向受力钢筋的横向裂缝与桥梁轴线成45°角方向的斜裂…  相似文献   

6.
人们在谈到联合作战、谈到信息化建设时,常常挂在嘴边的是通用化和标准化。研制、装备横向一体、三军通用的信息化作战平台,对于实施一体化指挥、提升作战效能、节省人力物力的好处是众口一词的。但是天下的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下面就是一个很典型、很耐人寻味的例子。  相似文献   

7.
蔡玉冲  王金龙 《国防》2005,(2):66-66
全军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先进典型陈昌锋留学归国后,任海军某陆战旅两栖装甲团团长,面对团队建设与外军的巨大差距、面对制约团队军事训练质量跃升的诸多因素,“一种空前的危机感撞击他的心头”。强烈的危机感催生强烈的紧迫感,陈昌锋立说立行,在全团开展了新军事变革教育,宣讲世界新军事飞速发展的形势,让大家看到了团队建设面临的巨大差距,把自己的危机感变成了团队的危机感,激发了全团官兵争先创优的工作动力,锻造了一支敢打必胜、威震海疆的“铁甲雄师”。现实生活中,身处危机却产生不了危机感的人并不多,但有了危机感而不知该…  相似文献   

8.
“年龄基本到杠,职务基本到顶。”或许是出于这种“基本”状况,人武系统一些领导干部特别是主官很容易产生“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想法。于是,以下一些现象也就不鲜见了:有的把工作标准定在守好摊子上,只求不出事、过得去;有的认为军分区、人武部机关地处城区,具备了“安家落户”的条件,可以腾出精力照顾家庭、设计自己的“小日子”了;  相似文献   

9.
现代战争中,一些“大威力”、“高精度”的高技术武器在战场上的广泛使用,大大增强了战争的突然性、快速性和残酷性。高技术战争这一特点,很容易使参战官兵,特别是武器装备较劣一方的心理上产生强烈的恐惧、急躁、怯战等悲观消极心理。这种心理通常称为战场恐“高”心理,它对战争的胜负有极大的影响。从国际形势来看,我们未来反侵略作战的主要对手是拥有或者可能拥有高技术武器的强国,所以如何克服恐“高”心理,树立敢打必胜信心,是我们今后战时政治工作中极为重要的内容。(一)“劣难胜优”的胆怯心理。这是因敌人的武器装备的精良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10.
现在走在大街上,很容易撞见身穿专武服装的人,但你不要以为他一定是专武干部,这是专武服装流入地方太多、太滥、管理混乱的缘故。专武干部在工作中有着装,佩戴专武干部专业符号,但没有工作证,给工作带来诸多  相似文献   

11.
在军分区系统担任领导,一是工作自主性增强了,应更加自重。与作战部队相比,人员相对少一些,再加上民兵、预备役工作伸缩性相对大一些,上面检查少一些,好多事情需要自己安排,主动找活干。而我们的干部年龄又都普遍偏大,容易产生“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加之对年龄较大的同志别人往往容易谅  相似文献   

12.
过“年关” ,本意是指旧社会贫苦百姓到年末要还债、交租 ,而要过的难关。现在正临春节 ,对领导干部来说 ,要过好“年关”也不容易。说它不容易 ,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 )“年关”是对领导干部有所求的人行贿的时机。在这个时期 ,一些平时对领导干部想行贿而又没有机会的人 ,会抓住这个“有利”的时机 ,说句“领导过年好” ,就顺理成章地把“精神加物质”的东西送上了。如果领导干部只看“现象”不抓“本质” ,就很容易被这些人所利用。(二 )“年关”是被领导干部关心过的群众表达谢意的时候。领导干部在平时的工作中 ,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3.
人武干部由于工作环境相对宽松,生活环境相对自由,加之年龄、职务、地位等因素的变化,致使个别同志思想信念向地方享乐主义靠拢,影响了单位建设,也影响了个人发展。其中有三种意识往往不被人们察觉,却对我们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消极影响。一是屈才意识。人武干部有相当一部分来自机关或正正规部队,面对工作环境的突然变化,往往表现出很屈才的心态。他们一是把工作简单化,认为干人武部这点工作对自己来说不过是"小儿  相似文献   

14.
科学进步和“不可通约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科学在进步在发展.这在多数人看来,是不言而喻的。但科学以什么样的方式进步.这个问题却不是很容易回答的。事实上,在学术界是有相当大而且尖锐的争论。  相似文献   

15.
人之有疾,可用气功疗之。同样,人的思想问题亦可用“气功”疗法解决。一、面对大项任务来临畏难怕苦者,要学会鼓“士气”。部队遂行急难险重等大项任务,往往条件艰苦、任务繁重,部分官兵容易出现紧张、畏难等心理反应。为此,政工干部要善于运用鼓士气这一“疗法”,及时抓教育、  相似文献   

16.
在远程打击方面的综合能力还无法在可预见的未来超越美国,但就中国目前的军力来说,其已可于领土范围之外与美国进行对抗。而由此又可以引出下列问题:美国为何需要全球领先的常规军事优势?是不是说,如果缺乏这种优势、美国就无法达成某些目标?是不是说,若无法达成这些目标,美国的国家安全就会遭受损害?在对这一系列问题缺乏明确答案的情况下,美国很容易高估中国军力增长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潜艇特别是核潜艇纵横于占地球表面四分之三的海洋下面,构成巨大的潜在威胁。要发现这些水下游猎者,主要通过它们对环境产生的非常微小的热力、磁力以及水压场的扰动,当然,能否测得还取决于背景噪声的大小。因为所有的噪声都很容易迅速地从潜艇向外蔓延,而这些噪声在相对较大的范围内都可以用来对潜艇进行探测、识别和定位。因此,保持潜艇的安静性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谁能告诉我,纸飞机除了娱乐,还有什么功能?""还能当信使,小时候我和邻家小朋友就是隔着墙头传信的。"风趣的回答引得在坐官兵笑声一片。身处大山深处,面对繁重任务,部分官兵产生了烦躁、焦虑、孤独等负面情绪。沈空导弹某旅心理专家组在开展"放飞心情"心理干预活动中,让官兵把内心烦恼、矛盾与困惑等负面情绪写在纸上,叠成纸飞机掷上天空,再就近捡起落地的纸  相似文献   

19.
应对“两前”复杂环境考验打好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主动仗,要求我们,面对两种社会制度交汇对官兵“道路自信”产生的冲击,必须始终高举旗帜,切实打好强化理论武装的“进攻战”;面对两种价值观念交织对官兵信仰追求产生的影响,必须大力固本培元,切实打好坚守精神高地的“阵地战”;面对两种军队属性观点交锋对官兵忠党信念产生的干扰,必须坚决廓清是非,切实打好抵制反动思潮的“破袭战”;面对两种文化理念交融对官兵意志品格产生的侵蚀,必须善于扬清激浊,切实打好严防退化变质的“阻击战”.  相似文献   

20.
围绕受众的心理特点。在热衷整顿上做减法。在和风细雨上做加法。教育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但不能只盯着问题做文章。现在有的同志热衷于轰轰烈烈的整顿式教育,面对个别官兵出现的问题,不管面有多宽、事有多大,动不动就搞整顿教育,教育中习惯于夸大其辞谈危害、翻箱倒柜找问题、东拼西凑定措施。这种教育的“火药味”太浓,“人情味”不足,搞得人人自危。整顿式教育对于解决重点问题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但不能搞得过多过滥,太频了就容易使官兵产生麻木心理、逆反心理和厌烦心理。教育跟打抗生素一样,是好药,但打多了容易形成耐药性,搞多了人也就疲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我们教育者一定要贯彻实事求是的原则,承认官兵思想的差异性,不能简单地把官兵当成完人来要求,也不能当成坏人来防范,要尽量采取提醒式、谈心式,引导式的方法,在和风细雨中达到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