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0 毫秒
1.
驾驶员脸朝上面,紧紧地贴在座位上,一架美国海军 C-2A“细狗”战机喷着火焰,“阿里森”T56发动机在怒吼着,所有的战机都是降落在这艘美国海军的超级航母上。突然驾驶员感觉已经无法控制速度,机尾钩住了甲板拦索完成“捕捉”瞬间,驾驶员的身体、重力与飞机向各个方向使劲。“当降落甲板完成‘捕捉’时,瞬间会达到7倍重力,简直让人受不了!”一个“细狗”战机的驾驶员如此抱怨说。当后舱门降低,目光射入船舱,看到甲板上忙碌的战机起降情形,真是让人无法忘怀。驾驶员步下 C-2A 战机,踏上美国海军“罗纳德·里根”号甲板上,这艘1092英尺长,10万吨超级航母正在去北阿拉伯湾的路上,载有60架战机与5200  相似文献   

2.
摄影:门田充弘①左舷俯拍的“蓝岭”号全貌。该舰虽然于1970年服役。但33年来频繁不断地更新各种设备。使它至今仍是美国海军一线作战舰只。“蓝岭”号采用航母一样的扁平船型,不但扩大了船体内部的窖,更为甲板上的各种天线创造了良好的电磁环境。这张照片是今年2月1日进入东京港时拍下的.当时满载排水量18372吨。 ②从舰桥上拍摄的前甲板。甲板上有3个卫星通信用的半球形天线。在第一个半球前是短波通信天线,为了便于卫星通信。撤去了一些一般舰上常用的设备。 ③后甲板全景。甲板上和塔状桅杆顶端的球形和半球形物体。外形和近年来在提康…  相似文献   

3.
<正>神奇的中国:中国的气垫登陆艇竟然比美国的要大!leo788:虽然大一号,但是看起来可用甲板空间还不如LCAC。jason21:空间利用率和载重差太远了。牛魔王:多年的差距不是第一代产品可以填平滴。原上草:仔细量了一下,中国的LCAC可用甲板为3.3/8.8×16.8=6.3米,而美国佬的甲板为4.5/7.7×13.3=7.78  相似文献   

4.
《当代海军》2003,(5):47-47
舰岛 现代航母为方便飞机起降,把舰桥、烟囱、指挥塔、飞行控制室、航海室、雷达和通信天线等需要高耸在甲板上的设备集中在飞行甲板的右舷一侧,好像一个小岛,故称“舰岛”。 飞行甲板 飞行甲板就是航母舰面上供舰载机起降和停放的上层甲板,又称为舰面场。现代航母都是贯通全舰的大面积的上层甲板,航母的飞行甲板要比舰体宽得多。从正面看,飞行甲板从舰体上面向两舷张出,形状很怪异。 从航母出现直到上世纪50年代初,航母的飞行甲板都是直式的。其形状为矩形,防冲网把甲板分成前后两部分;前部供飞机起  相似文献   

5.
《国防科技》2004,(9):81-81
航空母舰熏对于海上的其他军舰来说熏可以称得上是庞然大物熏然而熏与陆地上的机场相比。则显然是太袖珍了。飞机从那不到300米长的飞行甲板上起飞已经令人瞠目熏而要想在如此短小的飞行甲板上降落就更为困难了。然而熏舰载机飞行员们却并无惧色熏有的甚至一边吹着口哨熏一边操纵着飞机熏平平稳稳地在航空母舰的甲板上起飞、降落。原来熏这些舰载机驾驶员有一大法宝——航母助降镜。为了使现代舰载机驾驶员驾机着舰轻松准确熏人们经历了一次又一次艰难的探索。由于航母飞行甲板与机场相比太短太窄熏飞机着舰点必须非常准确。“失之毫厘熏差…  相似文献   

6.
“嘭!”一架编号“552”的米黄色战机呼啸而落,精确钩住阻拦索,轰鸣巨响中一道新的着陆胎痕“刻”在了飞行甲板上——渤海某海域,我军首批舰载机飞行员驾驶着国产歼-15飞机正在“辽宁舰”上进行阻拦着陆和滑跃起飞试验飞行。  相似文献   

7.
今年1月,美海军一架F-35C战机在南海撞上自家航母甲板.随后,两段关于F-35C坠机过程的不同视角的视频在网络流传.两段视频再现了 F-35C接近航母、撞击甲板,以及从甲板上扫过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甲板着陆引导系统的重要性航空母舰载机要安全可靠地降落在小至长36米、宽6米的运动着的甲板跑道上,谈何容易,它与飞机降落到地面上相比,会遇到许多特殊的困难: 其一,飞机必须对准跑道中线。飞机触舰地点距中线左右偏差必须在3米以内,否则飞机就有可能碰撞停在侧面甲板上的飞机或滑入海中。其二,飞机进场着陆时必须保持10°的降落角(即飞机下滑航路与甲板平面夹角)。在一般海情下,航母本身的晃动角已达10°。如果该晃动角和飞机着陆方向一致,则飞机就可能以高达20°的降落  相似文献   

9.
于瀛  王丹 《现代舰船》2012,(7):33-36
水成膜泡沫(AFFF)自动消防系统美国海军航母在飞行甲板、机库甲板顶部及部分重要舱室内设有AFFF自动消防系统,以便突发火情时能及时控制和扑灭大火。航母飞行甲板上的AFFF喷洒系统是由齐平甲板型、齐平甲板加农炮型和安装在与海水冲洗系统相邻的甲板边缘喷嘴组成。使用时,储存在浓缩舱中的AFFF与由60 gpm正排量泵注入的海水混合后喷出,该注入点在03甲板,刚好在海水  相似文献   

10.
与陆地机场相比,航空母舰这个海上庞然大物显然是太小巧了。且不说飞机从那不大的飞行甲板上起飞已经令人瞠目,那么,高速飞行的飞机要想在如此小的飞行甲板上降落就更为困难了。然而,舰载机飞行  相似文献   

11.
在人民解放军的序列里,有一艘唯一的海上医院船——421医院"南医09船"。这艘医院船常年在祖国南部海万里海疆劈波斩浪。这艘医院船上,生活着一群当代女水兵。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甲板上。告别了一天紧张的训练生活,医务人员们纷纷走上甲板。每天的这个时候,是甲板上最热  相似文献   

12.
⑨安装船底货舱的哭通风管和最底层甲板横梁及其立柱和隔舱壁。⑩安装最底层甲板上的隔舱壁和下层炮甲板的短横梁。⑧开始铺设下层炮甲板。“胜利”号尾部结构模型施工工艺解说(二)  相似文献   

13.
女子当水兵并被允许上军舰曾在美国引起许多争论。虽然有人反对,但支持女兵上军舰者最终占了上风,不少女兵堂而皇之地踏上了美国军舰的甲板。不过,最近随着美国航空母舰“艾森豪威尔”号远  相似文献   

14.
吕强 《现代舰船》2011,(11):16-20
飞行甲板布局形式现状目前,世界上共有九国20艘航母在役,飞行甲板布局形式包括斜角/全通甲板(带弹射器)、斜角/滑跃甲板、直通滑跃甲板三种型式,数量分别为13艘、1艘、6艘。从目前的航母发展计划看,世界海军强国(或有志于强大海军的国家)都在发展大中型航母,这些航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志昂 《现代舰船》2013,(1):36-37
飞行甲板灯光系统是航母飞行作业安全的重要保障,本文以美国海军航母为例介绍设有斜角甲板的航母上使用的飞机起飞、着舰和飞行甲板作业的灯光系统,菲涅尔透镜光学着舰系统除外。这些灯一般既能由主飞行控制室控制,也可由飞行甲板灯光管制站控制,灯光照度可以从全照度调到无光。作用是明晰飞行甲板的边缘,沿飞行甲板四周边线安装,灯距为12.19米,为蓝色的低照度灯。  相似文献   

16.
1998年12月16日晚7时20分,夜幕笼罩了中东大地,辽阔的阿拉伯海上,美海军“企业”号航空母舰已经掉转了庞大的舰身,对准逆风方向航行。很快,航母甲板上的风速就达到了23节左右。1号弹射器上,一架垂尾上画有黑色卡通猫图案的F-14D“雄猫”重型舰载战斗机已整装待发。此时,在这架“雄猫”的机翼挂架上,两枚银灰色的AGM-130C型空对地导弹正虎视眈眈地盯着甲板前方。它们此行的目的只有一个——与伊拉克雷达站同归于尽。  相似文献   

17.
《国防科技》2004,(4):83-83
许多看过关于美国海军航空母舰的电视报道或这方面电影的人,恐怕都还记得舰载机在起飞时甲板上弥散着白色烟雾的情景。其实白色烟雾是从弹射器(舰载机的弹射装置)中喷散出来的。然而,这种情景在下一代美国航母上将不复存在了。 众所周知,航母上飞行甲板的长度与陆地机场的跑道相比相差太远,但飞机如果没有达到一定的滑行速度,机翼就难以产生足够的升力。那么在舰载机尚处于螺旋桨推进时代,为什么低速滑行的舰载机能从飞行甲板上腾空而起呢?  相似文献   

18.
针对计算机辅助指挥调度舰载机甲板作业的决策过程无法脱离人参与这一特点,引入基于逆向学习的强化学习方法,将指挥员或专家的演示作为学习对象,通过分析舰载机的甲板活动,建立舰载机甲板调度的马尔可夫决策模型(MDP)框架;经线性近似,采用逆向学习方法计算得到回报函数,从而能够通过强化学习方法得到智能优化策略,生成舰载机甲板调度方案。经仿真实验验证,本文所提方法能够较好地学习专家演示,结果符合调度方案优化需求,为形成辅助决策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吕强 《现代舰船》2011,(11):10-15
飞行甲板是航母舰载机的重要活动场所,也是航母与主战舰艇在外形上最为明显的区别。在航母百年发展史中,飞行甲板布局形式经历了两段式、直通式、全通/斜角甲板、滑跃甲板等多种型式。从目前各国新型航母及舰载机的发展看,支持舰载机弹射起飞/阻拦着舰的全通/斜角甲板是飞行甲板今后一段时间内的主流和发展趋势。本文简要回顾自航母诞生起,飞行甲板的演变历程,并着重分析二战后全通/斜角甲板的布局变化,意图揭示推动飞行甲板布局变化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相对静止气氛下单颗粒硼的着火过程展开了系统研究,考虑硼颗粒周围径向气相流动以及硼颗粒与周围环境间的传热和传质过程,建立了一维硼颗粒着火模型。分析了硼颗粒在实现着火和未能实现着火两种典型情形下的颗粒相、气相组分参数以及颗粒外表面上Stefan流的变化规律,并对其成因展开了分析。研究表明,在实现着火和未能实现着火两种典型情形下,硼颗粒外表面的Stefan流都会经历先由周围空间流向颗粒表面,而后变为由颗粒表面流向周围空间的过程;考虑颗粒外表面处气相Stefan流作用后,硼颗粒的着火延迟时间减少,且压力越大,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