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预备役登记是依照国家法律对应服预备役的公民进行的注册管理,即按照《兵役法》和国务院、中央军委、总部的规定,依照全军统一的专业名称和专业号码,把符合服预备役条件的退伍军人、转业军官以及地方上适合服预备役的人员都登记起来,作好统计。目的是掌握预备役人员数量、质量和分布情况,有计划地储备预备役军官和士兵,为战时兵员动员作准备。 一、预备役登记统计对象。一是军官预备役登记的对象主要包括:转服预备役的转业军官;确定服军官预备役的退出现役的士兵,通常指在部队表现较好,是部队  相似文献   

2.
(一)兵源。美国预备役军官主要来源于各种军官学校、后补军官学校或军官训练学校的毕业学员;各军种在地方院校开设的后备军官训练团所培训的优秀毕业学员;按规定退出现役转服预备役的军官;具有军队所需专业特长的文职人员;预备役部队中的优秀士兵。预备役士兵的主要来源有:现役士兵服满规定的最低服役期后,将服役合同中剩余的时间改服预备役的人员;服满合同年限的现役士兵再次服预备役的人员;直接从在校学生和社会青年中招募服预备役的人员。  相似文献   

3.
薛鹏 《国防》2012,(2):59-60
新修订的《兵役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士兵预备役分为第一类和第二类,第一类包括三部分人员:一是预编到现役部队的预备役士兵,二是编入预备役部队的预备役士兵,三是经过预备役登记编入基干民兵组织的人员;第二类包括两部分人员:一是经过预备役登记编入普通民兵组织的人员,二是其他经过预备役登记确定服士兵预备役的人员。  相似文献   

4.
现在,退伍战士服预备役的工作比较落实,而部队在确定军官转业时,不确定转业军官是否服预备役;地方的接收部门只管安排转业军官就业,也不过问服预备役这件事。形成落空的主要原因有;转业干部服预备役的制度没有确立;对转业军官服预备役没有具体的规定和要求;没有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军官预备役的登记、管理工作;有关部门对这项工作不重视,有法不依。  相似文献   

5.
军事纵横     
1957年6月,中央军委发出《关于改进兵役工作的指示》,决定将民兵与预备役合而为一。这是我国第一次实行民兵和预备役相结合的制度。这一决定是根据我国当时民兵工作和预备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来的。实行合而为一,服预备役的人员一律参加民兵,民兵也就是预备役人员,民兵工作也就包含了预备役工作,既符合群众  相似文献   

6.
中央军委近日发出《关于评定授予预备役军官军衔工作的指示》,决定今年为全国预备役军官评授军衔。 中央军委的《指示》规定,评授预备役军官军衔的范围限定在:编入预备役部队和预编到现役部队担任预备役军官职务的人员,以及经兵役机关登记。未编入预备役部队和未预编到现役部队的退出现役转服军官预备役的人员。 《指示》确定,评授预备役军官军衔工作分两批进行。第一批为编入预备役部队和预编到现役部队的预备役军官评授军衔,今年7月底以前完成军衔的授予工作。8月1日起,佩带军衔肩章、符号。第二批为其他预备役军官评授军衔,年底前完成军衔的授予工作,1997年1月1日起佩带军衔肩章、符号。其中,今年1月1日以后批准退出现役转服军官预备役人员,在公布其退出现役转服军官预备役的同时,改授预备役军官军衔,待预备役登记  相似文献   

7.
自《预备役军官法》颁布实施10年来,经过军地各级的共同努力,预备役军官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结构布局得到逐步优化。但在预备役军官登记方面也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广大军转干部对服预备役意义认识不足,存在服与不服没两样的思想;二是现役部队往往重视对有关现役法律法规的宣传,对《预备役军官法》宣传力度不够;三是缺乏对拒服预备役人员的具体惩治措施;四是各统计单位缺乏与地方部门的联系沟通。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应着手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确保预备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兵役活动与群众(包括预备役人员自身)的切身经济利益更加密切。为此,要贯彻执行《兵役法》,健全和完善我国的预备役制度,就迫切需要把服预备役的兵役义务具体化、法律化。根据当前的情况,找认为预备役人员应尽如下义务:  相似文献   

9.
做好预备役军官登记工作是抓好预备役军官队伍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如何解决好当前预备役军官登记难的问题,我们认为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抓住“两个时机”施教,增强军转干部转服预备役的自觉性。要注意把握好“离队前”和“岗前培训”两个时机加强思想教育,提高他们对转服预备役  相似文献   

10.
邱启建 《国防》2003,(8):35-36
世界新军事革命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以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新一代兵器逐步取代了机械化兵器。器利要求兵精。退伍军人是具有较高军事素质的后备兵员,也是法定的一类预备役人员。因此,在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中,必须把服预备役退伍军人动员准备置于重要位置。除了要建立综合高效的服预备役退伍军人动员领导和保障机制外,着力解决以下几个问题至关重要。 (一)摸清数质底数。过去,服预备役退伍军人或与未服过现役的适龄青年混合编入基干民兵组织,或处于无组织依托的自由状态。这种“粗放型”的储备形式,致  相似文献   

11.
预备役退伍军人属一类预备役,是战时动员的重点对象。因而,平时注重对退伍军人的对口储用、训练登记和有效管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努力创造有利于快速动员退伍军人的社会环境,要针对本地区的实际,具体制定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相关人员,对服预备役退伍军人动员方面的责、权、利,使人们在法规的范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同时,要积极推进地方国防动员立  相似文献   

12.
易定旗  任蛟 《国防》2003,(7):26-27
我们在近年来开展退出现役军官和文职干部服预备役登记统计工作时,发现普遍存在三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退出现役的军官和文职干部转服预备役意识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军官法》第十三条规定:“从退出现役的军官和文职干部中选拔的预备役军官,由部队团级以上单位政治机关提出转服军官预备役的意见,按照规定的权限批准后,到安置地的县人民武装部办  相似文献   

13.
为了搞好预备役军官调整配备工作,我们对师直现任数百名预备役军官的情况,逐人作了摸底调查,综合分析这些情况,认为预备役部队调整配备预备役军官亟需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下决心把一些年龄偏大的预备役军官调整出来。(预备役军官法)在规定预备役军官平时服预备役最高年龄的同时,允许少数确因工作需要的达  相似文献   

14.
团职以下预备役军官平时服预备役的最高年龄普遍下调5岁22日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预备役军官法修正案草案调整了预备役军官的退役年龄,将团职以下预备役军官平时服预备役的最高年龄普遍下调5岁。  相似文献   

15.
战士:通过前面三讲,我已经有了这样的认识——当一名预备役军人,是很光荣的。指导员:应当这样认识。战士:可是,有的人却说,当一名预备役军人不如当现役军人光荣。对这个问题应当怎样看? 指导员:据我了解,认为当一名预备役军人不如当现役军人光荣的思想,主要产生在下列一些人员中:一是一些编入预备役部队的转业退伍军人。他们觉得在现役部队战斗生活了好多年,再服预备役没啥意思,产生一种厌倦情绪;二是一些符合征兵条件的青年当兵没当上,被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区预备役军官队伍建设在各级党委和政治机关的高度重视下,本着政治合格、数量适当、分布合理、素质良好、动员快速的原则,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一是登记率稳步上升。2002年转业安置在西南五省(区、市)的转业干部转服预备役登记率99.68%,比去年增加0.5个百分点。二是文化素质逐年提高。全区现有预备役军官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由去年的58%增至60%。其中研究生增加0.3个百分点,大学本科增加1.2个百分点。三是年龄结构形成梯次。师职平均50.5岁,团职平均43岁,营职平均40.5岁,连职平均38岁,排职平均30.5岁。四是转服人员比例增大。服过现役的占87.5%,未服过现役的占12.5%,随着转服人员数量的增多,有利于预备役部队战备训练。五是分布渐趋合理。云、贵、川、藏、渝地区预备役军官绝大多数分布在大中城市和经济较发达地区,并向边远地区辐射,便于联系、集结和组织开展活动。  相似文献   

17.
当前,部分被编入基干民兵连队的人员,同时又被编入预备役连队,使这些人员同时具有基干民兵与预备役军人的双重身份,这一现象较为普遍,我们称之为“民兵与预备役套编”。这一做法弊多利少,它既不利于民兵与预备役部队各自的平时建设,也不适应未来战争的战时需要。其理由  相似文献   

18.
《预备役军官法》的颁布和实施,为预备役军官队伍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但新形势下出现的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一是预备役军官依法服预备役的观念不强。二是宣传力度不够,社会对预备役军官的了解不多。三是预备役军官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贫富拉开了档次,这种现象使部队也使我们民兵、预备役人员受到震动和冲击。地区之间收入反差拉大和同一地区个人之间实际收入不均等,加上少数民兵、预备役人员家庭有特殊困难,入不敷出,引起心理失衡。市场经济带来的差异性,使一些民兵、预备役人员以富为荣的物质利益观念日益增长,在利益现念的驱使下,少数民兵、预备役人员用利益标准来衡量参加民  相似文献   

20.
黄光汉 《国防》2005,(2):50-51
预备役部队常驻分队,是以预备役人员和预备役常驻人员为基础、现役军人为骨干组建的常驻营区的建制分队,主要担负训练示范、技术保障、反恐维稳、抢险救灾、以劳养武、营院管理等任务,是预备役部队平时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的应急机动力量。近年来,我们针对预备役部队“亦军亦民”的特点,着眼“战场”与“市场”需要,按照“军事化管理、企业化运作、社会化保障”的思路组建了一支预备役部队常驻分队,较为有效地解决了预备役部队现役军人少、训练骨干不足的困难和矛盾。现结合我们的实践,就预备役部队常驻分队的“建设、训练、管理、使用、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