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5 毫秒
1.
为掌握压电驱动器在复杂力-电工作场中的动态特性,在压电驱动器位移动态测试台架上,对试制的压电驱动器在不同电场(限流电阻、驱动电压)和机械载荷(预紧力)下的输出位移特性、响应特性、输出力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试制的压电驱动器输出响应迅速,受限流电阻、预紧力和驱动电压的影响非常小,其频率响应可以达到2 kHz;驱动电压对压电驱动器最大位移输出和稳态位移影响最大,驱动电压升高,输出位移基本呈线性增加;随着限流电阻增加,压电驱动器最大输出位移减小,适当增加限流电阻和预紧力能够抑制位移波动;该压电驱动器在140 V驱动电压、2.2Ω限流电阻的情况下最大位移可达54μm,输出力大于840 N,能够满足压电喷油器球阀升程和球阀抬起力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具有高柔顺性、低能耗、高功率等特点的微型软体机器人在管道检修、战场侦察等复杂环境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能源与驱动器决定了微型软体机器人运动方式和运动性能。为使更多研究人员了解现有柔性驱动技术及其能量来源的研究进展,从物理能源驱动、化学能源驱动以及生物混合驱动三方面入手,总结了基于这三种能源的典型驱动方式并分析其优劣。对现有柔性驱动及其能源存在的不足与未来发展进行讨论与总结,可为后续软体机器人柔性驱动技术发展与性能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管道机器人在工业检测、工业维修、医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其驱动方式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从理论上对步进式螺旋驱动管道机器人的工作环境、工作原理以及受力状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螺旋廓线驱动机构的设计方案;根据驱动器的运动力学性能要求设计了从动件的运动规律,既避免了刚性冲击又避免了柔性冲击。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电磁同步线圈驱动器工作原理,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驱动线圈的三维模型。在不同结构的驱动线圈的驱动下,分别对电枢所受电磁力进行仿真,得到电枢在不同情况下的受力变化规律;在加载情况完全一致的情况下,对比不同结构的驱动线圈对电枢的作用力,得出2层驱动线圈对电枢综合作用效果较好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图形用户界面(μC/GUI)以其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在各种嵌入式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文中介绍了μC/GUI在以Nios II处理器为核心的SOPC系统中的移植过程和应用方法。分析了SOPC系统架构和μC/GUI的组织结构,构建了LCD控制器和触摸屏驱动,实现了中文显示。μC/GUI运行结果表明,LCD上图形显示效果良好,体现了μC/GUI在SOPC系统中应用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电子装备软硬件平台对双屏显示输出的基本要求,探索了在VxWorks系统下开发WindML双屏显示驱动程序的方法。分析了WindML图形系统驱动程序体系结构,通过在图形驱动和WindML图形接口之间增加一个双屏显示控制层的方法,由双屏显示控制层接收WindML图形接口指令,再传给图形显示驱动程序,实现双屏显示输出。该方法设计的双屏显示驱动,能够使两个分开的屏幕逻辑上合为一个大的屏幕,很好的解决了WindML双屏显示输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针对小型化超声波电机应用前景,重点解决超声波电机驱动电路小型化难题,采用谐振升压驱动原理,完成超声波电机驱动器小型化。小型超声波电机驱动器应用谐振升压驱动技术和半桥逆变技术优化了驱动方案,减省了难以小型化的变压器,有效地缩减了驱动电路体积。从超声波电机等效电路建模与LC谐振电路分析出发,研究了驱动电路输出波形、最佳匹配电感的选取以及真实电感对驱动输出的影响,并借助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分析了谐振升压输出波形。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谐振升压电路对柱状行波型超声波电机的驱动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谐振升压驱动电路驱动器性能达标,且比传统变压器式驱动电路体积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8.
基于柱状感应驱动器的结构模型和电路模型建立其相应的数学模型,并依据该数学模型导出感应驱动器等效阻抗的表达式,理论分析电枢涡流效应对驱动线圈等效阻抗的影响.然后,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仿真电枢涡流效应对驱动线圈阻抗特性的影响,给出驱动线圈阻抗特性变化的趋势,并与静磁条件下空心圆柱线圈的电感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理论分析与仿真分析结果非常吻合,这为感应驱动器的参数计算与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ATmega8单片机为程控接口的核心控制电流驱动器,实现了程控电流驱动器的设计方案。电流驱动器采用Buck变换器进行输入/输出功率变换,通过电压、电流双反馈调节的反馈环路控制PWM驱动电路使Buck变换器实现输出电压可调,程控接口根据设定值大小以高频PWM输出方式控制电流驱动器输出相应的电流。进行了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程控电流驱动器输出可靠性高,响应时间快,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
根据我军无线通信装备面临的问题,结合美国国防部最近发布的可编程模块化通信系统(PMCS)的指导思想,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军用无线通信系统的新构想。该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具有可编程、模块化和开放性。它将对促进我军通信装备的研制、使用、维护和管理的现代化的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作战效能评估是指挥决策的基础。随着战争形态由机械化向信息化的转变,作战信息爆炸式增长,战争系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特征,给作战效能评估工作提出了挑战。文章根据效能评估模型建立机理的不同,将效能评估方法分为数学模型驱动、作战模拟驱动、经验驱动和数据驱动,并从每类方法中选取一种或多种典型方法进行介绍,对各类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效能评估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驱动器并联方式能有效扩大驱动容量,但该方式容易引入环流。为了抑制环流,分析了两个独立电源供电的两台驱动器并联结构系统,阐述了环流的特性,并提出了基于环流反馈的控制结构。这种控制结构通过环流的反馈,只需要控制调整其中一台驱动器,就可减小两台驱动器输出电压的差异,实现环流抑制。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控制结构降低了控制的复杂性,能够抑制环流,实现独立电源供电的无刷直流电机驱动器并联。  相似文献   

13.
准确预示太阳帆板驱动系统动力学特性是开展扰振机理和振动控制研究的基础。本文推导了考虑驱动控制因素的太阳帆板驱动装置等效力学特性参数表达式,构建了太阳帆板驱动系统动力学特性等效分析模型,并在仿真和试验验证基础上,讨论了驱动速度和控制增益对驱动装置力学特性参数和驱动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所构建的等效分析模型能够在不同驱动速度和控制增益情况下准确预示驱动系统动力学特性,分析结果与试验误差小于10%;驱动装置等效阻尼与驱动速度和控制增益无关,但等效刚度随控制增益减小和驱动速度增大而减弱。随着驱动速度提高,驱动控制逐渐成为影响驱动系统动力学特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标样本数据和行为知识匮乏、不平衡对空中目标飞行机动识别带来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与知识双驱动的智能化识别方法。采用集成学习的思想将数据驱动的深度学习模型和知识驱动的推理模型融合,既可以弥补推理模型在复杂环境下表现不佳的不足,又可以增加深度学习的可解释性和鲁棒性。利用仿真对比实验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对目标机动行为识别能力优于仅基于知识驱动或仅基于数据驱动的单驱动系统,准确率达到90.1%。此方法大幅提升了对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和识别准确率,对目标机动行为识别有重要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可编程控制器直流调速系统通信监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 S I E M E N S可编程控制器与具有通信功能的直流调速器之间的通信控制,通过对系统的硬件配置、控制方式、通信软件实现介绍,给出了应用 P L C进行直流调速器串行通信监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用数据驱动故障诊断方法对船用核动力装置破口尺寸进行诊断时速度快,但诊断结果存在不确定性;机理模型驱动诊断方法确定性较好,但需要人为判断和输入故障类型。为此,提出了一种数据与机理相结合的船用核动力装置破口尺寸诊断方法。首先,选取BP神经网络作为数据驱动诊断方法,建立安全分析平台作为机理模型分析工具;然后,采用Matlab编写接口程序,实现了数据驱动和机理模型驱动二者耦合运行;最后,对所提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利用机理模型可验证数据驱动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当数据驱动诊断结果不够准确时,在数据驱动诊断结果基础上采用机理模型驱动方法可诊断出更准确的破口尺寸;数据驱动与机理模型驱动相结合的船用核动力装置破口尺寸诊断方法是可行且高效的,能够实现在线快速诊断,该方法还可应用于其他类型故障诊断与分析。  相似文献   

17.
针对 CRT显示器的缺点提出了对显示部件进行改进设计方案,采用当前在军事领域大量使用的LCD平板显示器和计算机控制技术,利用程控译码器和视频显示器的接口信号,实现显示目的并提高显示效果.在改进方案中采用了A/D转换技术、中断等技术,利用控制信号产生中断进行模拟信号的采集和数字信号的提取,译码后在LCD显示器上复现出来.改进后的显示器除能完成所有CRT显示器的功能外还具有自校准功能,且可以显示中文参数表页,使操作更加简便.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自行火箭炮自动装填系统工作过程的图像仿真。将实际拍摄的装填过程运动图像用动态压缩技术进行数字化,在多媒体创作系统环境下取得对数字图像的逐帧控制,再辅以动画及静止图片,构成仿真图像,然后利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完成外部开关量及模拟量与主机的实时通信,最终实现外部开关量和模拟量对图像的实时控制及图像状态对外部执行部件的实时驱动。  相似文献   

19.
随着通信对抗技术的发展,传统的通信抗干扰技术及其装备的研制不断面临新的挑战,采用模块化设计的新一代战术无线通信系统从顶层设计着手,构建了战术通信装备的体系结构,使系统具有体系结构的开放性。软件的可编程和软硬件高度模块化等显著特点,为通信抗干扰技术的不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可编程模块化通信系统的安全体系结构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安全体系结构的概括性描述,并着重从硬件安全、软件安全和系统安全三个方面讨论了安全体系结构的框架、要求及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