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下连当兵、蹲连住班活动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机关干部下到基层连队,走近一线官兵,用另一种形式投身部队建设。要想扎实推进当兵蹲连工作,机关干部要做到“三真三实”。  相似文献   

2.
时下 ,机关干部转变工作作风 ,走出机关大楼、深入基层单位 ,察兵情、听兵意、解兵忧 ,受到官兵的普遍欢迎。但有些机关干部下基层时 ,“身”下“心”不下 ,心不在焉地听听汇报 ,没有目的地游游逛逛 ,或者坐着小车转一转 ,隔着玻璃看一看。基层官兵称这种下基层是“潇洒走一回”。这些同志主要是“官”念太强 ,放不下架子 ,拉不下面子 ,扑不下身子。有的兜风心切 ,在机关呆的时间长了 ,感到压抑沉闷 ,趁下基层机会好好散散心、兜兜风 ,放松放松。下基层是领导机关为了解基层建设的真实情况和最新动态 ,实行面对面指导 ,帮助基层解决问题 ,促…  相似文献   

3.
唐时军 《政工学刊》2003,(10):35-36
我们在基层检查工作中,发现基层官兵对领导机关在党风廉政建设上有一些反映。一、“考得好不如关系好”。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领导机关在处理基层敏感事务上切实做到公平公正。基层的敏感事务,事关官兵的切身利益,文件要求多,硬性措施严,官兵盯得紧,在处理这些事务上最能体现领导机关的党风廉政建设水平。调查中,不少官兵反映,每年士官改选、战士考学、学技术都要组织考试。但“考得好不如关系好”。他们认为,考后不公布成绩,透明度不强,考试只是形式;有的明显不如自己反而“上”,平时工作、表现不好也能“走”,主要原因就是这些人有“靠山”…  相似文献   

4.
汪昱 《政工学刊》2013,(11):27-27
机关干部是党委首长与基层官兵联系的桥梁。机关干部与基层官兵的融洽程度,直接影响着“桥梁”的通畅状态。据笔者的体会,基层主要喜欢以下类型的机关干部。 一是思想认知高一筹。机关干部是党委首长的“代言人”,是基层与党委首长沟通的“摆渡船”。无论是下达上级指示、受理基层请示,还是指导基层工作,其言行举止、行为谈吐、执行方式,都蕴含着机关干部对党委首长指示的领会深度、对基层的体恤程度以及抓工作的标准力度,  相似文献   

5.
习主席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抓好全军政治机关和政治干部队伍建设,努力建设对党绝对忠诚、聚焦打仗有力、作风形象良好的政治机关和政治干部队伍。旅团政治机关直接面对面地服务于基层,政治机关干部工作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着政治工作效能发挥。当前,旅团政治机关干部普遍存在成分新、流动快、经历单一、经验匮乏的问题,大力提高旅团政治机关干部的能力素质意义重大。一、在工作中要做到“三会”“高层做正确的事、中层正确地做事、基层把事做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三严三实"要求,既是党员干部的人生格言、政治箴言,又是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的战略运筹和政治安排。机关干部只有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切实履职尽责、勇于担当,时时处处率先垂范,才能感召部队、凝聚力量、树立威信。一、倾注服务基层的真感情。机关干部要通过有效措施,切实让基层官兵感受到党的关怀、组织的温暖。首先,浓厚对官兵的感情。要始终把保持对基层对官兵那份炽热情怀,作为服务基层服务官兵  相似文献   

7.
落实党中央“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决定,在部队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当前首要的政治任务,也是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目前大部分基层单位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热潮已经兴起,但也有部分基层单位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上存在着动力不足、方法落后、效果不佳的问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基层是大头,又是实践的末端,实践效果如何,既取决于上级领导和机关的指导,更取决于基层党组织和干部、骨干作用的发挥。只有紧紧依靠基层自身力量,充分发挥广大官兵的主体作用,才能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同志讲,“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把握官兵的思想情况,是做好基层经常性思想工作的前提,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基础。而要把握官兵的思想实际,应做到“六会”。  相似文献   

9.
一些机关人员口口声声说是指导基层,服务基层,可一旦基层真的有了什么问题需要帮助解决,他们又常常以“手头事多,再说”等话搪塞官兵。时间一长,不但基层的事情没有落实,官兵牢骚满腹,机关的形象和威望也打了折扣。作为机关人员,在手头事多、基层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急的情况下,先  相似文献   

10.
江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再次强调要走群众路线。学习贯彻《讲话》精神 ,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密切联系官兵 ,最根本的就是要倾听官兵呼声、反映官兵意见、集中群众智慧 ,使各项决策和工作符合实际和官兵要求 ,而“知实情”又是密切联系官兵的核心之点。但由于一些机关对基层情况知之不真出现了不应有的失误。从机关自身来查找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心不诚 ,使基层有话不想说。“心诚则灵” ,心不诚则难息息相通。有的机关干部热衷于坐在“上层”摸情况 ,不愿直接到基层掌握“第一信号”。即使身子下到基层 ,也是身入心不入 ,和基…  相似文献   

11.
陈程 《政工学刊》2014,(11):75-75
古人云,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领导机关下基层是了解情况、调查研究、检查指导工作的一种好形式,也是机关干部的一项基本功。然而,我们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现实,有的干部下基层"身入"而不"心入",听听汇报、提提要求、走走形式、做做样子,就算完事;有的干部下基层不能"以心换心"与官兵打成一片,习惯于坐在房间里看电视、翻文件,很少放下身段深入实地调查研究;有的干部下基层“身在曹营心在汉”,心思不在基层,精力不在指导,工作敷衍应付,遇到问题就躲避,或者直接将问题上交,不能真心为基层解困分忧。  相似文献   

12.
孙宝山  郝帅 《政工学刊》2014,(12):46-46
近年来,完美无缺的“高富帅”形象已成为未婚女性仰慕的对象、择偶的标准。军营中,基层政治干部只有赢得了官兵的钦佩和信赖,政治工作开展起来才能事半功倍。静心思考,基层政治干部如何做才能像社会上“高富帅”对异性的吸引那样,不断赢得官兵青睐?  相似文献   

13.
党管干部是我军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政治机关是党委领导开展政治工作的主要职能部门,在落实党管干部的工作中发挥着基层和其他机关无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政治机关内部协调不够,没有形成合力,致使当前在落实党管干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1.单位进步与个人晋升不一致 有的单位先进年年评,干部却未“挪窝”;有的单位工作平平,却是经常出干部。这种单位好差与干部调配使用“两张皮”的现象,极大地削弱了组织部门党管干部的力度,使党管干部仅仅表现为党支部落实党员教育、严格组织生活等简单形式。2.检查监督与提拔任用…  相似文献   

14.
上面千条线,基层一根针。基层官兵作为各项工作落实的末端,其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既取决于官兵这一主体因素的思想觉悟和能力素质,更有赖于机关能在多大程度上激发和调动官兵主动参与的热情。实践中感到,当前基层期盼机关能够纠正和克服一些束缚和制约基层官兵积极性主动性发挥的不良现象。一是“通知文电”能否不“火急火燎”。随着务级对“五多”问题的有效纠治,下发到基层的通知文电数量大为减少,但另一种让基层颇为反感的现象则经常出现,机关刚刚下发的一份通知文电,短时间内就要求立即上报,不仅干扰和打乱基层正常的工作秩序,让基层甚是反感,而且有限的时间往往导致的情形只能是简单应付、敷衍了事,任务完成的质量也难以保证。  相似文献   

15.
一、基层预任官兵政治教育应纳入区乡党委日标管理之中,政治教育经费应纳入地方财政预算。 二、师团政治机关要加强基层政治教育工作指导。对官兵每年进行一次培训,并开好一年一次的基层政治教育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表彰会。 三、突出“四项”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16.
<正>习主席强调,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思想形势分析作为掌握官兵思想的一种重要工作方法,既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也是我军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对于打牢部队全面建设基础和提升战斗力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各级政治机关和政治干部,必须学好用好思想形势分析这个起家本领、看家本事,牢牢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权,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当好思想战线上的“侦察兵”。一、全面搜集“情报”,搞好思想调查是前提习主席指出,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  相似文献   

17.
王超 《政工学刊》2014,(9):77-77
有过基层任职经历的干部都知道,每当上级领导到基层部队检查或者走访,基层官兵总是刻意避开检查的上级领导,即使是官兵正常的进行工作也不喜欢与上级领导碰面。更有甚者,基层单位领导为了避免官兵与上级领导相遇,故意给部队安排工作、组织教育、限定活动范围。这种现象在基层部队极为普遍。仔细分析,可以将原因概括为三个"不过硬":一是心理素质不过硬。  相似文献   

18.
<正>灌输授课是我党我军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和优良传统,在改造思想、强化引领、塑造灵魂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灌输授课仍存在道理讲不到官兵心坎上、好箭射不到靶子上的问题。部队政治干部尤其是基层施教者要充分认清自己所担负的责任和使命,下大力提高灌输授课的精准度,当好官兵政治上的领路人。一、立好靶标,解决“盯着什么去讲”的问题灌输授课不是走过场,而是要能够给官兵带来启发、解决问题、激扬斗志。只有立好靶标,确定好课题,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精准灌输。  相似文献   

19.
解决认识问题 ,注重从思想感情上自觉密切(一 )充分认识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必须端正对基层官兵的根本态度。领导干部对基层官兵的态度和感情问题是密切党群关系的根本问题 ,也是检验领导与群众的关系搞得好不好的“试金石”。在实际工作中 ,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群众关系搞不好 ,主要是在与基层官兵的感情和态度上出了问题。概括起来集中反映在三个字上 :①“远”。就是一些领导干部不愿意自觉地去接触基层官兵 ,习惯于高高在上 ,长此以往 ,基层官兵对领导干部也必然敬而远之。②“疏”。就是领导干部对基层官兵缺乏亲近感 ,缺乏兄弟般的情…  相似文献   

20.
年初以来,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武部党委机关共为基层解决民兵活动经费无着落、民兵政治教育缺教材、专武干部交流途径不顺畅等难题15件,基层普遍反映:机关抓基层的力度大了,干部抓基层的能力强了,领导解难题的办法实了。这是该部党委落实“机关基层同步,职责责任挂钩”举措带来的良好效果。 春节过后,该部党委不谈成绩、不摆荣誉,而是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基层开展“缺什么、要什么、盼什么”的调研活动,然后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