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习主席提出的强军目标,能打胜仗是核心,关键在人才。武警院校作为武警初级指挥“合训”人才培养基地,要紧紧围绕“能打胜仗”要求,加强政治、军事素质和战斗精神培养,使培养的学员懂打仗、会打仗、练打仗、打胜仗,真正成为“一懂五会”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2.
深化武警院校改革,聚焦“能打仗、打胜仗”这个强军之要,必须构建武警法学学科体系。武警法学经历了孕育萌芽、研究探索、创立形成的发展阶段。构建武警法学学科体系,必须紧贴武警部队职能任务实际,发展武警法学的特色和优势,为部队培养“会指挥、懂法律的指挥警官和初级指挥人才”。  相似文献   

3.
提高武警院校办学治校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是武警部队整体建设和完成使命的迫切需要。这就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贴近部队需求,注重办学质量的提高和人才培养,保证武警特色,实现武警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4.
学科在武警部队的军事理论创新、信息化进程、武器装备发展和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武警院校学科发展现状与建设现代化武警需求还有较大差距。因此,要理清建设思路,打牢发展基础,注重建设实效,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为实现“能打胜仗”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中国梦和强军梦,全军和武警部队正在掀起进一步推动部队训练向实战靠拢、院校教育向部队靠拢的热潮。对于武警院校来讲,就是要紧紧扭住“能打仗、打胜仗”这个强军之要,通过提高认识、创新指导理念、健全机制,切实推动院校向部队靠拢。  相似文献   

6.
武警院校是武警部队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多年来为武警部队输送了一大批指挥和技术人才。新时期武警部队任务特点的转变,对武警院校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武警院校与武警部队、武警院校之间、武警院校与解放军院校以及与地方高校之间多方位、多层次的定期交流机制,对武警院校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适应国家、军队教育改革发展形势和建设现代化武警的要求,武警院校系统进行了体制编制调整改革,减少院校数量、完善了培训体系、优化了内部结构、理顺了管理体制等,实现了院校结构性调整,这必将对促进院校建设和人才培养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如何尽快适应教育转型,加强任职院校军事基础教员队伍建设,是当前亟待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 ,武警院校认真贯彻全军第十四次院校会议和总部院校会议精神 ,从实际出发 ,努力探索院校教育的特点和规律 ,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深入开展“四愿四好”活动 ,有力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然而 ,院校人才培养与部队建设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武警院校要实现跨越式发展 ,迈入全军重点院校行列 ,在全军院校中有一席之地 ,尚需在研究把握院校教育规律、理清思路、深化教改上下功夫。一、围绕“一个核心”———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是院校教育的生命 ,提高教学质量是院校建设永恒的主题。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 ,院校要牢固树立中心意识、质量…  相似文献   

9.
加快武警院校初级指挥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既是贯彻落实胡主席主题主线重大战略思想的客观要求,也是适应建设现代化武警需要,不断提高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迫切要求。客观分析了以往武警院校初级指挥人才培养模式所取得的主要成绩、存在问题及原因;从适应武警部队现代化建设现实需要等方面,阐述了转变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从服务部队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高度,提出了加快初级指挥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六项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0.
从素质教育必须坚持“又红又专”、以“四有” 为目标、以“三个面向” 为宗旨三个方面.对邓小平的人才观、人才标准、人才培养等理论以及其对武警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高东升  赵淑珍 《国防》2014,(11):75-77
强军目标是武警院校转型发展的基本抓手。用强军目标统领武警院校转型发展,必须牢牢扭住院校思想政治建设、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培育优良校风这四个着力点,推动武警院校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学科体系和办学模式的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12.
从分析武警院校安全工作隐患出发,提出了武警院校继续深化解决“五个重点问题”,确保安全稳定的基本思路和做法。一要树立忧患意识,居安思危,警钟长鸣;二要抓好“三项经常性”工作落实,打牢院校安全稳定基础;三要抓好安全稳定教育,筑牢院校官兵思想防线;四要坚持依法从严管理,提高院校正规化建设水平;五要瞄准薄弱环节做工作,在解决院校重点问题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3.
提高武警院校创新能力,既是服务武警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是培养高素质现代警官的需要。武警院校必须努力建立知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人才培养创新体系,在提升创新能力上实现新的突破。同时,要从更新发展观念、改革科研管理体制和完善激励机制上保障院校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人才培养质量是院校办学的核心目标,加强武警院校育人机制建设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为了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武警院校应着重从以下方面抓好育人机制建设:优化目标牵引的培训机制,形成科学育人的管理机制,构建综合评价的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15.
"课程思政"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实现武警院校"立德树人"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课程思政"对于改变武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推动构建武警院校"三全育人"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武警院校"课程思政"还存在缺乏顶层设计、制度机制还不健全完善、"课程思政"理念尚未深入人心、教员"课程思政"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等现实问题,需要从完善顶层设计、强化"课程思政"理念、培养教员"课程思政"能力等方面推动武警院校"课程思政"。  相似文献   

16.
针对学科建设在院校发展、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结合武警院校学科建设实际,探讨了如何以强军目标为牵引,把握武警院校学科建设着力点应关注的问题。强军目标指向清晰,决定人才培养目的,必须突出学科发展重点;强军目标内容完整,提出人才培养要求,必须优化学科体系架构;强军目标任务繁重,需要人才培养支撑,必须加大学科建设力度。  相似文献   

17.
在建设现代化武警的系统工程中,武警院校建设处于优先的地位。为了发挥好院校在建设现代化武警中的重要作用,必须确立“特色办学”理念,努力开创“特色办学”的新路子。本文论述了特色办学的重要意义,以武警工程学院为例,分析了武警院校特色办学的现状,对进一步实施特色办学、以特色拉动院校创新发展进行了前瞻与思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武警部队编制体制的不断调整,士官教员逐步成为院校人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武警院校应发挥士官教育的优势,不断健全士官教员的培养机制、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使士官教员成为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的有力推手和有益补充,进一步科学提升武警院校学员满足第一任职的需求及院校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武警指挥院校教学保障工作能力的强弱不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好坏,而且间接地影响部队战斗力的生成和执勤、“处突”任务的完成。要提高武警指挥院校教学保障能力,适应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和现代化条件下执勤、“处突”的要求,应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20.
武警院校担负着为武警部队培养新型军事人才、发展创新军事科学技术和为部队战斗力服务的重大使命 ,对部队建设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作用。随着世界范围军事高技术的迅猛发展 ,以及国内安全稳定形势的复杂变化 ,对武警部队建设提出了严峻挑战。要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维护社会稳定 ,保卫国家安全的神圣使命 ,保证部队“拉得出、靠得上、打得准” ,就必须把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摆到突出位置。这里我仅就加强武警院校科研工作谈几点初步认识。一、充分认识院校科研工作的地位作用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要搞好科研工作 ,要想在科研工作上有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