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宁省辽阳市宏伟区,是国家大型企业——辽阳石油化纤公司所在地。多年来,这个地区的武装工作由区武装部负责,武装部为“一个机构、两个牌子”。即:“宏伟区人武部”、“辽阳石油化纤公司武装部”。最近,这个人武部又新挂上了一块“中国石油辽阳石化分公司武装部”的牌子,变成了“一个机构、三个牌子”。第三块“牌子”的诞生,标志着企业经过改革、重组这样的“大动荡”后,武装工作没有减,地位没有降,并得到了一定的加强。武装部的同志都说:这是公司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发24号文件精神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编辑部: 贵刊94年第11期刊载四川金口河区人武部三位同志采写的《八一四厂不该合并武装部》一文,反映了当前企业武装机构、民兵工作及武装干部的实际情况,具有普遍性,是当前企业民兵预备役工作应当引起重视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城市民兵工作是民兵工作的重点,必须在战略全局上高度重视和做好深化城市民兵工作改革这篇大文章。 努力加强企业武装机构建设 当前,在市场“杠杆”的调节和支配下,企业发展逐步走向国有、私有、独资、合资等多种形式所有制并存的局面,企业民兵、预备役工作必然面临许多新的问题。我们建议要适应企业发展的新情况新趋势,采取以下措施进一步健全企业的武装工作机制。一要稳定和加强国有企业武装部。国有企业在当前多种所有制企业并存的局面下仍然占主导地位,国有企业的民兵也仍然是城市民  相似文献   

4.
刘英男 《国防》2004,(11):26-26
近年来,各级十分重视企业武装机构建设,并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从整体上看企业武装机构建设水平还不高,难以适应武装工作的需要,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加强。一、合理设置武装机构。企业武装机构设置是否合理、稳定,对企业民兵预备役工作的开展与落实具有很大的影响。目前,企业推行现代管理制度,最大限度地精简非生产性机构,企业武装部被视为非生产性机构,在企业机构改革中受到冲击。有些企业随意撤并企业武装部,或与其他部门合署办公;新兴的“三资”、大型民营企业以及从政府行政部门剥离出来的银行、保险、证券和移通公司、联通…  相似文献   

5.
李永胜 《国防》2002,(9):37-38
企业是民兵组织的主要载体,企业民兵工作必须与企业改革相适应,通过深化改革求发展。由于民兵工作属于政府行为,所以,应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街道武装部,拓展其职能,将民兵工作的基层领导机构从企业向政府转移,逐步将街道行政管辖范围内所有企业的民兵工作,都归口到街道武装部。这样改革,一是有利于武装机构和专武干部队伍的稳定。在国家深化行政、经济体制改革中,企业编制体制、人员结构不断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城市民兵特别是企业民兵工作的途径和办法,切实做好跨世纪的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工作,我们组织工作组对成都、重庆市的20个国有、外商投资、股份制及股份合作制、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进行了调查。 当前企业现状及给民兵工作带来的主要问题,一是精减机构——企业武装机构稳定难。截止1997年底,全区近1200个企业武装部被撤并。据了解,企业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其机构普遍实行“八部一室”或“八部一办”,比现行机构减少三分之二以上。由于受编制限制,多数企业把撤并武装机构作为精减机构的首要措施之一。二是减员增效——民兵组织出现建制大兵员少。目前,国有企业普遍存在“两重”、“两多”,即:债务重和社会负担重,富余人员多和离退休人员多。为摆脱  相似文献   

7.
张本刚 《国防》2002,(6):27-28
我们在贯彻"武汉会议"精神中感到:企业武装部由按人数设置改为在"重点企业"设置,是政策的重大调整.科学制定企业武装机构设置的具体办法,对于武装机构的有序调整,保持城市国防动员体制的稳定,促进基层民兵工作落实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有大中型企业调整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城市民兵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分析研究和解决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是民兵工作适应“两场”客观要求的紧迫任务。对此,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当前城市民兵工作的“热点”。 主要表现在:一是武装工作机构不稳定。二是企业民兵组织严重  相似文献   

9.
企业民兵工作虽然有了7部委联合规定这一尚方宝剑,但真正落实起来并不容易。尤其是企业武装部机构设置和武装干部的配备,受企业体制编制的限制更难落实。企业民兵在严格的定人定位承包责任制的工作制度和环境下,训练和活动中人员难落实、时间难保证的问题也很突出。 民兵工作和经济工作虽然是两个不同范畴的工  相似文献   

10.
新人新事     
贯彻《规定》行动快 措施好 2月3日,国营锦江油泵油咀厂召开党委会,学习贯彻国家七部委《关于企业民兵、预备役工作的规定》,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研究制定的3条措施是:第一,切实加强党管武装。第二,认真搞好厂武装机构建设。第三,妥善解决民兵工作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1.
企业武装部是武装机构的重要组威部分。企业专武干部工作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大政方针在企业的落实。因此,特别是大型骨干企业的专武干部提高工作协调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经常讲有作为才能有地位,这就要求我们搞武装工作不能单打一,要转变观念,要真抓实干。组织民兵搞生产,成立民兵为主的生产突击队、技术攻关小组,自觉承担企业的急、难、险、重任务,为企业分忧解难,以实际行动让企业领导进一步懂得为了企业的发展,经济工作与武装工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相互促进、实现双赢的道理。只有这样,  相似文献   

1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民兵工作的“三难”问题十分突出,严重制约着民兵建设质量的提高。究其原因,主要是民兵工作调整改革滞后于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众所周知,民兵工作属于国家安全利益,说到底是政府行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企不分,经济活动与民兵工作的主体同是政府,企业开展民兵工作只是根据政府(通过兵役机关)的意志进行,企业民兵工作与生产经营的矛盾并不明显,就是有矛盾也主要是各级政府间的矛盾,因而那时的企业民兵工作开展起来比较顺利。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企分开,经济活动的主体由政府转向企业,民兵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有时甚至难以调和。要从根本上解决新时期企业民兵工作上的“三难”问题,我认为关键在于拓展街道武装部的职能,将民兵工作的领导机构从企业向政府转移,逐步将街道行政管辖范围内所有企业的民兵工作,都归口到街道武装部。这样做的好处,一是有利于武装机构和专武干部队伍的稳定。街道武装部属政府行政机构,专武干部从事民兵工作不受企业人事制度的制约,有利于他们  相似文献   

13.
近两年来,西南地区云、贵、川三省对照国家七部委《关于企业民兵预备役工作的规定》抓落实,取得明显成效。1993年8月以前被撤并的508个企业武装部有490个得到恢复,同时按《规定》新成立企业武装部98个,企业专武干部人数增加20%,使企业民兵、预备役工作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企业武装机构和专武干部队伍的稳定和加强,促进了企业民兵、预备役人员作用的发挥。据不完全统计,全区民兵为  相似文献   

14.
在城市民兵调整改革中,成都市武侯区党工委大胆探索城市民兵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初步形成了以社区为依托、以企业为基础的城市民兵管理新格局。其做法是: 一、健全机构,依托社区 实行属地化管理是城市民兵调整改革一个重要的原则。为强化属地化管理,一街道成立了武装工  相似文献   

15.
普法短波     
《国防》1995,(9)
四川省川南林业局自组建以来的40多年时间里,始终坚持武装工作机构不撤、牌子不摘、位子不降、人员不减、工作不松,民兵工作一直朝气蓬勃,充满生机。其中一条重要的经验是:在坚持党管武装光荣传统的同时,切实履行好法律赋予企业的责任,坚决依法办民  相似文献   

16.
吴泽民 《国防》2001,(8):61-61
国有企业专武干部是企业武装工作骨干,是基层民兵、预备役工作“一线指挥员”。其队伍建设状况如何,直接影响民兵预备役工作的开展,关系到党的武装工作任务在企业的落实。因此,必须适应新形势,加强国有企业专武干部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7.
积极的举动洛阳市6家企业党委创造性地贯彻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把企业从事民兵政治工作的武装干部纳入企业政工干部职称评定范围的举动,在洛阳掀起一场不小风波。有的同志讲,从事民兵工作的企业武装干部不在企业政工干部职  相似文献   

18.
当企业经营机制改革的热浪,给武装部机构设置带来冲击,一些企业撤并武装部之际,在我国大型造船企业大连造船厂,却别有一番情形:武装部机构没变,人员未减,党政领导重视和支持武装工作,民兵、预备役工作仍然扎扎实实、有条不紊地进行,真可谓“任凭大潮起,稳开顺风船。”  相似文献   

19.
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企业民兵工作怎样与经济建设阶调发展,江汉油田采油厂党委经过多年的实践,逐渐形成了一个共识:武装工作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民兵的军政素质出战斗力、生产力。 江汉油田采油厂担负着国家石油开发生产任务。厂党委坚持一手抓生产,一手抓武装工作,为使民兵工作有盘子有位子,厂党委明确要求,党委(总支)要加强对武装工作的领导,把  相似文献   

20.
张年进  朱云忠 《国防》2001,(12):25-25
基层武装部是国防动员体制的组成部分,是民兵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因此,在深化城市民兵工作改革中,首先必须按照“属地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条条支持”的原则,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基层武装部建设。一方面要健全基层武装机构。一是要稳定企业武装部。凡党组织健全、员工在1200人以上的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