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基于信号处理工作系统(SPW)仿真平台,对脉压雷达信号处理系统进行了建模与仿真技术研究。建立了脉压雷达信号处理系统的仿真模型,同时,利用仿真技术的优势,对脉压雷达信号处理系统的抗干扰(杂波、干扰和噪声)性能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雷达信号处理系统具有一定的抗干扰性能。上述工作为脉压雷达信号处理系统的工作过程描述、方案论证、性能评估和挖潜改造提供了仿真依据及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基于SOPC的多路并行同步数字信号采集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型导弹武器装备在线检测系统的需求,以软、硬件可配置的SOPC(System on a Programmable Chip)嵌入式系统为平台,以较少的硬件资源消耗为前提,应用FIFO缓存和直接存储器传输(Direct Memory Access,DMA)技术,设计数据采集系统,实现对20路并行同步数字信号的快速采集,并利用现代DSP技术对采集的信号进行滤波处理,通过USB总线将处理后的信号送到工控机,基于LabVIEW软件在工控机上实现系统的在线检测功能。  相似文献   

3.
根据实际需要,利用DSP+FPGA技术,研制了一种验证信号处理算法的硬件系统,该硬件系统能够采集雷达中频及视频回波信号,可用于对各种信号处理算法的工程应用价值进行客观评估,对算法的实时性、效果进行了验证和分析,该系统由DSP、FPGA、双路高速A/D和D/A等构成,可对串行、并行输入的信号进行处理,处理后的信号可以以串...  相似文献   

4.
传统导弹电气控制组合以模拟电路和分立器件为主,体积大,与地面传输电缆复杂,控制精度低。采用嵌入式处理技术,利用嵌入式系统体积小、软件固化的优点,通过电气控制组合与地面系统数字通讯,实现功能控制和信号采集。处理电路体积小,控制精度高,可靠性与集成度高,为后续型号电气控制产品的研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传统导弹电气控制组合以模拟电路和分立器件为主,体积大,与地面传输电缆复杂,控制精度低。采用嵌入式处理技术,利用嵌入式系统体积小、软件固化的优点,通过电气控制组合与地面系统数字通讯,实现功能控制和信号采集。处理电路体积小,控制精度高,可靠性与集成度高,为后续型号电气控制产品的研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某型导弹制导装置临战快速检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刑导弹制导装置集光、机、电等多种技术于一体,技术状态易发生变化,在临战前必须快速确认其工作状态。针对某型导弹制导装置临战检测的特点,分析丁制导装置的结构和关键控制信号,开发了能够对制导装置的关键控制信号和激光信息场进行功能性检测的临战快速检测系统。该系统町为指挥员提供辅助决策支持,也可用于平时的技术维护和功能榆查。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脉冲雷达中频回放系统的设计方案,通过读取并处理雷达回波数据,来回放雷达的和支路、俯仰差路和方位差路3个通道的回波信号,以及同步脉冲和导前波门脉冲等雷达信号。该系统的实现为分析评估雷达系统的工作状态、发现故障及故障定位提供重要工具。此外,利用该系统可对雷达数据进行高精度事后处理和为日常训练任务的开展提供数据源。  相似文献   

8.
依据混沌系统的脉冲同步特性,结合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可以得到原发射信号的时间延迟信号与变时间尺度信号.据此提出脉冲同步技术在混沌雷达系统中的应用方案,给出连续混沌信号雷达的结构框架.仿真实例以Colpitts电路产生的混沌信号为雷达发射信号,验证了基于脉冲同步的混沌信号时延与变时间尺度技术应用于混沌雷达的可行性.混沌雷达系统中的信号处理部分以宽带互模糊函数为工具,根据宽带模糊函数的定义给出了混沌信号雷达信号处理部分的详细框图.  相似文献   

9.
沈堤  侯广华 《国防科技》2012,33(3):9-11,20
文章着眼我国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发展战略与策略问题,提出了应确立"重在威慑、有限发展、有效利用"的战略指导方针,"空天一体、全程一体、指控一体"的创新发展理念,"理论牵引、技术推动、指技互融"的递进发展模式,"立足威胁、着眼能力、探索技术"的装备发展策略,以期为我国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阵列信号处理技术因其能够提供空域分辨能力已被广泛应用于卫星导航接收机领域以实现抗干扰和多径抑制。根据干扰和多径信号对导航接收机基带处理影响的不同提出了一种以数字相关器为界线划分的抗干扰与多径抑制两级处理结构:第一级处理在解扩前估计阵列接收数据的空时协方差矩阵,根据干扰信号功率远大于导航信号及噪声的特点利用子空间投影技术实现抗干扰;第二级处理在解扩后进行空间平滑解相干处理,利用基于Householder变换的广义旁瓣相消技术进行波束形成以实现多径抑制。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级联处理技术能够有效地压制强干扰,并显著减小多径信号对导航接收机伪码测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适应大规模培养军队外语及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需要,美军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开发了陆军战术语言与文化训练系统(TLCTS),该系统融自动语音识别技术、对话建模技术、虚拟主体行为建模技术、学习者学习过程跟踪技术等人工智能技术于一体,取得了明显效果。其发展思路和关键技术可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基于小波分析对网络协议指纹识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波分析是当前信号、信息获取与处理领域(尤其是故障诊断分析与检测技术)中一个十分活跃且迅速发展的新领域,是当今国际研究热点,它同时具有理论深刻和应用十分广泛的双重意义。基于小波分析对网络协议进行指纹识别研究,利用小波变换把原始信号分解成多频段的信号,对信号进行塔式分解,通过计算处理每一层取得所有的有关Wi信息,提取指纹特征信息,并提出了检测方法和指纹识别系统的体系结构,对解决当今日益突出的网络安全问题进行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3.
现代火控系统是集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为一体的综合系统,火控系统故障检测与诊断是保障火控系统可靠工作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根据检测需要,本检测系统可以模拟产生火控系统正常工作时所必须的特征信号,将这些特征信号输入被测单体,运用黑盒测试原理,由输入输出信号特征及其二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建立诊断数据库,通过专家系统推理,将故障定位于火控系统单体内部的功能电路板,从而迅速实现火控系统故障的定位,达到快速检修目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MCS-51单片机和白行设计的光栅式光电传感器构成了位移、速度、加速度测试系统,讨论了充分利用单片机软、硬件资源对光电传感器信号进行采集和处理的技巧,并对测试信号进行了软件抗干扰设计,系统测量范围是:位移>2mm,速度为0.0305~2000m/s,通过配用相应的传感器也可测量角运动信号,本系统已成功地应用于“轻武器后座参数综合测试仪”上,  相似文献   

15.
抛物面天线是火控雷达中普遍使用的一种跟踪天线,通过系统优化设计,可以形成很窄的波束,所以其跟踪精度很高,因为其波束很窄,所以搜索发现目标困难。利用阵列信号处理方法,对连续口径天线进行分析,将抛物面天线改进成为一种集搜索、跟踪于一体的新型天线。同时,在改进后雷达的高频部分增加高频放大器,以抵消天线改进后引起的增益下降。新系统既容易搜索发现空中目标,又具有较高跟踪精度。  相似文献   

16.
定时器是信号接收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整个系统提供所需的各种主脉冲定时信号和波门定时信号。传统的定时器大多采用纯硬件的实现方法,利用分立元件搭建逻辑电路,造成了其电路复杂、工作量大、可读性差、可靠性低的不良表现。提出一种基于FPGA的定时器,采用STM32F407为微处理器输出频率控制信号,为信号接收机系统提供了定时信号输入和频率控制信号;最后,利用Verilog HDL和相关程序语言对FPGA和相关模块进行软件编程设计。  相似文献   

17.
为迎接未来信息化战争的严峻挑战,必须尽快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化动员系统。 把信息化动员系统建设提到战略高度 所谓信息化动员系统,是指利用当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在战争动员领域建立起来的集情报、通信、控制、指挥和计算机系统为一体的C~4l系统。信息化动员系统的建立,将实现动员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存储一体化和动员指挥的自  相似文献   

18.
授时接收机通过接收并处理卫星导航信号以获取高精度时间,为通信、电力及金融等系统提供精准的标准时间信号。提出了一种针对授时接收机的转发式欺骗干扰技术,通过对目标接收机的精密定位以及转发信号的精确时延控制,实现了对授时接收机的定时偏差控制,从而使其上层系统无法正常工作。通过建立仿真模型,验证了该欺骗干扰技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当非晶丝巨磁阻抗效应( Giant Magneto-Impedance,GMI)磁探头输出数据的信噪比小于0时,常规的峰值检波方法难以检出真实信号.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微弱信号检测方法,将非晶丝GMI磁探头的输出信号经放大、滤波和采样之后直接送入数字信号处理系统,利用小波变换方法提取微弱信号的特征,并利用相关分析法确定...  相似文献   

20.
在某型制导弹药的弹道修正过程中,地磁信号是解算滚转姿态的重要信息。针对地磁传感器数据精度不足的问题,建立了系统的地磁误差模型。提出了利用BLMS算法处理实验过程大量的测量数据,并对转台振动及环境干扰形成的随机噪声进行滤波,利用参数补偿法对磁干扰进行处理。仿真结果表明,输出信号能够快速、完整地逼近真实地磁信号。该方法能够更加有效处理实验中的采集数据,提高数据处理的精度和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