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到院校学习,时常有人会问我在哪个学校读书?而我会回答在某某学院学习。读书不就是学习么?有什么区别呢?许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在我看来,读书是学习的主要途径,学习要读书,而且非读书不可。正如有人讲的"聪明书打底","欲知天下事,须读古今书";《增广贤文》有"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等。但学习不仅要从书本上、课堂上学,更多的要向实践学、向身边的人和事学。既要学字面上的东西,也要学书本以外的"无字天书"。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  相似文献   

2.
阅读与人生     
为什么要读书 其实我们平时可能都在读书,但是有不同的目的,我分析了以下,大约有三种目的。第一种是为了实用的目的,譬如说你的专业、你的职业需要你读一些书,或者你读一些炒股的书、养生的书,如果你光有这样的读书,我不认为你是一个有阅读习惯的人。  相似文献   

3.
著名美学家和教育家朱光潜认为:“学问不只是读书,而读书究竟是学问的一个重要途径”,“书籍愈浩繁,而读书也就愈不易.……书多易使读者不专精.……书多易使读者迷方向.”他指出:“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能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旧书不厌百四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谈读书》)此外,朱光潜有一条重要的读书方法,即边读书边写作.他说,做学问光读不写不行.要写就要读得认真一点.要把所读的在自己头脑里  相似文献   

4.
<正>书箱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航空工业昌飞为推动全民阅读进企业,营造全民阅读氛围,为职工创造阅读条件、提供阅读场景,开启全新图书借阅模式,在文化活动中心门前建立的24小时"自助书屋"已经成为职工的"精神驿站",帮助职工"加油充电""放松身心"。在今年过年期间,昌飞工会开展了"书香伴我过大年"系列读书活动,来自铆装厂的叶云积极参加读书有"礼""书中寻宝""书中自有黄金屋"和"一起读书·心得分享"活动,  相似文献   

5.
读书与人生     
现在,读书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通过读书,提高了个人的学历和知识技能,提高了个人的人力资源价值,既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也能使个人在社会上得以生存和发展。政工干部要读理论书、军事书、后勤书、高科技知识书,还要读与政治工作相关的知识书,语文学、逻辑学、心理学、法学、市  相似文献   

6.
加强读书修养,是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途径.加强领导干部读书修养,必须科学地认识"书梯"的价值,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科学地管理时间,使与书同行成为惯常行为;科学地选择基本阅读对象,在坚持不懈地读书学习中提高履职尽责能力.  相似文献   

7.
"开卷有益""书到用时方恨少""腹有诗书气自华""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等等,这些都是读书美意与妙处的良言警语。读书属于精神之旅,只要永葆进取之心,对它的追求便没有尽头。不过,在社会急剧转型,工作、生活节奏加快,周遭浮华、喧嚣的状况下,要把书读得好、读得有滋有味,还需下番功夫,处理和把握好一些关系。远与近。读书有娱乐、休闲、消遣的功能,但其作用还远不止于此。  相似文献   

8.
李月 《政工学刊》2020,(4):80-80
"不读书,放松了对主观世界的改造"--纵观一众落马党员干部,在反思中几乎都会后悔没有好好学习、"没有精力"读书。以人为鉴,须知读书学习是一生的修行,更应是终身的坚守。大多数读书人的心中都有一把戒尺,时刻警醒着自己:要有所不为。从此而思,追求是否高远,人品是否贤淑,处世是否清醒,都与"曾读数行书"有关。共产党人深知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读书有“三字秘诀”:博(博览群书);记(折书角、画线、做记号以加强记忆);读(熟读成诵,以增强记忆力).毛泽东在读书时坚持“三不谈”:不谈金钱、不谈琐事、不谈男女方面的问题.徐特立读书学习有“三法”:日积月累法;古今中外法;借书摘抄法.鲁迅说读书要有“三性”:目的性、灵活性、广泛性.  相似文献   

10.
延安时期,党内多数同志文化程度并不高,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志连小学都没读完。每次组织马列经典著作学习,很多同志就会有畏难情绪。对此,1938年3月15日,毛泽东在抗大的演讲中谈到古人把读书称为"攻书"时指出:"我看这个‘攻’字是有大道理的,就是把书当敌人看,一字一句地攻读……"毛泽东的论述给大家很大的启发和鼓励,让党内学习很好地坚持了下去。  相似文献   

11.
读书康寿     
据调查资料显示,人类平均寿命,知识分子高于非知识分子,城市人高于农村人。其原因之一,是读书能够养生益寿。这绝非"科学家的杜撰",古今中外均有依据,认为读书是有利于健康长寿的。其一,读书可以入静。古语说:"养身莫如静心,静心莫如读书"。可见读书可消除杂念,使人心平入静,这比练什么功都强。练功前首先要入静,什么吐气、吸气、气沉丹田等,其目的就是入静。而读书入静比练功入静有过之而无不及。其二,读书可以悦心。清初戏剧  相似文献   

12.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锤炼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基本途径,是领导干部担当历史重任的迫切需要,也是提高党性修养,培养领导干部自身眼光,战略思维的迫切需要,是领导干部提高思想理论的迫切需要,笔者认为,锤炼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要把握三个基本途径。途径之一:读书要完整、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不仅要学习邓小平理论,而且要同选学马列著作和毛泽东著作紧密结合起来,同新的实际结合起来,同学习当代科技、军事、文化思想、世界经济、民族宗教等知识结合起来,提高我们处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的各种重大问题的能力。要以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为目标,锤炼理论思维能力。读书和思考,本来就是同一个学习过程。只读书不思考,读过的书就不甚了了,提高不了理论思维能力,只有动脑筋思考问题,读书才能磨砺人们的思维,激发思想火花,增强人们理论思维能力。"领导同志要学会拿笔杆",这是邓小平同志早在1950年就发出的号召。学会拿笔杆,动手写文章,是促使人读书、思考、磨砺理论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谋事与读书     
李祖发 《政工学刊》2010,(12):55-56
人生两件事:做人与做事。做人、做事都很重要,做事先要学会做人,做人常常通过做事来体现做人的风格、艺术和境界。做人与做事是相通的,而且都与读书结缘,都能通过读书汲取智慧与启迪。人们常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也说"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做事与读书的内在联系就是:谋什么事,读什么书;读什么书,成什么事。  相似文献   

14.
资讯     
正国防科工局多形式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近日,国防科工局党组书记、局长,国防科工局综合司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指导老师张克俭同志,参加综合司党史学习教育暨青年读书交流活动。张克俭强调,要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一是要增强危机意识。通过深入学习中国人民近代以来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深刻体会不忘忧患是我们党的宝贵历史经验,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做到居安思危、有备无患。  相似文献   

15.
书味细品     
读书如吃药。我国西汉时期的刘向就提出这样的观点:“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如果从医学的角度来看,读书不仅是医愚之良药,也是治病的良药。《唐诗纪事》里就明确指出:读杜诗可以“疗疾”。读书,虽可治病,但毕竟与中西药品的药理有所不同。它主要用于情志方面疾病的治疗,诸如弱智、疑虑、灰心、急躁、萎靡、气盛等等,大都可以通过读书得以调理和矫正。读书如吃饭。清代诗人袁枚曾说过:“读书如吃饭,善食者长精神,不善食者生痰瘤。”人都需要吃饭,但吃些什么,怎么个吃法,却是大有讲究的。同样道理,虽说是读书,但是读什么书,怎么读书,也…  相似文献   

16.
书是开启人类智慧之门的钥匙,翻开一本经典之作,任由思绪在散发着浓郁墨香的字里行间畅游,你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告别无知,在读书中获取营养文不论雅俗,书不辞薄厚。华服能够装饰你的外貌,读书则能  相似文献   

17.
从小学到现在读书已20年有余,其间读过的书不少。唯一有种心灵感应、期期必看的刊物,就是《中国民兵》杂志。名校读书很苦,大量专业书要看,博士论文要准备,但这不影响我读《中国民兵》杂志的兴趣。与它结缘,还得从丈夫国成才说起。丈夫在黄河入海口的一个人武部当科长。我们婚后长期两地分居,平时靠电话联络。最初,我总抱怨他  相似文献   

18.
画里话外     
正有何进步A:"我以前身体不好,现在跑马拉松都能拿冠军。"B:"好样的。"A:"我以前看见书就想睡觉,现在看到书就兴奋得睡不着。"B:"好样的。"A:"你呢?"B:"我以前脾气很坏,听到人吹牛,就想打人。现在脾气好多了,听到谁吹牛,我都会说‘好样的’。"儿子的报复爸爸:"儿子,你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啊?"儿子:"我长大了要赚很多的钱,然后盖个学校。"爸爸:"儿子真有出息啊,好样的!"儿子:"到时候让你和妈妈去学校里读书,不许逃学,不许玩游戏,不及格也得受惩罚。"好父亲昨天我去吃烧鸭饭,隔壁桌坐着一对父女,女生看起来好像是在读高中。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对于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意义重大。全民阅读,需要在全社会养成人人读书的习惯,营造人人读书的氛围。军人带头多读书、读好书,在"全民阅读"中走在前列,有助于这一风尚的形成。现实中,有的同志认为自己上了不少学、读过不少书,现有知识够用了。这一认识十分偏颇。一家国外机构提出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正是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古今名著中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有高超的写作技巧,有丰满的人物形象,有独到的语言魅力,名著中蕴藏着几乎是中学生所需要的所有精神食粮。《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