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实施以战区为基础的联勤保障后,军需联勤保障中的各种保障关系更趋复杂,保障协调更为重要。针对军需联勤保障特点,应搞好军需联勤保障中供应计划的协调、军需物资供应的协调和军需供应关系的协调,提高军需联勤保障效益。  相似文献   

2.
保障部队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需要,应依靠信息化手段、灵活运用多种保障方式,建立三军联合、军地结合、统一指挥的军需联勤指挥机构和供应保障体系;应广泛开展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军需保障课题研究,加强多样化军事任务军需保障针对性演练;应搞好军需保障物资储备和构建军地一体的军需保障动员机制。  相似文献   

3.
联勤后方军需仓库是组织与实施军需联勤保障的重要依托,担负着平、战时通用军需物资的供应与保管任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臻完善和军需改革的逐步深入,使得联勤后方军需仓库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针对联勤后方军需仓库保障对象增多,仓库容量不足,建设资金短缺,设施设备陈旧等问题,应该调整仓库布局,完善基础设施,健全联勤法规,加强人才培养,实现仓库管理自动化。  相似文献   

4.
我军联勤采取的是区域保障与建制保障相结合,总部对军区、军兵种的供应保障关系不变,军以下部队供应保障渠道不变,以军区为基础划分区域组织联勤,在具体实施联勤过程中,应注意联勤保障机构设置和力量重组、计划和供应相互协调及供管分离、军需联勤和军需业务改革相适应的问题等等。未来军需联勤保障应减少供应环节,提高联勤层次,在总后军需部的领导下,依靠后方仓库(基地)实施直接保障。  相似文献   

5.
军需保障体制与军需保障力发展要求的不相适应,是军需保障效率不高的根本原因。本文在分析现行军需保障体制主要问题的基础上认为:军需物资的筹措应走向社会,公开向社会招标,当前情况下主要是被装和军粮筹措方式应予以改革,走向社会化;军需物资供应按区域成立军需供应中心;伙食费计划单列,专户储存,由军需部门负责管理与结算;在连队相对集中的地区实行营办伙食。  相似文献   

6.
“连锁反应”条件下高寒山地作战军需保障研究,是做好当前军事斗争军需准备的重要课题。根据高寒山地作战军需保障特点,加强军需保障理论的研究,探索灵活多样的军需保障方式,研制新型军需装备,建立灵敏高效的军需指挥自动化系统,建立科学的储备体系,加强军需信息化应急保障力量建设。  相似文献   

7.
抗震救灾军需物资保障实践表明:应对未来战争,要高度重视军需物资工作,扎实做好应急保障准备,建立高效的供应保障机制,充分发挥联勤分部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军需保障是军队建设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贯穿于战争的始终,制约着战争的进程,影响着战争的结局。经过教千年的发展,中国军需勤务在组织体制、物资筹供方式、军需装备、供应标准和军需仓储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实现了从低级到高级、从原始到现代的革命性跨越。  相似文献   

9.
军需装备是军需保障的物质基础,其保障效能的高低对整个战争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针对我军军需装备保障现状,以及高技术条件下联合作战的要求,做好未来作战军需装备保障工作,必须健全军需装备保障体系,完善军需装备储备网络,优化军需装备保障方法,加强军需装备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0.
解决联勤分部军需保障存在的问题,一要构建立体交叉的军需实力管理网络体系,二要实现军需供应标准化、部分品种货币化,三要建立信息沟通协调机制,四要确定合理的军需物资周转量。  相似文献   

11.
在与市场经济接轨的过程中,我军现行的军需供应与管理办法还存在着不少弊端。文章在分析现行的军需供应与管理办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军需业务工作内部审计制度的必要性和加强军需审计机构、人才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的建立与发展,我军军需保障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遇到了许多棘手问题,其中军需保障体制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严重阻碍着军费保障能力的提高尤为突出。改革军费保障体制应遵循“精、高、战、全、活”五字原则,全面实现网络型划区保障,完善战术军需保障体系,按照统分结合原则,扩大统供范围,进一步完善军需物资筹措方式,改革军粮供应体制和军需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3.
体系作战要求军需具备相应的保障力。加快转变军需保障力生成模式,应瞄准高度融合,完善军需信息系统;立足多元一体,构建军需保障力量;突出精确透明,筹划军需保障资源;创新组练方法,加强军需专业训练。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的战场,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战场。因此,把军事斗争军需保障准备定位在保障打赢数字化战争上,加强数字化战场军需保障理论研究,对于提高未来作战军需保障效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数字化战场对军需保障的影响与要求(一)一体化的作战行动,要求军需保障一体化数字化战场上,将是陆、海、空、天、电磁“五维一体”的联合作战,军种间作战的界限将不易区分,战斗部队、战斗支援部队、战斗勤务支援  相似文献   

15.
信息化条件下体系作战军需保障能力是体系作战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军需勤务训练是形成体系作战军需保障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加强军需勤务训练改革创新,以适应新形势下形成体系作战军需保障能力的要求,为提高体系作战能力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搞好东南沿海地区军需物资动员,是做好东南沿海军事斗争军需准备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分析该区军需物资动员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一些相应措施:搞好军需物资储备,增强军需物资应急动员基础;加强军需生产能力建设,打好军需物资持续动员基础;加强战场基础设施建设,为军需物资动员提供保障;搞好潜力调查,制订动员计划,创新动员方式,确保动员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7.
推进军需能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可以充分利用地方优质保障资源和力量,能够最大限度提高军需能源保障效益。在梳理我军军需能源军民融合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联勤保障部队近年来开展的被装供应军民融合工作经验教训,分析军需能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面临的矛盾问题,提出建立健全融合体系、构建完善融合机制、破解消除融合壁垒、拓展深化融合领域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全军军需工作紧紧围绕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进行全面改革:确立军需联勤保障体制,配发新一代服装,实行新的食物定量标准,实施饮食保障和商业服务社会化、被装供应货币化和军需办公自动化等。院校教学要紧跟改革的步伐,瞄准部队需求,围绕“保障打赢”目标,构建“两贴近”轮训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19.
岛礁夺控作战军需物资油料保障具有复杂度高、实效性强、保障任务重等特点。应确立一体化保障理念,突出一体化保障力量建设,着眼一体化作战物资储备与供应,梯次配置后勘保障资源,构建高效的后勘指挥与保障体系,推进应急保障复合发展,提高军需物资油料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20.
伊拉克战争,美英联军不但在战法运用上不拘一格,在军需保障方法上也多有创新,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高技术战争条件下军需勤务发展的方向。对我军军需保障的启示是:主动调整和确立军需发展战略;进一步深化军需体制改革;构建“扁平矩阵式”的战时军需保障指挥体制;建立军地一体的军需动员机制;创新军需保障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